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去銀行存款的朋友應該就知道,國有六大行給出的存款利率對比中小型商業銀行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優勢,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喜歡把錢存在國有六大行中。
其中的原因不外乎是,銀行網點多,存取款方便,還有就是國家信用背書這樣的銀行,不存在倒閉破産的情況。但是你知道嗎?哪怕是在國有六大行存款也要明白這幾點,尤其是在某個銀行,否則損失可不止是過千,甚至要過萬。
雖然是同一個銀行,但不同的地區同一家銀行給出的存款利率也不同,甚至不同的,銀行網點給出的存款利率都可能有一定的差别,因此這一部分數據僅供參考。
普通定期存款
中國銀行:定期一年1.65%,定期兩年2.4%,定期三年2.75%,定期5年2.65%
農業銀行:定期一年1.65%,定期兩年2.15%,定期三年2.6%,定期5年2.65%
工商銀行:定期一年1.9%,定期兩年2.4%,定期三年3%,定期5年3.05%
建設銀行:定期一年1.65%,定期兩年2.15%,定期三年2.6%,定期五年2.65%
交通銀行:定期一年1.75%,定期兩年2.25%,定期三年2.75%,定期5年2.75%
郵政儲蓄銀行:定期一年1.78%,定期兩年2.25%,定期三年2.75%,定期5年2.75%
由此對比可以發現,國有六大行給出的存款年化利率相差都不大,往年郵政儲蓄銀行的存款利率都要比其他銀行高一點,但是今年工商銀行的存款利率相對其他五家銀行來說最高。
可以簡單地計算一下,如果是将10萬元存入定期3年:
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期滿後能拿到利息為7800元;
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政銀行,期滿後能拿到利息為8250元;
工商銀行期滿後能拿到9000元利息。
通過對比就能發現同樣是10萬元,同樣是存定期三年,存在工商銀行三年後拿到的利息要比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多1200元利息,如果存的時間再長一點呢,那麼這樣的利息差也越來越大。
除了普通的定期存款之外,各大銀行還推出了大額存單,大額存單存款的金額不同,銀行給的利率也不同,存款的時間不同,利率也有一定的差别。
有門檻的定期存款——大額存單
國有6大行,大額存單的起存門檻,一般要求是20萬元起存,但中國銀行的起存門檻是25萬,元存款的金額越高,給出的存款利率也越高,就拿郵政儲蓄銀行舉例。
20萬起存,一年期為2.1%,兩年期為2.94%,三年期為3.85%;
30萬起存,一年期為2.18%,兩年期為3.0%,三年期為3.988%;
50萬起存,一年期為2.25%,兩年期為3.11%,三年期為4.125%
也就是說如果你有50萬元,選擇50萬起存,大額存單三年期,那麼期滿後能拿到的利息為50萬×4.125%×3=61875元
但是如果你将50萬選擇大額存單,30萬元起和20萬元起,分别都是3年期,那麼期滿後能拿到的利息為20萬×3.85%×3 30萬×3.988%×3=23100 35892=58992元
在同一個銀行選擇不同的存法,利息相差也能高達近3000元。而現在銀行的大額存單又很難買得到,因此就有很多人把錢存在了普通定期。
50萬存郵政銀行定期三年,那麼期滿後能拿到的利息為50萬×2.75%×3=41250元。
大額存單50萬起存的,三年期期滿後能拿到利息為61875元,普通的定期三年存款産品,隻能拿到41250元的利息,兩者之間利息相差2萬多元。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存款金額達到了大額存單的尺寸門檻時,那麼購買了,大額存單期滿後拿到的利息要多得多,同樣的50萬存款選擇不同的存款利息之間的差距,竟然能有2萬多。
這兩年大家都喜歡把錢存在銀行銀行的大額存單,額度也一直都比較緊張,一般放出來額度當天就給搶完了,甚至有些銀行的大額存單額度放出來,沒過多久就沒了。
首先要知道大額存單是銀行自主發行的,而銀行也不是随便想發行多少就發行多少,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都需要經過上級銀行審批才可以。
如果大額存單發行太多,那麼相對來說就壓縮了銀行的利潤,銀行要想獲得相同的利潤,就需要選擇一些風險更高的投資産品,這樣對于銀行來說風險太高了。
銀行的額度一般都是要等别人的存單到期了後,才會發行新的,每次發行也都是一點點,如果自己想要購買銀行的大額存單,應該提前去銀行櫃台詢問銀行的網點,在什麼時候,在幾點,銀行會發售大額存單。
要想成功搶購到銀行的大額存單,下載該銀行的APP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為銀行發售的大額存單和線下發售的大額存單基本上都是同步進行的。
線下購買需要排隊,而線上隻需要自己利用手機就可以完成操作,可以節約時間。但往往線上的大額存單沒有線,下的大額存單,福利好,因為線下辦理存款,除了能夠獲得相應的存款利息之外,還有額外的存款禮物。
如果知道銀行當天發售大額存單,不妨提前下載好相關的APP,銀行的活期賬戶裡準備相應的資金,一旦開售立即搶購。如果想在線下購買,那麼提前去銀行排隊等候也是很有必要的。
其實也并不能這麼說,如果一味地選擇高利率存款,很可能也會因此産生更大的損失。
從央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信貸收支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22年12月末,居民存款為1203384.19億元。在今年農曆新年的歲末年初,“超額儲蓄”頻頻登上熱搜,居民存款還在不斷的增加。
越來越多人熱衷于将錢存入銀行,以避免因投資環境不好所帶來的風險,但是把錢存在銀行,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如果存的不好的話也可能出現虧損的情況。
按理來說銀行存款是保本保收益的,但是往往我們去銀行存款的時候,會碰到銀行工作人員所說的一些“新存款産品”,一旦不注意購買了這樣的存款産品,那麼很可能就會出現虧損的情況。
銀行裡銷售保險和理财産品現在已經司空見慣,尤其是在郵政儲蓄銀行,有些時候明明說的是要辦理定期存款,可是工作人員還是會一個勁地給自己推薦保險或理财産品。
而銀行的工作人員往往在推薦這樣産品的時候,他們所說出來的那些話極具吸引力,收益高風險低,甚至舒城零風險,面對這樣的“存款産品”,又有幾個人不心動呢?
而這種往往被包裝成新的存款産品,很可能是保險或理财。保險或理财的收益率是浮動的,而銀行工作人員往往在宣傳時所說的,也僅僅是該類産品的預估收益。
随着打破剛性,兌付銀行除了存款産品之外,所有的理财保險都是浮動收益,這也就意味着購買者需要自負盈虧,運氣好可能會掙錢,運氣不好甚至會虧本。
如果僅僅是想把錢存在銀行,獲取穩定的收益,那麼一定要仔細區别銀行的理财産品和銀行的保險産品。
還有就是如果在銀行辦理完存款後銀行的大廳工作人員還要拿你的手機來進行操作,請直接拒絕。
雖然銀行大廳的工作人員往往隻是下載一些APP和讓你關注公衆号,但誰也不知道他們在裡面到底操作了什麼,避免産生不必要的損失,不如直接拒絕或者告知他們自己使用的是老年機。
end
撰文:梧通
圖片來源于網絡
#2月财經新勢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