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民營企業經濟發展趨勢

民營企業經濟發展趨勢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4 18:13:59

民營企業經濟發展趨勢(民營經濟生機生計)1

編者按:2012年至今的十年時間中,中國經濟經曆了從高速增長邁向新常态的換擋,國有、民營、外資三駕馬車在經濟的起伏中保持了增長的韌性,民營經濟在GDP中的占比從50%上升至60%以上,并貢獻了5成以上的稅收、7成以上的技術成果以及8成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崗位。

在規模增長外,十年時間中,民營企業在起伏的經濟中發生了何種變化,遇到了何種問題,是否尋找到了前進之途,其脈絡和解答或許就藏在龐雜、詳實的數據和案例之中。

陳永傑/文 企業是國家經濟的微觀基礎,是市場經濟的運行主體,是創業的起點、展業的依托、宏業的基礎。民營經濟千萬人士創業建企,從個體戶發展成為小企業,從小企業發展成為中企業,有的從中企業發展成為大企業,有的發展成為中國500強,有的再發展成為世界500強。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民營企業逐步占到了中國企業的九成以上,成為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最大微觀基礎。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百姓幸福的基本保障,是政府管理經濟社會的第一要務。民營經濟,從億萬個體戶的個人創業、自雇就業,到千萬家大中小企業的創業展業以及随之進行的廣泛招工就業,民營經濟解決了中國城鎮就業的八成以上、城鎮新增就業的百分之百以上,成為中國社會就業保障的最大微觀基礎。

這十年,國家支持創業就業政策頻出,為中國市場主體的快速發展、城鎮就業的不斷增長,創造了日益改善的環境條件。

這十年,國務院、政府部門和各個地方政府,從大衆創業與萬衆創新、創業投資、技術創新投資和産業創新、營商環境等各個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與鼓勵政策,推動了億萬的個人創業、中小微企業創建創新、科技企業投資、風險資本投資等,一大批市場主體由此産生和發展,吸納了日益增長的城鄉勞動力。

推進“雙創”:這方面的國務院政策有近百件,政府部門政策有200多件,各個地方的政策數量更多。國務院重要文件如:2015年6月的《關于大力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若幹政策措施的意見》,9月的《關于加快構建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支撐平台的指導意見》,2017年7月的《關于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2018年9月的《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等。

促進就業:這方面的國務院和部門的相關政策近一百多件,各個地方的政策數量更多。國務院主要政策如:2012年2月的《關于批轉促進就業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2017年2月的《“十三五”促進就業規劃》,2017年4月的《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2019年12月的《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2021年8月的《“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等。

投資創業:國務院和部委在這方面的政策有幾十件,各個地方的政策數量更多。國務院主要文件如:2014年11月的《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2016年1月的《關于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幹意見》,2016年9月的《關于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 2018年11月的《關于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幹措施》,2021年9月的《關于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創新若幹措施》等。

技術創新:國務院的主要政策如:2016年1月的《關于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幹意見》,2016年8月的《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的通知》,2018年11月的《關于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幹措施》,2019年5月的《關于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意見》等。

“放管服”改革:國務院主要文件如:2016年5月的《2016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要點》,2017年6月的《全國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2018年4月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規章、規範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2021年4月的《關于服務“六穩”“六保”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關工作的意見》等。

營商環境:這方面,國務院出台的相關政策有十件,各個地方的政策數量更多。國務院主要政策如:2015年5月的《關于推進國内貿易流通現代化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意見》,2018年10月的《關于印發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的通知》,2019年10月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2021年11月的《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等。

這十年,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民營市場主體快速發展,占全國市場主體的比重,已從十年前的93%,提高到目前的98%。

主要數據:2010年、2012年、2015年和2020年,全國企業法人中,民營企業法人(除國有控股和港澳台與外商控股之外的所有企業,以私營企業法人為主)占93.28%、94.1%、96.1%和98%。2021年又有新的提高。

市場主體,是市場經濟發展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微觀基礎,其數量的擴張、規模的擴大和質量的提高,是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宏觀經濟總量擴張的根本源泉。

從法律上看,市場主體是指以營利為目的從事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組織。各類市場主體中,企業法人是最重要主體。主要包括三大類主體:公司、非公司企業法人及其分支機構,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及其分支機構等。這些企業法人經濟活動總量,占全部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總量的80%以上。

十年來,中國的企業法人主體增長十分迅速,全國企業法人主體,2010年為652萬家,2012年為828.7萬家,2015年為1259萬家,2020年為2506萬家,十年增長了2.84倍,年均增長14.4%。

其中,私營控股企業法人,2010年為512.6萬家,占比為78.7%;2012年為655.2萬家,占比為79.1%,2015年為1068萬家,占比為85%;2020年為2390.3萬家,十年增長了3.66倍,年均增長16.6%,占比為95.4%,十年上升了16.75個百分點。全部民營企業法人,占比由2010年的93%多,上升為2020年的近98%。(見表一)

從2012年到2020年的八年間,全國新增企業法人共1854萬個,其中,新增民營企業法人1845萬個,占全國新增企業法人的99.5%。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這個數據是企業法人數量的多少,不涉及企業法人的規模大小。如果從規模大小看,在大型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占比較大,在中型企業法人中,國有控股企業占比較小,在小型企業中的占比更低。

民營企業經濟發展趨勢(民營經濟生機生計)2

(表一)注:數據來源于曆年中國統計年鑒,2021年數據尚未公布,增長為自己計算。

2021年,全國市場主體1.5億戶,其中,個體戶1億多。時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工曾披露:“2021年,我國市場主體達到1.5億戶,企業活躍度保持在70%左右,為經濟行穩緻遠儲備寶貴資源。”中國的市場主體1.5億戶,其中個體工商戶1億多,規模和限額以下小微型企業有幾千萬家,規模和限額以上企業法人近100萬家。規模及限額以下的幾千萬家小微型企業,95%以上屬于民營企業。

這十年,在國家政策鼓勵下,民營經濟就業不斷擴大,占全國城鎮就業比重,從十年前的76% ,提高了目前的83%以上;十年來,民營經濟新增就業總量,占全國城鎮新增就業總量的100%以上。

主要數據:2010年、2012年、2015年和2020年,城鎮就業中,民營經濟占76%、75.7%、77.7%和83%。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政府經濟社會工作的第一要務。每年的全國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總理的講話,每一個國民經濟的五年規劃,都将城鎮就業、特别是城鎮新增就業,作為黨中央和國務院的主要工作,強調要抓好抓實。

十年來,民營企業和個體經濟就業在過去30年快速增長的基礎之上,繼續明顯增長。2010年城鎮就業中,私營經濟占17.5%,個體經濟占12.9%,全部民營經濟占76%;2019年(國家未公布2020年的完整數據),私營經濟占32.9%,個體經濟占26.4%,全部民營經濟占82%。2020年和2021年民營經濟就業人數又有新的增長,比重還有新的提高。

民營企業經濟發展趨勢(民營經濟生機生計)3

(表二) 注: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國家統計局未公布2020年數據中的私營與個體就業數據,其10年增長及年均增長率為9年數據,用括号表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十年來,民營經濟的新增就業總量,已經超過中國城鎮新增就業總量的100%以上。

2012年,全國城鎮就業人員總數為37287萬人,其中,國有單位就業人員為6839萬人,港澳台和外商投資單位為2215萬人,其餘為民營經濟就業人員28233萬人。

2020年,全國城鎮就業人員總數為46271萬人,比2012年增加了8984萬人,增長了24%;其中國有單位為5563萬人,比2012年減少1276萬人,減少比例為18.7%,港澳台和外商投資單位2375萬人,比2012年增加了160萬人,增長了7.2%;民營經濟就業人員38333萬人,比2012年增加了1億多人,增長了35.8%;2012年至2020年的8年間,全國城鎮就業增加了8984萬人,而民營經濟就業增加了1億人,相當于全國城鎮就業增量的110%以上。

還需特别指出的是,十年來,中國農村個體與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增長也是非常迅速的。2010年,全國農村個體和私營從業人員數量分别為2540萬人和3347萬人,共5887萬人,占當年農村就業總量41418萬人的14.2%;2012年分别為2986萬人和3739萬人,共6725萬人 ,占當年農村就業總量39602萬人的17%;2015年分别為3882萬人和5215萬人,共9097萬人,占當年農村就業總量37041萬人的24.6%;2019年分别為6000萬人和8267萬人,共14267萬人,占當年農村從業總量33224萬人的43%。2020年和2021年(未公布相關數據),農村個體和私營企業就業人員又有新增長,占農村就業總量的比例又有新的提高,目前可能達到了50%左右。

這十年,中國的一大批優秀民營企業,創業,從小微到中小,吸納就業從幾十到幾百人;展業,從中小到大中,吸納就業從幾百到幾千人;旺業,從大中到大型與超大,吸納就業從幾百到幾千,從幾千到幾萬,再到幾十萬人。

不少優秀民營企業,從投資創業創企、技術創新、産品創新、管理創新、品牌創新,到商業模式創新,成為産業領軍人,成為令世人矚目的優秀公司。一些優秀民營企業,從國内市場,做到國際市場,從區域市場,做到世界市場,成為中國企業500強,成為世界企業500強,成為跨國公司,令全球矚目。

以下是幾家在創業就業成就顯著民營企業典型代表。

新希望——創業,長期圍繞着飼料産品與産業,從小做到大,做細做深,做精做優,做大做強,成為中國農業産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中國最大的飼料生産企業,中國最大的農牧企業之一,擁有中國最大的農牧産業集群,是中國農牧業企業的領軍者。就業,從自家四兄弟聯合、召集幾十人開始,到控股子公司分公司700多家,吸納8萬多人就業,并帶動450多萬農民參與,走向共同富裕。“新希望”集團創業于1982年,是中國最早興起并長期連續穩定發展的民營企業。其前身是南方希望集團,是劉永言、劉永行、陳育新(劉永美)、劉永好四兄弟創建的大型民營企業——“希望集團”的四個分支之一。在南方希望資産的基礎上,劉永好先生組建了“新希望”集團。新希望于1998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新希望集團旗下最大農牧食品産業闆塊。公司立足農牧産業、注重穩健發展,業務涉及飼料、養殖、肉制品加工及商貿等,公司業務遍布全國及越南、菲律賓、孟加拉、印度尼西亞、柬埔寨、斯裡蘭卡、新加坡、埃及等近20個國家。2012年,公司營業收入660億元,2021年1263億元,9年年均增長7.5%。在2021年《财富》雜志評選的中國企業500強中位列第95位,在2021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中列第917位,在2022年《财富》雜志評選的世界500強企業中居第356位。

恒力集團——創業,從做紡織化纖産品的小企業開始,發展成現擁有全球産能最大的PTA工廠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纖維生産基地和織造企業之一,建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企業競争力和産品品牌價值均列國際行業前列。就業,從幾十人的小紡織企業,發展到目前集團員工達12萬人。恒力創始人為陳建華夫婦,恒力集團始建于1994年,是以煉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紡織全産業鍊發展的國際型企業。集團恒力集團2021年總營收7323億元,2021年度位列世界500強第67位、中國企業500強第21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3位、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第6位,獲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全國就業先進企業”等殊榮。恒力集團旗下有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松發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吳江同裡湖旅遊度假村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上市公司、二十多家實體企業,在蘇州、大連、宿遷、南通、營口、泸州、榆林、惠州、貴陽等地建有生産基地。其上市公司恒力石化,2012年營業收入為12.5億元,2021年為1980億元,9年年均增長75%。《财富》雜志2022年評選的世界500強,恒力石化以營業收入1135億美元、利潤23.7億美元位居世界第75位。

比亞迪——創業,從電池做起,發展到業務橫跨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和電子四大産業,成為中國和世界新能源汽車的領先者。就業,從小微幾十人起,發展到吸納就業達29萬人。比亞迪公司創始人王傳福, 1966年2月生,安徽蕪湖人,1987年畢業于中南工業大學(現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同年進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攻讀碩士,1990年畢業後留院工作,1995年辭職,創辦比亞迪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緻力于“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已在全球設立30多個工業園,實現全球六大洲的戰略布局。2021年,比亞迪乘用車全年銷售73萬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售59萬輛,第九次登頂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年度銷量冠軍。在2022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售63.8萬輛,同比增長3倍多。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足迹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00個城市。比亞迪是香港和深圳上市公司,據公司年報,2012年營業收入470億元和利潤8250萬元,2021年營業收入2161億元和利潤30.45億元,9年年均分别增長18.5%和49.3%,目前總市值萬億元左右。2022年比亞迪以銷售收入327.58億美元、利潤4.7億 美元,首次進入《财富》世界500強,居第436位。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中國個體工商戶和小微型企業創業就業的典型,又名中國小商品城,位于浙江中部義烏市。創業,從幾百家小攤小店小百貨開始,發展到幾萬家店鋪、幾十萬種各色商品的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市場。就業,從幾百家個體戶經商就業開始,發展到20多萬人從業,日客流量20多萬人次,直接間接帶動社會就業超百萬。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創建于1982年,是我國最早創辦的專業市場之一。40年來,經曆四次搬遷八次擴建,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現擁有營業面積260多萬平方米,商位50000餘個。市場擁有43個行業、1900個大類、170萬種商品,幾乎囊括了工藝品、小五金、日用百貨、電子電器、玩具、化妝品、紡織品、服裝等所有日用工業品。其中,飾品、襪子、玩具産銷量占全國市場1/3強。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擁有聯合國采購清單50萬種産品中的40多萬種,30多大類。義烏市場商品輻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行銷東南亞、中東、歐美等地,年出口量已達總成交額的60%以上。據報道,2020年,義烏市全市的小商品市場實現交易額4875.8億元,其中中國小商品城成交額1626.6億元,占全市的1/3。

(作者系大成企業研究院副院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