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到底是哪一年?火把節是彜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鬥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産生了新的形式,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火把節到底是哪一年?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火把節是彜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鬥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産生了新的形式。
少數民族的舉辦時間
火把節
彜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節期二三天。彜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如今人們還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并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火把節”也是白族的一個盛大節日,每年夏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會舉行預祝五谷豐登、人畜興旺的活動。
漢族的火把節
江蘇省南通地區是整個漢族中可以說是唯一進行火把節的地區,每年的冬至那一天,當地的精壯男子都會拿着一大把由稻稈作成的火把,在房前屋後澆上油,在田間地頭繞上幾圈,以乞求來年的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本文章由頭條百科用戶周在郭裡參與編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