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聽過"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這是曹操給孫權的評價。
孫權獲得後世的贊譽,更是數不勝數。最有代表性的,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在詞中寫道:"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慨歎沒有孫權,江山就沒法守住。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人,在晚年卻變得昏庸,獨斷專行,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說,這是因為擁有至高無上的皇權太久了,太寂寞了,前半生整天防備他人,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狀态。到了晚年,随着精力大不如以前,昏庸局面就出現了。但是還有人認為這和一個人的英年早逝存在直接和密切的關系,此人就是孫權的長子孫登,也是孫權原本設立的皇太子。
孫登字子高,權長子也。魏黃初二年,以權為吳王,拜登東中郎将,封萬戶侯,登辭疾不受。是歲,立登為太子,選置師傅,铨簡秀士,以為賓友,於是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等以選入,侍講詩書,出從騎射。《三國志 吳書 吳主五子傳》
孫登對待朋友屬下平等仗義,對待父母孝順,人品絕對合格。若是孫登能順利登基,不敢說可以成就一番霸業,但也絕對是一個令境内百姓安居樂業的好帝王。但可惜,公元241年時,孫登因病去世,享年33歲,死前還曾上奏給孫權推薦人才。
孫登的猝然離世,讓孫權白發人送黑發人,之前所有的付出都如春水東流,随後孫權無可奈何下,才改立孫亮為皇太子,将國家交給了一個尚未成年的小孩,引起了之後東吳的動蕩,甚至最終亡國。
所以這也造成了孫權晚年的昏庸,還體現在獨斷專行,不聽勸谏上。在三國中期,遼東公孫淵派遣使者向孫權稱臣。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遼東公孫淵來來說,之前向魏國稱臣,後來又背叛魏國。
因此,在東吳群臣看來,公孫淵向東吳稱臣,顯然不是真心實意的。但是,面對群臣的勸谏,孫權卻是獨斷專行,執意派遣使者前往遼東,結果這些人都被公孫淵殺害了。由此,對于孫權來說,前半生雄才大略、英明果斷,但是晚年卻是性情大變、昏庸至極。
一定程度上,痛失長子孫登後的孫權,和痛失長子朱标後的朱元璋比較相似,在性情上都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