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平克,科學作者。
關于本書這本書的主題是“時機”。有很多書研究“做什麼事”和“怎麼做事”,這本書研究的是“什麼時候做事”。
核心内容每一件事都有一個“完美時機”。想要科學決策,确定優先級,量化取舍,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道理,更重要的是這個道理的“重要程度”。也就是“時機”的選擇到底有多大的影響,以及如何選擇“時機”。
前言
這本書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說的就是:“時機”的真實作用遠超我們的想象,學會把握時機是做事成敗的關鍵之一。
這本書是2018年1月9号在美國出版的書,副标題是“完美時機的科學秘密”,作者是科學作家丹尼爾·平克。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在想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把事情做成,或者做得更好。關于這個問題,市面上已經有很多書在嘗試進行解答和指導,比如說《刻意練習》《做事的常識》等等。但是,這些書要麼是寫“做什麼事”“怎麼做事”,但是這本書讨論的卻是,應該“什麼時候做事”?這本書通過大量最新的研究,告訴你在做事的過程中,時機的作用有時候可能超過我們想象。
比如有一句話,叫“一日之計在于晨”,是說早晨是一天中最好的時候,這個我們都知道。但是,早晨究竟重要到什麼程度,其實大多數人是不知道的。丹尼爾·平克在這本書裡就說,早晨的重要性,已經到了你要是敢把會議從上午挪到下午開,就得蒙受經濟損失的程度。再比如說,這本書裡還寫到,一個人的情緒變化,是跟時間有很大的關系。簡單來說,就是上午出現高峰,下午經曆低谷,晚上出現反彈。還有,在工作中,最好的休息方式,不是中午專門拿出一整塊時間用于午睡,而是先喝上一杯咖啡,然後小睡25分鐘等等。
很多時候,對于很多道理,我們光知道還不行,必須要知道這個道理究竟能起多大作用,以及嚴重到了什麼程度,這就是“科學方法”和傳統智慧的差别。因為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根據道理來确定我們的行動。否則,結果一定是,“知道了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接下來,我就通過三個部分的内容,讓你了解,到底是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更對,還是“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更對?這三個部分說起來比較簡單,分别是事情開始的時機,過程中的時機以及結束的時機。
第一部分
我們先來說開始的“時機”。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中學生每天早上第一節課大約是8點鐘開始,但是考慮到早自習,學生通常7點半就到學校。美國沒有早自習的說法,中學平均開始上課的時間是8點03分。但是,現在專家認為,這個時間有點太早了,他們建議初中和高中的上課時間,應該在8點30分以後。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讓學生多睡一會兒。
很多家長都會困惑,自己的孩子為什麼越來越晚習慣晚睡。其實,這并不是個人習慣,也不是他們貪玩不想睡,而可能純粹是無奈的原因。我們前面說的“一日之計在于晨”,是對上班的成年人适用,但是對中學生并不适用。睡眠不足有可能會導緻肥胖、免疫系統失調、情緒不良等等症狀。更關鍵的是,上午沒有一個好的開始,全天的事兒就都做不好。
所以,美國有幾個州搞了改革,允許學校晚點開始上課。有9000個高中生是改革的受益者,他們的上課時間改到了8:35。研究發現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出勤率有所上升,逃課率顯著下降。而另一個更大規模的研究證明,學校推遲了上學時間,可以讓高中畢業率竟然提高了11%。不但如此,研究還發現上課時間晚的高中裡,學生們的學習動力、自控能力也增強了,得抑郁症的人數也減少了,情緒是顯著改善。
你看,就上課時間這麼簡單的事情,“時機”都能起到這麼重要的作用,别事就更受影響了,比如就業。
20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失業率比較低的時候是在6%上下。但在1982和1983年,失業率超過了10%。你可能覺得這兩個數字相差不算太大,但是研究結果卻超出我們的預料。
有人研究了在1979年到1989年間畢業的大學生,統計他們畢業20年之内的收入狀況。對此我們可以預見,1982和1983這兩年的畢業生比較難過,理想的工作不好找,起薪可能比較低。但研究結果的驚人之處在于,哪怕畢業十五年之後,82和83這兩屆畢業生的平均收入都比“正常年份”畢業生的收入要低2.5%,他們要等到畢業二十年之後,才能追上别人的收入水平。
這就等于說如果你22歲畢業那年正好趕上高失業率,哪怕你找到工作了,你的工資也會比早畢業的師兄師姐和晚畢業的師弟師妹低,而且這個效應會一直跟着你到40來歲。考慮通貨膨脹因素,平均而言,你20年的總收入會比别人少10萬美元。因為失業率高的時候,整個就業市場的心态都不一樣。企業招人會變得很挑剔,你找工作可選的餘地就很小,你的起薪會比較低。起薪低,就算每年加薪的比例一樣,你還是年年都低。
更重要的是,通常人們不會第一份工作就是最滿意的工作,可能剛畢業要跳槽幾次才能找到最适合的。而如果那幾年的就業形勢不好,你就沒有跳槽的自由,你就更難匹配到最好的工作,所以是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
還有更嚴重的情況,美國有一些所謂“教學醫院”,一般是大學醫學院開設的,一邊行醫一邊教學。研究發現這種醫院有個“七月效應”,每年的七月份的醫療事故明顯比别的月份多。這是因為七月份是新出爐的醫生到醫院的月份,這些醫生經驗嚴重不足,他們需要練手,可是病人就遭殃了。統計表明,七月份明确因為醫療事故而死的病人數要比其他月份高出10%。如果把不管是不是因為事故,所有死于手術的病人都算上,那七月份的死亡率要比四、五月份高出41%。
通過這些研究,我們可以看到,開始時小小的差距,後來都會有那麼大的不同,那如果開始的差距就很大呢?比如中國的經濟形勢變化比美國快得多,一個公認的事實是70後面臨的境遇要比80後好得多。80後開始工作的時候,好工作崗位已經被70後占了,好房子已經被70後買了。那麼此後20年,這兩撥人的差距會有多大呢?
大學畢業和高中上課的時間都是我們自己左右不了的,但是有些事兒你可以自己決定。當你決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要考慮的不僅僅是你有多麼想做這件事,這件事是你多年以來的什麼情懷,你應該仔細考慮,現在是不是開始這件事的時機。
這是我們說開始的“時機”,接下來我們說第二部分的内容,也就是中途的時機。
第二部分
我理解“見機”,就是要對時機保持敏感,上午意味着什麼?下午意味着什麼?開始的時候意味着什麼?事先做到心中有數才好積極應對。那麼一件事發展到中場,意味着什麼呢?咱們先說說人生的中場,也就是“中年”。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中年油膩”,大約是形容那些要麼就不修邊幅,要麼就自戀,要麼就愛擺譜的中年人,反正是讓人反感。“中年油膩”是個非常新的詞,以前人們提到中年首先想到的是“中年危機”,有很多電影和小說描述中年危機,說人到了中年就會面臨家庭、事業一系列的問題,是力不從心、回天無力。
其實中年危機這個說法并沒有科學依據,各種大規模研究調查都沒有發現中年危機的證據。這本書中就提到,2010年,有一項針對34萬人的調查,讓不同年齡段的人給自己當前生活的幸福度打分,結果是中年人打的分數最低。從18歲開始,整個人生的幸福感是一條 U 型曲線。20多歲的人幸福感都很高,3、40歲開始下滑。平均到52.9歲的時候,幸福感到了人生最低點。接下來,幸福感會回升,随着步入老年你會越來越感到幸福。
這個研究被人重複過,結果相當可靠。有人在72個國家,對不同文化風俗的人分别做調查,結果都有這個 U 型曲線。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53歲是人生的一個劫數嗎?
一種理論認為,中年低落是因為失望。年輕人就算過得不好也總覺得未來還有希望;等到53歲的時候,人們終于意識到有些願望是這輩子都實現不了,肯定非常沮喪。而53歲之後,他們就習慣了。期望值沒有那麼高了,幸福度就會上升。但是這個理論解釋不了,為什麼連大猩猩都有中年低谷。有人讓養猩猩的工作人員評估了一下各個年齡段大猩猩的狀況,發現也是中年的大猩猩最不快樂。總不至于說大猩猩對自己的生活有什麼期望吧?
也許這個所謂的低谷并沒有那麼複雜,可能任何事物到了中間階段都是低谷。如果你把眼光放遠,考慮做任何事情的整個過程,其實 U 型曲線無處不在。
平克舉了個有意思的例子。猶太教有個節日叫光明節,光明節一共要過八天。光明節的習俗,除了家庭聚會和吃傳統食物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儀式,是點蠟燭。點光明節蠟燭是有講究的:有專門的燭台,每次要拿着一根蠟燭去點别的蠟燭,第一天點2根,第二天點3根,一直到第八天點9根蠟燭——這樣你總共要點44根蠟燭。所以光明節蠟燭都是44根一個包裝。但實際情況是這44根蠟燭基本上都用不完,因為人們并沒有做到每天都點蠟燭。如果你看每天點蠟燭的人的比例,它也是一個 U 型曲線。
第一天和第八天點蠟燭的人最多,中間這幾天很多人就松懈了。不但普通人松懈,宗教信仰特别強烈的人也松懈。所謂信仰強,也隻是第一天和第八天比别人更可能點蠟燭而已,中間大家都差不多。第一天和第八天是光明節開始和結束的日子,儀式感很強,而且很可能要和别人一起過,我們自然比較重視。中間這幾天可能就無所謂了。
如此說來,也許 U 型曲線的根本原因是松懈。在通常情況下,人們做事總是開始的時候很興奮,結束的時候很鄭重,中間比較放松。你不太可能永遠精神抖擻毫不懈怠,放松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中間點最大的危險,就是它會讓人懈怠。但是,并不是所有中間點都是懈怠點,它也有可能是一個爆發點。
平克提到一項有關團隊合作的研究。在工作中我們經常會召集平時不在一起工作的人臨時組成一個團隊,大家一起做一個什麼項目。醫院要組織全體醫生出去旅遊,可能會找一些醫生代表開個會研究去哪裡玩。銀行要開展一項新業務,可能要召集各部門的員工讨論制定計劃。公司臨時要上一個新項目,可能召集程序員們集體攻關。
這些團隊的特點是一群以前彼此并不熟悉的人,為了同一個目标,要在規定的時間内,完成一個特定的任務。研究者發現,這種團隊項目的進展過程有個共同的模式:一開始都是長時間的無進展。大家剛見面都比較客氣,互相認識,溝通想法,慢慢地會發生各種矛盾,總之是隻有扯皮沒有進展。但是到了規定時間的中間點的時候,團隊會突然意識到時間已經用了一半了,得抓緊了。結果中間點就成了一個爆發點。人們會改變工作方式,結束扯皮,變得非常有效率,一直到把項目做完。
研究者們跟蹤了不同的團隊,發現這個轉變幾乎總是發生在中間點。而且這個規律也有實驗支持。所以,中間點可以是一個爆發點,但這個爆發顯然是有條件的。項目時間進行到一半,這是一個“不努力不行了,而努力一下還有機會”的局面。
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人生幸福感是一條 U 型曲線。
剛從學校出來進入社會的時候,人們都非常積極努力。你對自己要求高,别人給你的評價也好,你常常有進步的感覺,很幸福。等到了中年,人們會松懈下來,各種缺點就出來了。你的各種社會角色已經很穩定,沒人約束你,也沒人對你有更高的期望了,你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就降低了。有些人到這一步,就變成了“中年油膩男”。你表現得松懈,社會就會給你相應的反饋,你就會覺得自己也确實不像樣,你的情緒就會變得低落,到53歲的時候達到最低谷。
但中年畢竟是思想最成熟,考慮問題最全面的時候。你反思之後,會覺得生活還是值得好好過的,你可能會換一個活法,從此之後幸福感越來越強。那麼,在中途部分就有一個關鍵詞叫“懈怠”。當任何事情進行到一半兒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想到這個詞。如果你把中場的哨聲當作一個提醒,中場就是一個爆發的機會。想想也是,不懈怠的中年人哪裡會有什麼油膩感?
這是我們說在做事的過程中,時機的影響。接下來我們來說第三部分,結局的“時機”。
第三部分
很多人喜歡跑馬拉松,他們中一部分人跑馬拉松不是為了競技也不是為了鍛煉,而是情懷,為了證明自己跑過馬拉松。有人統計了那些第一次跑馬拉松的人,發現他們的年齡是以9結尾的居多,比如29歲、39歲、49歲。29歲跑人生第一次馬拉松的人是在所有年齡段中最多的,比28歲、30歲的人多出一倍。
道理很簡單,年齡逢9,是人生一個階段即将結束的時候。一個29歲的人可能會有一種緊迫感,他一定要在30歲之前跑一次馬拉松。我看現在有很多人給自己的人生制定清單,什麼多少歲之前一定要去的十個地方,多少歲之前一定要做的二十件事之類,好像清單沒做完這個人生階段就不完整。這種對完美結局的追求,會讓我們在臨近裡程碑的時候再拼一把,就好像跑步運動員在終點之前加速。當然這些都是比較正面的例子,還有一些負面的例子,比如根據統計年齡逢9的男人更容易出軌,而貪官裡也有個“59歲現象”,一個從來不受賄的人,決定退休之前撈一把。
所以,我們對結局的重視,往往超出我們對預期。有一個故事,是說有老張和老李兩個老闆,他們都事業有成。老張是個大方的人,他給員工的工資很高,可是到了快退休的時候,老張的性格突然變了,動不動就克扣員工工資,人們越來越不喜歡他。結果過了半年之後,老張就生病去世了。
老李正好相反,幾十年都是個很小氣的人,人們都不喜歡他。可是到了快退休的時候,老李幡然醒悟,給員工提供很好的福利,人們都覺得重新認識了老李。半年之後,老李也突然生病去世了。
老張,幾十年來都是好人,最後半年變成了壞人。老李,幾十年都是壞人,最後半年是個好人。那麼請問,你如何評價老張和老李這兩個人?調查研究的結果是,人們對老張和老李的評價都不是絕對的好人或者壞人,兩個人的得分,幾乎一樣。你看,當一輩子好人和隻當六個月好人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居然竟然是一樣的,這就是結局的作用。結局實在太重要了,完美結局幾乎就是成功的全部。
前面咱們講了 U 型曲線,說人到了53歲之後,心态會變得越來越好,到了七八十歲的時候心态就是非常好, 這是因為我們的探索結束了,要好好享受生活,這是主動安排結局。
其實不一定等年老,我們平時做事也是最重視結局體驗。
有人在街頭做實驗,給行人發巧克力。你吃一塊巧克力,研究者就會問你這巧克力怎麼樣,讓你打個分。你吃完一塊,研究者會再給你一塊。吃到第五塊的時候,研究者就暗自把人分成了兩組。對一組人,研究者說“這是你的下一塊巧克力”。他們正常吃完,正常打分。對另一組人,研究者說的是“這是給你的最後一塊巧克力”。這組人會很用心地品味這塊巧克力,然後會打一個很高的分數,比前面吃的四塊的分數都要高得多。這其實也是在主動安排結局。我們想讓它完美,就會感覺到它完美。
還有一個情況是,别人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想先聽哪個消息?絕大多數人都選擇先聽壞消息,先苦後甜。這些行為,都是在精心維護一個完美的結局。可是,願望清單上打滿了勾的完美結局,真的是最好的結局嗎?當然不一定是。比如電影編劇就不喜歡完美結局,因為完美結局實在太俗了。影片一開始主人公想要什麼東西,影片結束的時候主人公得到了這個東西,這種套路已經過時了。
平克采訪了皮克斯公司的一個資深編劇。這位編劇說,要什麼有什麼的結局任何人都能編出來,藝術家可不能這麼編。編劇們心目中的好劇情是這樣的:一開始你想要一個東西,你一番努力奮鬥,而到結局的時候,你發現你之前想要的東西已經不重要了。你得到的是你真正需要的東西。你獲得一個意外的洞見,你會學到一個道理。
比如說皮克斯的《飛屋環遊記》。一個老人年輕的時候跟妻子有個夢想,要一起環遊世界。後來妻子先去世了,而他的房子還要被拆遷。他就在房子上綁滿了氣球,想要坐着房子去環遊世界,完成願望清單。可是他的計劃充滿了意外:先是來了個小男孩非要一起去,沒辦法隻好帶上小男孩;探險的過程中,終于遇到了年輕時候崇拜的探險家,結果發現那個探險家原來不是什麼好人。影片的結局不是老人完成了平生的夢想,而是他收獲了一些更好的東西,一些之前根本沒想到的東西。
想要完美結局是一個合理的心理需求,但也可能是一種心理偏見。所以,如果事情已經做得差不多了,結局就隻是一個時間點。如果精心維護都維護不了一個完美結局,還不如期待一個什麼驚喜。
這就是我們說的,結局中“時機”的影響和作用。
總結
内容相對簡單,就是在各個階段,時機的作用,和我們應該如何把握時機。不過,在最後,我想借此提出一個概念,叫“能量管理”。
以前特别流行一個概念叫“時間管理”,是說碎片化的時間怎麼用,不受打擾的時間怎麼用,任務列表怎麼設,單任務還是多任務之類的問題,總之就是争分奪秒提高效率。有時間是一回事,人的狀态是另一回事。《見機》這本書給我的最大啟發,就是我們還應該從能量角度考慮問題。
我們知道馬比人跑得快,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古代行軍一個最重要的經驗就是在長途,人走得比馬快。馬的爆發力強,更适合在作戰中沖鋒和追擊,但是跑一會兒就累了。每天走幾十裡地的長途行軍,馬搞不好就累死了,而人可以走很遠很遠。所以士兵有句話叫“養馬力”,騎兵經常牽着馬不騎自己走路。為的就是讓馬先休息好,養養馬力,走到地方能馬上投入戰鬥。這就是對馬的能量管理。
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你不僅要管理好時間,你還需要确保在需要輸出的時候高能量輸出。有的人好不容易有點精神頭就去看電視,真正工作連25分鐘都堅持不了。高手得能在關鍵時刻坐得住、跟得上、使上勁兒,還不怕幹擾。别人拖拖拉拉一個星期沒幹完,你得能坐那不吃不喝三個小時交差。
大招不能連續放,大腦不能一直 high,創造性的工作需要長時間的沉默和短期的爆發。你得把握節奏感,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是一個功夫,得練。目标,在潛意識之中,就是個一錘子買賣。你應該不惜代價想方設法地完成一個目标,得講究長期的高質量輸出,而不是哪個具體項目的成敗。隻有簡單,你才能長期堅持。
所以重視能量管理的人都怕麻煩。麻煩消耗能量,麻煩解決不了大事兒,麻煩讓人惱火,而你的惱火,還會進一步消耗周圍人的能量。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要留着到省電模式去做。如果老闆整天拿雞毛蒜皮消耗你的能量,你應該換個工作。
時間管理屬于所有人,能量管理屬于需要高能量的人。
撰稿:萬維鋼腦圖:摩西腦圖工作室
資料來源:得到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