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時辰哪個時辰比較好? 順天時而為,接地氣而活古時候的中國人,将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剛好是今天的兩個小時從西周起,人們就為每個時辰取了優雅别緻的名字,又以地支來表示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12個時辰哪個時辰比較好?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順天時而為,接地氣而活。
古時候的中國人,将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剛好是今天的兩個小時。從西周起,人們就為每個時辰取了優雅别緻的名字,又以地支來表示。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十二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詳解【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醜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 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二十四小時和十二時辰對照表我們現時每晝夜為24小時,而在古時則為12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鐘表傳入中國,人們将中西時點,分别稱為“大時”和“小時”。随着鐘表的普及人們将“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醜寅卯作标, 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以為易記,具體劃分如下:
古代“更”與現代時間對照表
☞對此各位看客怎麼看?可以在評論區吐槽交流。☞後語: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關注一下我,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态度! ☞免責聲明:本文主要内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