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總是帶有一種固有的古老東方智慧色彩,賦予平凡的物事一種不平凡的内涵,從形而下之“器”上升到形而上之“道”的層面。在這樣的文化土壤中,白菜這樣一種千家萬戶餐桌上尋常可見的食材,生氣盎然地以下裡巴人的身份走入文化的聖殿,并升格為一種陽春白雪式的文化标記。宋代學者汪信民的“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成為一句經典的傳統文化名言,被明代洪應明引用為自己的寫下的關于做人做事的格言式的集子《菜根譚》的名字,成為一道文化奇觀。而民間有副“百菜唯有白菜美,諸肉還是豬肉香”的對聯,更是饒有風趣且頗具意味。
宋 許迪 《野蔬草蟲圖》
白菜之所以走入繪畫領域并受到曆代文人畫家的喜愛,與它被傳統文化賦予的象征意味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用宋代陸佃《埤雅》一書之說:“菘,淩冬晚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謂之白菜。”蘇轼在《雨後行菜圃》一詩中贊道:“白菘類羔豚,冒土出蹯掌。”從這些典籍詩句中可以看出,最遲在宋代白菜就已經以其自然屬性而被賦予了人格化的寓意,并且以其入畫就是寫生花鳥蟲草畫中一個很常見的題材。宋代畫家宋迪的《野蔬草蟲圖》這幅作品是早期這類作品之一,畫面中一株孤零零且略帶凋零氣息的白菜占據了畫面的右下角,加上地上的蝗蟲和空中的粉蝶、蜻蜓,構圖章法看上去平庸而呆闆,呈現出一個規規矩矩的四方形格局,但由于惟妙惟肖的細膩筆觸所描摹出的四個構成元素極其傳神而生動,這種局部的動感打破了整體構圖上沉悶的穩定感,給整個畫面注入了一種蠢蠢欲動的張力,動靜之間一股淡雅含蓄的氣息撲面而來,充滿着清新的天趣。而與這幅作品風格迥異的宋代畫僧牧溪的《白菜圖》,在畫面構成和主題表達上更聚焦于白菜的象征意義,整幅作品采用潑墨的手法繪就,一株脫離了土地的白菜孤零零地占據了畫面中間,下面的根須清晰可見,整幅作品充滿着一種禅趣,上面“客來一味” 的題詞更是有着點睛之妙,應該是化自陸遊的詩《獨至遯庵避暑庵在大竹林中》中的最後一句“客來莫笑茆茨陋,占盡炎天一味涼”的句意,與陸遊這首詩對照來看,更讓人有一種醍醐灌頂的頓悟之感,那就是通過對白菜的描繪表達心中那股超越世俗的羁絆而保持本真的清白初心的意味。
宋 牧溪 《白菜圖》
從這些早期的白菜圖可以看出,畫家筆下的白菜盡管看上去普普通通,但在這樣的畫面之下隐含着的那種高潔的品格才是畫面的根本旨意之所在。這點在宋末元初畫家錢選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集中的體現,他繼承了宋代設色花鳥畫的美學表達手法,細膩生動的畫面之下流淌着一股文人那種清高的情懷,與他入元後不仕的人生履曆相互觀照。他創作過多幅以蔬菜為主題的三蔬圖、五蔬圖等作品,畫中的白菜、蘿蔔、竹筍、茄子、瓜等組合在一起,這些常見的鄉下故土風物組成的畫面中,寄予着他那種清白明志的個人志向,而且還經常在畫上題詩以表心迹,比如他在《三蔬圖卷》中白菜圖邊題詩一首道:“平畦雨後長幽芳, 委地參差翠葉長。猶憶當年寫生處, 老來無夢蹴蔬羊。”在托物言志中隐含着自己老來那種不願俯就的清白操守。元代吳鎮、張雨、孟玉澗等人的白菜圖更多取法于牧溪的筆意,這種潑墨寫就的白菜圖其筆墨特色和畫面寓意與牧溪筆下的白菜圖一脈相承。
宋 錢選 《三蔬圖卷》
宋 錢選 《三蔬圖》
宋 錢選 《三蔬圖》
宋 錢選 《五蔬圖》
元 張雨 《水墨白菜圖》
明清時期白菜圖這樣的題材的作品更是蔚為大觀,各種各樣的白菜圖層出不窮,從而是使這一題材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并且越來越走向雅俗共賞各盡其妙的寓意。總的來看,以菜根為主旨的白菜圖是文人畫中的主流,這類白菜圖延續了曆史上固定形成的意象,不同的畫家以自己各異的筆墨語言通過白菜圖表明自己的人生境界的追求,比如明代郭诩的《雜畫冊》中的白菜圖、沈周的《墨菜圖》、八大山人《傳綮寫生冊》中的白菜圖以及清代石濤的《白菜圖》、李鱓的《蔬菜圖》、恽壽平的《三蔬圖》、吳昌碩的《菜根圖》等林林總總,從這些作品上的題詩來看,這樣隐含着做人做事準則的寓意是這些白菜圖的主要特點,比如沈周的《墨菜圖》上吳寬題詩道:“翠玉曉茏蔥,畦間足春雨。咬根莫弄葉,還可作羹煮。”石濤的《白菜圖》則題詩曰:“何必秋風想會芽,菜根無乃是靈根。寫來淡墨清泉裡,留與肥耳作孟鄰。”等等這樣的題詩極大的擴充和深化了白菜圖的寓意,畫圖與題詩之間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悟之情。但與此同時,這種題材在世俗民間文化的影響下,特别是清晚期以及近現代,又被賦予了另一重色彩,以白菜諧音“百财”而賦予這一題材更具有世俗味道的吉利題材,有招财聚财之意,白菜為主題的蟲草圖中配以蛐蛐、蝗蟲等,借這些蟲子的強大的繁殖力,又象征着多子的寓意,寄托着子嗣繁衍的俗世願望,從而在民間流傳濫觞開來,至今餘韻依舊袅袅不絕。近現代繪畫大師張大千、齊白石、李苦禅、于非闇等人對白菜圖這一題材也情有獨鐘厚愛有加,這些作品延續了傳統文人畫的人文内涵,但在民間的文化心理中隐隐有發财這樣的一種言外之意,直至如今白菜圖更有直接冠之以百财圖而名之的畫作,将這樣一種潛在的意思直接挑明。
明 郭诩 《雜畫冊》之一
明 沈周 《墨菜圖》
明末清初 八大山人 《傳綮寫生冊》之一
明 佚名 《水墨白菜圖》
清 石濤 《白菜圖》
清 李鱓 《白菜蘿蔔圖》
清 吳昌碩 《菜根香》
清 吳昌碩 《菜根香》
清 恽壽平 《三蔬圖》
齊白石 《清白傳家》
張大千 《蔬菜圖》
白菜圖這樣一個傳統題材的繪畫之作,其寓意在曆代畫家筆下不變的堅守中又被民間賦予更通俗的含義,從而使這種題材在清幽淡雅的畫面之下又生發出别樣熱切美好的情愫,這兩種看上去反差明顯的寓意卻在和而不同中又并行不悖和諧共生,這種清白之年的誠摯熱望盡在不言之中,欲言又止,心領神會,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倒不失一番妙趣橫生皆大歡喜的意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