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流傳着一張雍正皇帝的作息時間表,勞逸結合、張弛有度,不僅滿足8小時睡眠,還能和妃子們談天說地,令無數打工人羨慕不已。
不過有許多網友留言評論,雍正那麼拼命的皇帝,批閱奏折的時間肯定不止三個小時,工作到半夜三更都不一定,怎麼會八點就準備……和妃子談心?
那麼,古人的作息究竟是怎樣的呢?傳聞中大佬隻睡4小時是真的嗎?阿研這就帶你一探究竟~
中國古人的作息時間,總體上可以用“早睡早起”來概括。
在沒有抖音和微信的時代,古人的娛樂活動實在少得可憐,也就隻好早早睡去,因而也就可以在第二天早早起來。
但是,不同的社會階層和社會分工,作息仍舊有細微的差别。
王公貴族作為“民之父母”,要雞鳴而起。
古人用十二地支來記錄一天的時間,同時還給他們起了不同的别稱。夜裡一點到三點是醜時,也叫“雞鳴”,因為公雞一般在這個時間打鳴。
而辰時是七點到九點,又被稱作“食時”,是因為古人一般在這個時間吃早飯。
一般來說,曆朝曆代的政府官員,卯時就要到崗打卡,參加朝會。因此,官員們至少要三四點起床趕路,皇帝也不例外,早早起床收拾妥當,參加朝會。
《康熙王朝》劇照
到了八點左右,早朝結束,官員們就到各自所屬的機關坐班,處理日常事務。皇帝也要開始處理各地上報的奏折。
平民百姓們大多從事農業生産,他們的作息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
商人是個比較特殊的職業。古代的商人隻有到了中午十二點,才能到指定的地點交易商品。晚上九點又要清場宵禁。
到了宋代,十二點開市的限制才被取消,并且出現了夜市。在大城市裡,從白天到深夜都有商業活動。
《清平樂》
還一個群體是學生。雖然學生不從事生産,但為了學習知識,也要抓緊時間。不過,古人認為“夜讀書不可過子時”,學習最晚到十一點就要睡覺了,否則會損傷身體。
那麼,外國的名人又是如何安排時間的呢?
英國的《每日郵報》曾根據《每日慣例:藝術家是如何工作的?》這本書,發表了一組大師們的日程安排。
白色是睡覺休息的時間,綠色是工作相關的用腦時間,黃色和藍色是休閑放松的時間,深灰色是教學時間。
我們發現,大師們也是需要休息和放松的。而且,無論是早睡早起還是晚睡晚起,大師們的睡眠時間并不比普通人少。
書中還介紹很很多大師的時間安排,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找來翻翻。
偉人并非基因突變不需要睡眠,成就他們的是高度的專注和極高的工作效率,而非超長的工作時間。
古今中外,有許多名言警句強調時間的重要性。阿研摘錄在此,你可以選擇一條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關于作息時間的介紹就到這裡啦~
你的作息是怎樣的呢?
有沒有什麼時間管理的技巧?
歡迎留言和阿研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