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經常會說一些他們流傳的話,有些話聽起來就覺得很稀奇。有一句老話說道“男不戴金,女不戴銀”,讓人不禁疑惑,這是為什麼,有什麼講究嗎?帶着這個疑問,我們詢問了一些見多識廣的老人,了解了這個由來。
男不戴金在當今社會,看到有人戴着大金鍊子,就有一種暴發戶的既視感。自然讓人感覺有一種炫富的感覺。但是我們一般認為财不外露,錢财不要讓别人知曉,容易遭人惦記。所以就很少穿金帶銀。
男人戴金飾品,總有一種炫炫富的感覺。在古時,富貴人家并不多,大部分人都是貧窮人家,總會有一些土匪、強盜。而身上戴金容易被搶劫,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不僅如此,我們都知道四大名著《水浒傳》中,林沖、宋江等人都是被刺配的,刺配就是在犯人的臉上刺字,然後再發配邊遠地區。而刺在臉上的字又稱為刺青,刺青又叫“金印”,在古代,看到人臉上有“金印”,就知道是犯過法的犯人。
這種方式,傷害性不大,但是侮辱性極強。誰也不想走到哪别人都認為自己是一個壞人。即使自己犯過錯,也不想别人知道這件事,總會覺得很羞恥。畢竟都想别人知道自己是一位好人,不想别人避而遠之。
而“金印”中又恰巧帶一個金字,本身就是排斥“金印”,所以順帶着将金字也排斥了,給人帶來不好的感覺。因此古人就流傳,不戴金就是不犯罪,再加上戴金有炫富之意,久而久之,就流傳不戴金。
那麼古代男子不戴金都會戴什麼呢?戴玉石。古人認為玉石溫潤,不像金那樣張揚,也可以讓男子看起來成熟穩重,男子戴玉會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氣質。
另外,古人認為玉石養人,他們把玉石當作天地精氣的結晶。把玉石認為具有美容養顔的功效,有許多的書籍都有記載。
如《黃帝内經》、《唐本草》、《神農本草》、《本草綱目》均稱玉可「滋陰氣、壯腎陽、除中熱、解煩懑、潤心肺、助聲喉、滋毛發、養五髒、安魂魄、疏血脈、明耳目。
女不戴銀老人說,古代女子注重自己的品行修養,認為自己道德品德高才會受到他人的尊重。這話也沒有說錯,修養和内涵比外表更加重要。
“銀”諧音“淫”,古人女子忌諱“淫”,抛開那個特殊的職業,良家女子一旦沾染上“淫”這輩子就算毀了。所以古代女子避諱“銀”字,以至于銀飾品也忌諱起來。
除此之外,貧窮人家的買不起銀飾品,大部分人連溫飽都是問題,更是不會花錢買銀飾品。家裡的女兒自然也不會佩戴銀飾品。而且大多女子需要勞作家務,佩戴飾品不方便勞作。
富貴人家的人則是看不上銀飾品,覺得低廉,配不上自己的身份,大多數會選擇佩戴玉類或者珍珠飾品等其他首飾。
男子避諱戴金,但是女子戴金是高貴典雅的代表。中國古代身份高貴的女子,大多數都是佩戴金飾品。從電視劇中也能看出,皇宮中的權貴之人,戴的钗子都是金子打造的。現實一點的是出土的古墓中,身份高貴的女子都有金飾品佩戴和陪葬。
古代女子勞作較多,而銀飾品容易磨損,本身在古代,銀子就很珍貴,古代的流通貨币就是銀子,平凡人家肯定不舍得用銀子去打造或者買銀飾品,不僅是貧窮,也是做農活的時候很容易就磨損,更是不劃算。
而富貴人家雖然不用勞作,但是不屑于戴銀,又因為銀諧音“淫”,更是不會佩戴銀飾品,久而久之,就流傳了“女不戴銀”這一句話。
總結:雖然老人說“男不戴金,女不戴銀”,但是在現在,生活條件富足了,也不會存在買不起銀飾品,思想觀念也更加成熟,不會将銀與“淫”聯系在一起。也不會将金與“金印”聯系一起。
當今社會,人們出門也會适當地佩戴一些首飾,不僅是搭配服飾的需要,也是提高品味的表現。首飾也就更多地映入人們的眼簾。
現在人們選擇首飾,更多是憑借自身的喜愛。不在意一些古舊思想的束縛,在意的是自己的喜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