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一、二年級已經學過筆順,一個字的筆畫順序的先後,關系到點畫之間的呼應關系,也會影響這個字的筆畫間筆意的聯系以及字形的美觀。正确的筆順是寫好毛筆字的關鍵之一。
筆順是古人由篆書到隸書再到楷書不斷發展的書寫實踐中不斷積累總結而成的。
一般規律:
(一)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是指從一個字的上部寫起,順勢往下寫到底。譬如寫“寺”字,先寫“土”後寫“寸”。
(二)從左到右
“從左到右”,指從一個字的左邊往右寫。例如寫“練”字,先寫絞絲旁”再寫以橫代點的“柬”。
(三)先中間後左右
“先中間後左右”,指遇到以中間部分為中軸而左右對稱的字,要先寫中間,後寫兩邊。如寫“小”字,先寫中間的豎鈎,再寫左右兩點。這是因為先将中間位置固定了再寫兩邊,字不至寫歪。
(四)先橫後堅
“先橫後豎” 是指先寫橫畫再寫豎畫。如“土”字的筆順是橫、豎、橫。
(五)先撤後捺
“先撇後捺”,指有些字撇捺并存,應先寫撇後寫捺。如寫“人”字,應先撇後捺。
(六)先外後内
“先外後内”,指有外框的字,先寫外後寫内。如“周”字,要先寫外框,再寫“土”,最後寫“口”。
(七)先進後關
“先進後關”,指全包圍結構的字最後寫底橫。如“國”字,先寫左豎,再橫折豎鈎,将三面外框寫好後寫“玉”,最後寫橫封口。
以上七點亦隻是一般規律,我們隻有掌握漢字書寫的一般規律與特殊規律,才能将毛筆漢字寫得更精到、更合理、更美觀。
特殊規律:
口訣是死的,我們書寫的人是活的,不能生搬硬套。以下是總結的各種規則的變通現象:
從左到右的變通:豎心旁的筆順要先寫兩點再寫長豎,而不是從左到右;“方”字是寫完點橫再寫鈎,繼而寫撇,鈎與撇之間有筆意的呼應;“道”字須先寫“首”再寫走之,不能硬套“從左到右”而先寫走之再寫“首”。
先中間後兩邊的變通:如“火”字的筆順是先寫兩點,後寫“人”;與火相關的偏旁部首的字也不能先寫中間。
先橫後豎的變通:“止”字是先寫中間的豎,再寫右短橫,再左短豎。“長”字是先撇後橫再豎鈎,最後寫捺。“可”字筆順是先橫後“口”,最後寫豎鈎。“女”字是先寫左上撇捺,後寫右下撇,最後寫橫。
兩種筆順都對:“義”字可先撇後捺,也可先點後撇捺,兩種方法均可以。但有些字就隻能按正确筆順書寫如:“九”字應先寫撇後寫橫折彎鈎,不能弄反。
還有些字的筆順雖然是對的,但快速連筆時卻不美。如“臣”字,先橫後豎快寫就不美。再如“成’字,先橫後撇也不不是太好。有些字有多種筆順,是約定俗成,我們要借鑒書法家的各種不同的筆順寫法讓書寫更順手、合理、美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