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保小知識
酸雨

酸雨正式的名稱是為酸性沉降.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霧、 雹等大氣降水。它可分為"濕沉降"與"幹沉降"兩大類,前者指的是所有氣狀污染物或粒狀污染物,随着雨、雪、霧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後者是指在不降雨的日子,從空中降下來的灰塵所帶的一些酸性物質。
1
酸雨的形成
酸雨主要是人為的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造成的。我國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燒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為硫酸雨,少為硝酸雨,此外,各種機動車排放的尾氣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我國酸雨分布圖
2
酸雨的危害
(1).酸雨可導緻土壤酸化,酸雨尚能加速土壤礦物質營養元素的流失;改變土壤結構,導緻土壤貧瘠化,影響植物正常發育;酸雨還能誘發植物病蟲害,使農作物大幅度減産。
(2).酸雨可對森林植物産生很大危害。葉片與酸雨接觸的時間越長,受到的損害越嚴重。在降水PH 值小于 4.5 的地區,馬尾松林、華山松和冷杉林等出現大量黃葉并脫落,森林成片地衰亡。

酸雨腐蝕後的森林
(3).酸雨能使非金屬建築材料(混凝土、砂漿和灰砂磚)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現空洞和裂縫,導緻強度降低,從而損壞建築物。

3
酸雨的防治措施
1使用.原煤脫硫技術,除去燃煤中大約40%一60%的無機硫。
2.優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氣等。
3.改進燃煤技術,減少燃煤過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4.對煤燃燒後形成的煙氣在排放到大氣中之前進行煙氣脫硫。
5.開發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核能,可燃冰等
本期編輯:楊浩淼 程英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