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中國的“母親節”,是從美國傳過來的,相傳在1906年5月9日,美國費城的安娜·賈維斯絕,她深愛的母親永遠地離她而去了。
在這以後她每天以淚洗面,懷念不已,1907年在母親去世周年的紀念會上,她希望大家都佩帶白色的康乃馨鮮花,紀念她的母親,并提議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為母親節。
從此“康乃馨”就作為母親花流傳開來,之後一直傳到中國。
可是,早在康乃馨成為母愛的象征之前,我國也有一種母親之花,它就是萱草花。
唐朝孟郊《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王冕《偶書》"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嘩。
"曆代文人也常以之為詠吟的題材,曹植為之作頌,蘇東坡為之作詩,夏侯湛為之作賦,都點出萱草在當時人們生活中的地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