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們有的騎着“毛驢”,有的騎着“大馬”,在場地上不時按照排兵布陣的方式,操隊演練表演,頻臨失傳的民間技藝“跑竹馬”。 賀相佳 攝
中新網邢台7月5日電 (張鵬翔 李鐵錘 趙昊)在河北廣宗縣後舊店村,每逢農閑時和節慶日,當地村民總會騎着“高頭大馬”在街上載歌載舞,拉起唱腔,以此慶祝。這項流傳悠久的民間娛樂活動,名為“跑竹馬”。2009年,“跑竹馬”被列為河北邢台市非物質文化遺産。
5日,在後舊店村前廣場上,随着樂器聲響起,九個表演者有的騎着“毛驢”,有的騎着“大馬”,他們扮成花臉的程咬金、黃臉的秦瓊、黑臉的尉遲恭……邊唱邊舞,在場地上不時按照排兵布陣的方式,操隊演練,或放馬馳騁,奔跑厮殺,仿佛使人穿越時空置身于古戰場。這就是廣宗縣後舊店村村民在表演頻臨失傳的民間技藝“跑竹馬”。
舞者們上半身表演騎馬者在馬上的各種姿态表情,下半身模仿馬的各種神态動作,舞出人、馬完全不同的旋律、特點及性格。馬上的人作催馬馳騁姿态,而跑馬姿勢有前踢、後蹬、失蹄和蹲步,時而急馳,時而緩行,細膩的舞姿,更是惟妙惟肖,變化無窮。
表演者騎着的“大馬”和“毛驢”,并非真的,而是表演者們以竹馬為道具,這些竹馬一直是村民自制的。最早是仿照馬身的模樣,用大、小竹篾子編綁成馬的身架,脊背中空。用棉紙一層一層地在竹篾子編制的馬的身架上糊裱。再用紙漿糊成馬頭樣,用線麻制作成馬尾,樹根做成馬耳。将以上部件塗上不同的顔色并加以固定即成馬的形狀。因其骨架為竹篾子制成,故稱竹馬。表演者在表演時,跳入馬脊背的中空處,将其跨起,穿上古戲裝,人就如同騎在馬背上一樣。
“跑竹馬”第十三代傳承人張付喜稱,竹馬戲又稱竹馬舞,俗稱跑竹馬。創于何時已無從考證,但竹馬戲所表現的故事情節源于唐朝初期。相傳程咬金率軍平定叛亂,大獲勝利,歸來途中,遇一開闊地休息時,高興之餘演練了一套騎馬作戰的陣法。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些英雄,期盼社會太平,安居樂業,就精心編制了竹馬戲。
如今,廣宗跑竹馬所表現的劇情仍以《隋唐演義》中瓦崗英雄抗暴濟貧的故事為依托,以程咬金為首的9位主要人物形象為背景,以戲曲舞蹈的形式為手法,通過“程咬金”诙諧有趣地進行舞蹈表演、“羅成”高亢優雅的唱腔、“秦瓊”字正腔圓的道白等形式,将瓦崗寨衆英雄凱旋歸營、擺酒慶功、歡快和諧的情景表現得淋漓盡緻。
廣宗跑竹馬為“八馬一驢”,它用于節日慶典、紅白喜事等場合,場地表演和舞台表演均可。表演者以竹馬為道具,按照設計好的14種步伐和套路,沿着一定的圖形陣法邊演邊走,配以吹打樂器以及渾圓的唱腔、生動的台詞,随着笙笛唢呐、鼓鑼镲钹等樂器的伴奏,載歌載舞,場面威武壯觀,煞是熱鬧。随着時代的變遷,廣宗民間表演者不斷給跑竹馬這一傳統娛樂形式賦予新的内容,使之煥發出了新的藝術青春。
廣宗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夏德波說,廣宗縣跑竹馬在曆史演變過程中,融入了當地民間舞蹈、戲曲、武術、雜技等多種表演技藝和技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觀賞價值和旺盛的生命力,更是邢台市頗具影響力的民間娛樂活動。近年來,為保護、傳承好這一民間文化瑰寶,在廣宗縣政府的支持下,廣宗跑竹馬已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這項古老的活動從此得以保護。
“這幾年村裡有些年輕人對跑竹馬開始感興趣,不少‘80後’的小夥子拜師學藝。”張付喜說,跑竹馬代代相傳,目前已傳至第十七代,年紀最小的今年30歲。如今表演隊伍逐漸壯大,多次參加市、縣民間藝術節各種文化活動,為助推該藝術形式的傳承、保護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