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上出了幾個所謂的唱功排行榜
有梁歡的0-100分排行榜,有耳機林sir的一到十級排行榜
裡面最高級和滿分都是鄧麗君?為什麼呢?
下面讓小編帶大家看一看鄧麗君的唱功究竟是什麼神仙級别~
1. 音色:這個無需贅述,甜美、清澈,同時不失張力,會根據不同作品調節音色;
2. 氣息:是人都是用鼻子呼吸,但當我們歌唱時,如果氣息不夠深穩,就總會不自主地借助于口腔進行喘氣。她歌唱的呼吸方式不同于一般流行歌手依賴口腔吸氣(換氣聲大),而是采用美聲戲曲中講究的鼻吸直入丹田,因此幾乎沒有換氣聲。
3. 咬字:“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鄧麗君曾在舞台下對着鏡子勤練咬字,在通俗歌曲的演唱中,她的歌唱最能體現傳統歌唱藝術均所提倡的字正腔圓。中央音樂學院的副院長葉小綱教授曾指出:“鄧麗君唱的是最純正的國語,對中國音樂教學、音樂創作有很大影響。她的咬字時而靠前,時而居中,親切自然,我在對美聲專業的學生排練進行指導時,也會以她的藝術處理作為榜樣,非常有效。”
4. 共鳴:除了說話般的主體歌唱方式外,她的共鳴在流行歌曲是相當講究的,因此她的大部分作品音量雖控制得很小,但音質非常得棒,後輩台灣歌手蔡幸娟曾在鳳凰衛視鄧麗君十周年紀念節目中說過:“她(鄧麗君)的聲音必然是經過了科學有素的訓練,無論什麼音符她都不會唱虛。”。
早期她的風格受京劇、黃梅調等地方戲曲的影響,以口腔共鳴為主,音色有嚴鳳英式的沙甜,聲線寬亮;20世紀60年中期,尚未正式出道的鄧麗君參加台灣正聲唱歌培訓班,師從李鵬遠初步學習過美聲唱法,期間香港爵士樂之父徐永兆(徐日勤的父親)第一個發現她有哮喘病,經其點撥,她很快完成了從美聲唱法向流行唱法的轉型,最終以第一名的身份結業。
中期和後期在中低音區會适度運用鼻腔共鳴,高音區依據不同作品調節共鳴方式,比如《在水一方》的高音區“我願逆流而上”運用了面罩共鳴,聲音集中清澈富有穿透力;後期的作品頭腔共鳴更多,比如《不了情》中“冷落的秋千”一句。
台灣旅歐聲樂家馬任重教授也曾經指出:“鄧麗君聲樂功底紮實,高音澄澈透明,口咽部控制得非常出色。”
5. 高音:鄧麗君最厲害的技術就在于“高音弱唱”,即能用與自然聲區說話般的力度和音色去演唱C5至G5的高音,弱聲一直以來都是聲樂(無論哪種唱法)中最難掌握的技術。也正是因為鄧麗君高音區的弱聲技術已臻化境,她經常被聽慣了強聲轟炸的樂迷們誤解為“沒有高音”,這着實令人唏噓。
6. 音域:音域雖非鄧麗君的強項,但也絕非其短闆。鄧麗君的聲音可以唱到三個八度。80年代至今,大家對她的普遍印象是音域不廣,一個八度多一點,沒有高音。事态最嚴重的時候,任何一家歌手的粉絲先甭管了不了解鄧麗君,都上來說一句“我家歌手音域比鄧麗君寬”。
事實上,鄧麗君是華語樂壇最早能在E5、F5的第二換聲區用真混聲連續咬字的女歌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聽聽她18歲時演繹的《背新娘》,全曲50%的旋律均集中在E5和F5密集咬字,直到10多年後,蘇芮才在《搭錯車》的插曲裡大幅運用E5。鄧麗君也是華語樂壇最早能在一首歌中唱滿16度(即兩個八度再加一個大二度,近兩個半八)混聲音域的女歌手。她的《I've never been to me》全曲密集的D5弱混,結尾自然圓潤地過渡至G5仍然保持與中低音統一的音色和不俗的連貫性。《真夏的果實》亦是十足的16度。鄧麗君是華語樂壇難得同時擁有LowC和HiC的女聲。1984年起跟随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蘇格蘭歌劇院的老師系統學習聲樂時,鄧麗君用mp3錄下了老師的LowC至HiC的練聲片段,從此每次登台演出前都會從低音C(LowC)至高音C(HiC)反複練習三個八度的音區。
鄧麗君低音賞析,高音區C5~E5(年輕時可F5)鄧麗君高音區B4~E6全展示
正如姚峰、曹俊鴻和潘安邦這三位音樂人所說:她的聲音聽起來輕輕柔柔,但她的音域很寬廣。
姚峰:從美聲、民族、流行唱法之異同談起“澎湖灣”黃金周現上海 潘安邦翻唱紀念鄧麗君
鄧麗君遺作《清平調》:曹俊鴻自述清平調的由來
7. 唱腔和曲風對華語樂壇後輩的持續影響: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現在華語樂壇女聲界你所能聽到的80%的唱腔唱法都是鄧麗君奠定的
總而言之,正如姚峰教授在訪談中所提到的:“鄧麗君發聲非常科學,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太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天津音樂學院聲樂教授、美聲青年歌唱家張岩也評價:從聲音上說,除了受日本演歌的影響部分歌曲有喉顫外,她的呼吸、咬字共鳴、音域等各方面都是非常優秀的,是一位十分難得的藝術家,她對待歌唱藝術純粹認真,是我們永遠要尊重的藝術家。
——來自知乎bipolarTalent
鄧麗君的唱功被長期低估,是件頗令人遺憾的事兒。她為人熟知的歌曲是「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我隻在乎你」這樣的慢闆抒情歌曲,被人誤以為她歌路單一,以至于「歌曲沒難度」,這種誤解真叫人唏噓。
鄧麗君天生音色醇厚,很适合如今的「聲電」設備。音域寬廣,高音區沒有壓迫感。聲壓、聲強都屬頂級。她最強悍的技巧--和陳奕迅類似--在于換聲平穩,比如在從低音區提到高音區時,暗暗發力開始「換檔」,發聲沒有明顯變化時的撕裂感。這也導緻很多人誤以為她發聲方式單一。
以現在的大神陳奕迅類比,他們倆都是「内在唱法」的代表,一首歌在他們唱來飽含深情,換個人來唱就平淡無味。如果翻唱者想加點感情,就變成張學友了。
關于「歌路單一,隻能唱抒情慢闆」的誤解。鄧麗君幾乎沒有唱不了的風格(很出乎意料吧?)。我推薦幾首翻唱歌曲:
《Smoke Gets in Your Eyes》,爵士風格。這首歌你能明顯聽出她的唱法改變了。
《Hot Stuff》,搖滾。沒想到鄧麗君還有這等爆發力吧?
《Beat It》,舞曲。展現了良好的節奏感。
《Every Breath You Take》,感受一下從中低音區提到高音區的換檔能力。
《Greatest Love of All》現場,和林子祥、張國榮、梅豔芳、呂方、甄妮合唱。在合唱中體現了驚人的聲壓。另外,林子祥和張國榮唱得太随便了...
相信我,如果她翻唱R&B,也會唱得很好。因為鄧麗君的節奏感、語感、樂感也是頂級的。
綜上,作為華語歌壇最偉大的歌者,鄧麗君排名第一實至名歸。
——來自知乎丁勾
鄧麗君不愧為一代巨星!
讓我們向她緻敬!
文字丨知乎
圖片丨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