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哈工程海洋機器人專業讀博

哈工程海洋機器人專業讀博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0 04:36:26

2021年2月初,由哈爾濱工程大學水下機器人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牽頭的海洋機器人集群智能協同技術項目群成功讓海洋機器人學會了團隊協作,流暢的典型任務演示順利通過了海試驗收,這也标志我國海洋機器人集群智能協同技術取得實質性突破并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内首次實現了海洋機器人集群智能協同架構模式從集中式(有中心)/混合式發展為分布式(無中心),系統協同智能化水平從半自主升級為全自主,适應任務場景及環境從确定結構化拓展為未知非結構化。

集群智能協同項目完成海試

哈工程海洋機器人專業讀博(哈工程大海洋機器人集群實現全自主作業)1

海面上,多個海洋機器人列隊出征,他們通過組網通信共享信息,随着作業局勢的不斷改變,快速變換着獨特的隊形,在線執行的觀察、調整、決策、行動等動作一氣呵成,最終完成協同探測、作業等任務,這些長着“大腦”和“眼睛”的機器人們可以完全自主作業,不需要人的幹預。

哈工程領銜組建“國家隊” 讓海洋機器人學會團隊協作

哈工程海洋機器人專業讀博(哈工程大海洋機器人集群實現全自主作業)2

海洋機器人集群智能協同屬于“人工智能 海洋無人系統”深度融合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創新性技術,作為引領未來裝備發展、作業模式變革的一項前沿颠覆性技術領域而備受各國關注及傾力投入,也是 “十三五”期間一項具有标志性意義的科研項目。海洋機器人集群智能協同技術項目群包含4個項目,系統龐大、涉及關鍵技術衆多、複雜性高,為此,哈工程水下機器人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聯合多家業内優勢單位組建了一支國内一流的科研攻關團隊。

就像自然界中魚群、狼群、蜂群一樣,海洋機器人也“長着”耳眼、大腦和手腳,具備環境感知、自主決策和執行任務能力,海洋機器人集群系統實現了這些智能機器人互聯互通、态勢共享、群策群力,從而在未知的海洋環境中全自主地完成協同探測、作業等任務。

“2個或多個機器人協同作業,不是簡單的功能疊加,而會出現1 1>2的群體智能效應,湧現出全新的協同行為模态,從而完成更加複雜的協同任務。”集成項目負責人哈工程船舶工程學院教師廖煜雷介紹,“我們的集群協同技術能支持至少50個機器人共同作業,機器人可以随時加入或退出集群,集群系統自主快速重構并重新分配任務,從而改變作業規模或效率;同時,機器人集群協同技術可實現機器人全自主操作,也可根據需求實現人機相互協作。”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平均年齡26歲的“群智團隊”不負重托

受2020年疫情的影響,項目群研制時間被大大縮短,本就困難重重的系統研發、海試工作難度系數再次升級。群智團隊共20餘人,平均年齡隻有26歲,但這群年輕人為了科研不怕吃苦的拼勁讓老師們十分感動。

“團隊中很多研究生從2020年6月一直到海試結束的200餘天,僅僅休息過幾天,有的研究生為了完成任務幾次将手術延期。” 受任務複雜性、環境不确定性影響,試驗中集群系統遇到了很多突發事件,但為了順利完成科研任務,團隊克服烈日暴曬、海況惡劣、水土不服等困難,始終堅守在科研一線和試驗現場,不負重托順利完成了科研任務。

經過近兩年的攻堅克難,他們突破了信息共享、協同感知、敏捷編隊、協同決策、人機協同、作業策略、系統集成等核心關鍵技術,成功研制出具備多協同任務模式、多智能模态、彈性可重構的海洋機器人集群智能協同技術演示系統,有力推動了海洋機器人集群智能協同的理論創新及技術發展。

哈工程海洋機器人專業讀博(哈工程大海洋機器人集群實現全自主作業)3

“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據決策項目負責人哈工程船舶工程學院副院長李晔介紹,“我國第一代智能水下機器人名叫‘智水’,是水下機器人的奠基人徐玉如院士帶領團隊嘔心瀝血澆灌而來。所以我們給新一代海洋機器人集群智能協同技術演示系統取名為‘群智演示系統’,寓意着傳承和群體智慧,從‘八五’到‘十三五’,一代代哈工程人傳承着前人為國效力、矢志不渝的拼搏精神,推動我國智能海洋機器人技術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來源:央視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