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内卷”成了常用詞。内卷的發生,根源在于沒有确立正确的發展方向,沒有擴大實質上的發展空間,而是在有限的空間需求下,盲目追求精細化管理,從而造成了無謂的内耗,緻使競争加劇、效率低下。
各行各業都存在着内卷現象,電商運營也是如此。競争的白熱化和當下特殊的市場,導緻内卷愈演愈烈!
内卷下的行業市場
老杜團隊最近經曆了一次“被内卷”的事情。這件事看似“普通”,但實際很不合理,甚至不合法。老杜在這裡跟大家展開聊聊:
前幾天突然有個之前見過的客戶主動聯系我,要主動把線上運營整包給我們,開始合作
并且類似
“你們還是很不錯的”
“上次就感覺你們很專業”
等等恭維之詞也沒少講,放下我暗自竊喜不說,我們的業務人員也在我的安排下和客戶見面确定合作關系,不料客戶全程沒有鳥我們業務一眼,一直盯着其他運營團隊的運營産品看個不停,結果可想而知,很不愉快。
業務反饋過情況之後,我自然心有不甘(做運營是運營,業績也得抓),主動聯系了客戶,這才知道其他團隊不知從哪得到的消息,竟然承諾保證給客戶三個月之内上50條精選評價,并且将評分做到4.8以上,最離譜的是他們居然把這一切要寫進合同裡(PS:大衆點評的精選評價我們通過數據算法逆推之後三個月最多最多可以上9-11條精選評價,再多一定會被平台警告,有封店的風險)!
可能有些朋友不太明白其中邏輯,形象的例子來一個,類似于你投資開一個實體店鋪,有人敢簽合同保證一年之内你一定盈利一樣!
一句話,見怪不怪。但我不太敢相信真的有人敢把這種隻能停留在銷售人員口中的過度承諾寫在合同裡面。
平靜一下,借此事件和電商運營行業的内卷解析我認為的兩點原因:
1.白熱化的競争:
自從這件事情發生,我查閱了很多數據,得到一下數據的佐證,首先下圖是最近十年國内注冊互聯網相關企業的增長量和增長速度:
其次下圖為近十年國内互聯網注冊網民和互聯網普及率:
之後是近八年互聯網廣告投放的增長量和總量的變化趨勢:
由上面三圖分析可以分析: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可以和運營商有強正相關的關系,故可以推算市場對于運營商,尤其是代理運營商的需求量雖然逐年遞增,但增長趨勢從17年開始以每年10%的速度下降。
但随着4G和5G網絡的普及,國内近年來網民增長數量也可以代指互聯網電商需求量正在趨于飽和,增幅從最高的5.9%降至1.2%,可以理解為網民增長代表的線上消費增長趨勢是在逐年下降并且日趨飽和。
互聯網型企業雖然增長趨勢出現下降,但仍舊在20年至21年翻三倍的增長,可以說是“形勢喜人”!那麼好,簡單一句話:我們互聯網企業在競争存量市場,而增量市場可以說被壓縮到幾乎為零。
再奉上一句大實話:有一家互聯網型公司活下來,代表至少有兩家高度相同的互聯網型公司關門。
2.特殊的市場行情:
首當其沖的是疫情下的大環境的确對民營企業有很大沖擊,拿我們團隊舉例,截止到22年8月底的團隊純利潤僅為21年最好月份的1.5倍,相當慘淡。
有很多老闆私下聊到這個問題,或是問到我“你感覺現在什麼算成功”的時候,我都會毫不思索的回答道:活下來的企業都是成功的。
其次行業想建立壁壘非常難,想打破行業内部的上限更是難上加難!下面一幅圖來展示我們21年做的一個本地兒童攝影機構的案例:
顯而易見,從0到1的3,4,5月相對于商家的增長是非常顯著的(因篇幅的問題,附上合作之前的三個重點數據:意向客戶數21,推廣通費用6000 ,獲客成本285 /人),但從第二個季度之後,也就是從1至2的過程提升是比較緩慢的,并且逐漸接近該商家本地服務的影響上界,整體提升量僅為30%-40%,對于運營團隊更多的是穩中求進,但對于商家而言則更希望更進一步,最終導緻商家與運營團隊之間的效果和預期差距增大,内耗增加,這樣下去要麼商家找其他團隊或者自運營嘗試突破瓶頸,要麼考慮其他無效平台解除現有合作,無論是哪一種都會直接導緻運營團隊的付出和持續價值瞬間消失,風險性極大!
再加上電商運營對于平台機制的依賴性所導緻的蝴蝶效應,每次底層規則發生改變,運營都會像研究新項目一樣從頭攻克難題,這裡面還不包含各種套着廣告法的外皮的職業舉報團隊~好,簡單一句話概括:在當前特殊市場情況下,運營團隊活下去很艱難,難免催生過度内卷的行為。
關于内卷的個人觀點
關于内卷的問題以及基于本次我們電商運營行業内卷的行為,老杜個人的觀點如下:
01
内卷越來越嚴重并非是我們能左右的,無論是市場還是行業競争,都不可避免,那我們需要的是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找到細分市場的突破口,迎接随時可能到來的新的機會!
02
内卷要有底線,若真的因為饑不擇食違反法律,非常不可取,這不是競争和内卷的問題,這是直接關系到法律層面的嚴肅問題!
03
老杜秉承着如果我有一天能吃飽,我就要有尊嚴的活着,我要站着掙錢,一定不會跪着掙錢!假設我在該事件中做出價格優惠或者其他政策的時候,那我也就加入了内卷大軍,抱歉我不會,也許是出于對自身能力和産品的自信吧,不過關于商家那邊我還是覺得無論是試錯成本還是試錯周期都是虧本的,不過該說的我都說了,就讓往事随風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