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艾倫申請交易之後,遼甯男籃明确拒絕了申請。再加上去年周琦的轉會風波,很多任就覺得為什麼CBA轉會這麼麻煩,好像NBA的轉會就很自由,沒有這種亂七八糟的事情。那CBA可以學習NBA的交易規則嘛?
首先導緻CBA和NBA轉會規則不同的最大因素就是人才培養的過程不同。CBA主要就是青訓模式。各個隊伍和省體育局會選拔優秀苗子就行培養,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器材、教練、花銷甚至衣食住行都由相關部門承擔,并且有些球員的工作關系還在省體育局。付出了這麼多的代價培養了球員,球員必然也要做出相應的回報才行。如果花了大力氣培養的人才能夠輕易出走,不僅是人力物力的損失,也成了為對手培養人才。對于球隊來說,這樣的規則也使得強隊恒強,弱隊難翻身的概率大大增加,畢竟隻要有一批優秀的球員就有創造王朝的可能性。對于新球員來說則使得表現的空間十分有限。除非球隊作為未來核心培養,否則一旦球隊内有同位置的老隊員就意味着要長時間坐冷闆。
而NBA則不同,絕大部分球員都來自選秀,這些球員在加入NBA球隊之前并沒有歸屬,也就沒有人可以對球員指手畫腳。在加盟NBA之後的轉會,理論上也隻要在聯盟規則下,雙方球隊同意即可,這樣就顯得球員流轉看起來沒那麼複雜。但這一切都建立在美國紮實的青少年籃球基礎之上,畢竟即使沒有球隊和官方部門的支持,依然有大量高水平基礎教練員來推動籃球人才的成長。不過如果關注NBA的球迷其實也清楚,有時候NBA對于球員交易也會有種種規則,比如當年湖人想要得到保羅,卻遭到了聯盟其他老闆的反對而失敗,更别提超級巨星在簽合同的時候就可以加入交易否決權。不過球員流動性過大,對球員來說也不見得都是好處,君不見羅斯被公牛交易後紅了眼眶,巴恩斯甚至在比賽中得知自己已經被交易。
那如果CBA效仿NBA的交易規則呢?那最為CBA人才最大來源的青訓體恤就會瞬間崩塌,畢竟誰也不會去做賠本的買賣,并且有錢的球隊也不會下大力氣去做人才培養,花錢買成名球員就行了。對于青少年籃球發展還十分薄弱的中國來說,這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其實CBA中有一些球員是可以以自己的意願來要求轉會的,比如有焦作勒布朗之稱的李根,由于他沒有在任何一個省份的體育局注冊,所以可以按做完全自由球員來操作。并且通過CBA選秀的球員,理論上也可以自由轉會。
當然随着中國籃球體教融合和CBA商業化的推進,希望未來我們也能看到在CBA的自由市場上呈現出一片火熱的狀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