《倚天屠龍記》是武俠界一部不可多得的鴻篇巨著。洋洋灑灑近百萬字,江湖恩怨,人情世故,兒女情長盡囊括其中。
這部著作自1961年,金庸先生發表以來,博得了萬千書迷的喜愛,相關的藝術作品也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僅影視題材,便已目不暇接,不可勝數。
電視劇方面,影響力比較大的有1994年台灣馬景濤版,2001年香港吳啟華版,以及2003年内地蘇有朋版。
這三部電視劇都曾在各地電視台熱播一時,也都帶來了強烈反響,至今仍然擁有着各自的受衆群體。
畢竟原著的魅力擺在那,随便找幾個演員,按部就班,就能吸引人們的注目。
同題材的電視劇或者電影,給予人們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他的心完全被你折服,必然曾經滄海難為水,對繼而往之不屑一顧。
這就是人們常挂在嘴邊的“先入為主”。
初次接受的事物,往往在人們心中奠定主導地位,确實很難撼動,然而事事無絕對,這件事在我這裡卻發生了變異。
我最先接觸的《倚天屠龍記》電視劇,是馬景濤版,當時,我追劇若狂,有時連覺都顧不得睡。
馬景濤貌若潘安,風流倜傥,很适合武俠劇中人物。他的張無忌,與趙敏、周芷若情意綿綿,蕩氣回腸,道出了情窦初開的少年,面對愛情,左顧右盼,魚與熊掌,難以取舍的心結。
周海媚飾演的周芷若也是本劇的一大亮點,貌美如花、溫存體貼,迷倒了數以萬計的觀衆。盡管,随着劇情的推進,她後來變得小肚雞腸,陰險毒辣。但傷感的雙眸依然向人們吐露着内心的善良與純潔。她所作的一切,都是形勢所迫,也都是出于對張無忌的愛。
這部劇武打設計獨具台劇韻味,精細綿長,絕招、好武功看的人眼花缭亂。
劇情處理,融入了很多瓊瑤言情元素,人物内心與外在的感情變化刻畫的細緻入微。
馬景濤版的《倚天屠龍記》在我心目中完美無缺的印象足足烙刻了十餘年。
後來,不經意間,接觸到了TVB梁朝偉版的《倚天屠龍記》。最初幾集,心理難免排斥,感覺總是那樣的差強人意,但又有一種莫名的好奇感迫使我追看了下去。等到梁朝偉的張無忌出場,我情不自禁感覺一陣熱血湧動。
繼而一發而不可收拾,滿腔激動,讓我迫不及待的融入了劇情。
梁朝偉神情自然,談吐安常,沒有一點表演痕迹,讓人一見仿佛他就是張無忌。
黎美娴的趙敏和鄧萃雯的周芷若也都表情真摯,演出了原著人物的神髓。
再有,劇情緊湊,沒有一點拖泥帶水;台詞或低徊婉轉,或铿锵有力,與情與景,萬分合拍;武戲幹淨利落,精彩洗練,讓人歎為觀止。
回頭再一看馬景濤的《倚天屠龍記》,劇情拖沓,人物舉止談吐婆婆媽媽,唯一存有好感的也僅是《刀劍如夢》、《愛江山更愛美人》等幾首主題曲了。
蘇有朋版我看了幾集,實在是慘不忍睹,像小昭,本是一個身懷若虛之人,但一登場,就給人一種鋒芒畢露的感覺。見微知著,這個電視劇的制作人員沒有下足功夫。
吳啟華版給我唯一的感覺,就是他的張無忌太老了。其實,馬景濤和蘇有朋在演這個角色時,也俱都三十挂零年紀,但都沒有像他這樣給人一種滿目滄桑之感。試問一個少年英雄,怎會是他這般模樣?
人物是電視劇的靈魂,主角更是掌控靈魂的舵手,張無忌選角失敗,無疑注定這部《倚天屠龍記》将成為一部鬧劇。
其他版的《倚天屠龍記》,鄭少秋版,鄧超版,曾舜晞版也都擁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由于制作技術的原因,他們的地位根本無法和以上四部相比。
梁朝偉、馬景濤、蘇有朋、吳啟華哪版《倚天屠龍記》更好看?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沒有多少人能把這四部電視劇都看全。總之,基本看過梁朝偉版的人,對其他版本都會嗤之以鼻。
-R\",\B�s��j�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