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人人心中皆有個天理在,所謂的所有的天理、真理乃至于道理,反正您能說出來的,都在我們心裡,不在我們心外的事物上。這是王陽明心學的基石。
王陽明“心即理”的思想,是在破朱熹的影響中誕生的。朱熹雖然承認天人合一,但不承認事物之理,就是本心之理,認為人要認識事物,還得持本心實踐,恭行踐履,即物才窮理。即,就是走進即物,走進事物;窮理,探究事物的物理。
王陽明年幼受朱學影響,為了實現聖人理想,便有了“格竹”的典故。結果,竹子沒格成,沒有探究出竹子的物性,反而得了場大病,這一挫折。雖然在當時隻是讓王陽明懷疑自己的智慧,而一時放棄,成聖之志,但為他日後另辟蹊徑提供了契機。
于是,有了後來龍場悟道——心即理。《傳習錄》上的表達:
愛問:“‘知止而後有定’,朱子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與先生之說相戾。”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卻是義外也。至善是心之本體,隻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處便是。然亦未嘗離卻事物。本注所謂‘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愛問:“至善隻求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盡。”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要明白《傳心錄》上這段“心即理”的話, 有必要從宇宙生成基本理路上去理解體會。
宇宙如何來的?世界文化中基本上有三種回答:
第一,神創論,将宇宙的生成歸于神,神創設主宰了宇宙
第一,神創論,将宇宙的生成歸于神,神創設主宰了宇宙,如。歸基督教中的上帝。萬能而又有着憑人的智慧所不能想象的地方。看《聖經創世紀》就會明白,神創宇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大概是說,上帝隻是人類對宇宙的生成沒有達成共識的時候,無可奈何的拟出的一個歸屬,本質上是大道的人格化。
第二,将宇宙創造主宰歸結于物質的。但......
第二,将宇宙創造主宰歸結于物質的。但如果“心即理”,那一定是物質長期演化而有了意識,有了心,會思考。可以,宇宙本原沒有心的因素,如何能演化出心來、會思考呢呢?作為本原的物質,又是如何生成的呢?這些問題,到目前我們還不清楚。
第三,将宇宙的創造主宰歸結道。
第三,将宇宙的創造主宰歸結道。道是不可思議的,大多以道為宇宙本源的哲學家,并未明确指出,道是什麼?是心或者是物?所以不能簡單的将道歸為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
上面三種認知,可以理出一個
人類關于宇宙深化及人之行事的模式: 道——性——心——意——身——行——事。這七者,說的是一件事,就是宇宙的生成和深化以及人類的誕生,分開是道、性、心、意、身、行、事七者,一即是七,七即是一,一而七七,七七而一。
關于道——無論道家、儒家、佛家、基督教還是現代科學,都認為宇宙之初是近似“無”的存在,不過這“無”不是“零”的存在,不是全然沒有,而是“有有之無”,隻是虛而難見,常以“太虛”名之。此太虛,道學家名之為“道”,指宇宙的創宰。
關于性——道創生萬物,構成萬物的名為“性”。道以性顯,物有物性、人有人性,萬物皆各有本性,本性即道性、本是道顯。
關于心——心乃性之靈明。“性”本是一氣流通,大化流行,無拘無束,無有分别。因流通中輕重緩急,而緻使所成之物結構有異。結構影響功能,故萬物各呈其态,各具其性,同是物,物性紛繁,同是人,人性禀異。在人,結構優秀,道性之虛靈不昧,即是心。 這是正是人與物之區别,也是人成為萬物之靈之所在。
心乃性之靈明,本與道、性為一。但因個人秉性有異,習氣污染,原來澄明的心性,受氣拘物蔽而不明,每個人不明的程度不一樣,表現為人與人之間,有智慧的,有愚蠢愚笨的。
關于意——心發動意念支配身,身發動行為以地事,意念正則身正,行正、事成,意念邪則身邪、行邪、事敗。
以上,說來說去,就是王陽明說的“心即理”的意蘊。如果用一句話說的話,諒是:
“心”是道、性所顯,故曰:心即理“。如果您對”心即理“感興趣,請關注和留言,下一篇,何i黨生老師将為您講述:
從量子學的角度看,為什麼王陽明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