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傳統年俗由來及意義?□楊獻平風沙彌散,天空高遠,穿着厚厚的羽絨服,走在戈壁灘上,身體感覺到的那種冷,令人想起“風頭如刀面如割”之詩句這是大年初五上午,吃了早飯之後,人們都去往了戈壁灘那荒蕪之地埋葬的,是每個人的先祖在甘肅,或者說在河西走廊西段,人們仍舊保持了這一種習俗而在我們河北老家,也就是南太行鄉村,每年,上墳約定俗成的日子,隻有清明節和農曆十月初一,其他時間去,則算是對先祖靈魂的一種驚擾,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春節傳統年俗由來及意義?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楊獻平
風沙彌散,天空高遠,穿着厚厚的羽絨服,走在戈壁灘上,身體感覺到的那種冷,令人想起“風頭如刀面如割”之詩句。這是大年初五上午,吃了早飯之後,人們都去往了戈壁灘。那荒蕪之地埋葬的,是每個人的先祖。在甘肅,或者說在河西走廊西段,人們仍舊保持了這一種習俗。而在我們河北老家,也就是南太行鄉村,每年,上墳約定俗成的日子,隻有清明節和農曆十月初一,其他時間去,則算是對先祖靈魂的一種驚擾。
我是經曆過多個地方春節風俗的人,從出生到少年,我都在河北太行山裡的一座小村莊裡度過,一方水土給予我的,是綿延不絕的古老的文化傳統。
磕頭這種古老的傳統,在我們南太行鄉村依舊存在。大年三十晚上,房子裡不管住不住人,一定要把燈打亮,徹夜不熄,寓意煙火常在,家道平安吉祥;初一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而且,誰家起得早,寓意誰家來年什麼好事都會趕在他人前面。
家人先後起床後,洗了手臉的水要留起來,等到太陽出來,再端出去潑掉。男人們通常點火做飯,孩子們雙手凍得通紅,在院子裡燃放鞭炮。等到餃子煮熟之後,要先敬拜天帝竈爺土地神和祖宗,然後自己吃。吃了之後,男人們帶着孩子們去磕頭拜年,到長輩家裡,都很熱情,哪怕是平時有些過節,這個時候,來了就好,大家一起說說笑笑就好。
等到天光大亮,一個村子,基本上都走遍了,男人們聚在某一家當中,喝點酒,說些吉慶的話。女人們則三三兩兩或者獨自一人,去給長輩們磕頭拜年。這種男女不同步的習俗,我不知道源自何時,也不知道其中具體的說法,老是覺得,這可能和儒家的男尊女卑的傳統意識有關。可在平時,女人當家已經是普遍的現象。但在我們南太行鄉村,盡管多數家庭中,女人是一把手,大小事情說了算,可在這一天,必須按照傳統的規矩辦,不然的話,就會被人笑話。
文化既是一種沿襲的風俗,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道德的規範。如河西走廊人們大年初五上墳、我們南太行鄉村關于春節的種種規矩,一方面教給後人方法,使得代代按此規矩辦事,另一方面,又使得人們心存敬畏,相信某一種來自冥冥中的力量,促使他們時時處處保持正道與克己守身。而河西走廊西段人們在大年初五上墳的習俗,則是對先祖的一種緬懷方式,意思是,我們活着,吃香的喝辣的,先祖走了,在清冷而空曠的戈壁灘上沉睡,心裡過意不去,趁着春節比較閑的時候,去給他們送點吃的用的花的,再表達一下後人對他們的思念和感恩。
春節是最能體現民族文化和情感的節日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這傳統的儀式與氛圍中,感受到親人相聚的輕松與溫暖,都能從血緣之中追溯和珍惜自己的來路和去處。願每個人都擁有一份感恩、和諧、向善之心,并且能夠傳之久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