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奶是哺乳動物天生的本能,而牛奶則占據了除母乳以外、人類乳制品攝入的“半壁江山”。
牛奶有人體“白色血液”的美譽,但這種高營養食物,卻并非人人都能順利消化。
據《2021中國奶商指數》報告:調查顯示,約1.9億國人自稱有乳糖不耐受症狀,其中65.7%的人認為隻要乳糖不耐受,就不能喝奶。
你是“牛奶友好型”人群嗎?乳糖不耐受的人隻能跟牛奶一刀兩斷嗎?今天是世界牛奶日,《生命時報》采訪專家,為你打破誤區,教你聰明喝奶。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範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功能乳品重點實驗室博士 胡長利
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營養科營養師 張紅梅
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 于仁文
不是每個人的身體都“适配”牛奶「乳糖不耐受」指:因為身體中沒有充足的乳糖酶來完全消化牛奶中的乳糖,乳糖就會在腸道中堆積、被細菌利用,導緻産生更多乳糖不耐受氣體,容易出現腹瀉、放屁等症狀。
在我國,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以成人為主,成人中發生率為 80%~100%,學齡兒童發生率也較高,超過80%。
全球乳糖不耐受患病率,我國處于深藍色區域
全球約75%的人群成年後會出現乳糖不耐受,出現乳糖不耐受與人種、年齡和個人飲食習慣等都有關。
亞洲人(特别是東亞人)由于機體乳糖酶分泌少,乳糖不耐受發生率很高。
乳糖不耐受是怎麼找上你的?其實,天生乳糖不耐受的人非常少,99.9%的人嬰幼兒時期都是正常消化乳糖的。
斷奶之後很長時間不吃乳制品,就容易發生乳糖不耐受。學生時代經常喝,以後很少喝了,再突然喝,也容易發生乳糖不耐受。
由于沒有長期喝牛奶的習慣,人體内的乳糖酶工廠基本停工,當你某天突然喝牛奶時,工廠措手不及,一時無法分解乳糖,乳糖直接進入結腸,被結腸細菌代謝生成氣體和短鍊脂肪酸,種種不适就此産生了。
另外,感染性腹瀉、急性腸胃炎等疾病,也可能造成乳糖酶缺乏或降低,出現乳糖不耐受的情況。
判斷自己是否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在喝了奶制品後,在30分鐘~2小時的時間裡,肚子咕咕叫,感到脹氣、腹痛、腹部不适、放屁甚至腹瀉等症狀。
乳糖不耐受怎麼辦?《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個成年人每天應該攝入300克奶或奶制品,以保證每天的鈣需求。乳糖不耐受的人怎樣保證奶量?
少量多次,分量飲用
建議從少量(如50毫升)開始喝牛奶,讓胃腸道慢慢習慣,逐漸增加體内乳糖酶的數量,然後漸漸就能正常飲用牛奶了。
喝低乳糖或零乳糖牛奶
這類奶的乳糖含量較低,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不會引起乳糖不耐受情況。
吃點主食再喝奶
空腹時牛奶在胃腸道通過的時間短,其中的乳糖不能很好地被小腸吸收而較快進入大腸,可加重乳糖不耐受症狀。
建議在正餐時飲奶,也可在餐後1~2小時内飲奶。喝奶前,先吃點主食,比如全麥面包、雜糧餅幹等,可“稀釋”乳糖濃度,減少對小腸的刺激。
改喝酸奶
酸奶是牛奶加乳酸菌發酵的産物。
在發酵過程中,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降低了乳糖的含量,減少了“乳糖不耐”問題,因此即使喝牛奶腹瀉的人也能喝酸奶。
把牛奶放進美食裡
這樣可以緩解乳糖不耐受,還不會錯過牛奶裡的營養。
60克雞蛋中加入110克牛奶,打勻後上屜蒸10分鐘或微波爐加熱3分鐘即可。牛奶和雞蛋中的蛋白質能相互作用,既有奶香味,又有嫩滑感。
大概比例為200克面粉、110克牛奶、3~4克酵母 ,這樣做出來的饅頭香甜松軟,還有助補鈣和優質蛋白質。
250克牛奶可以搭配50克即食燕麥片,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熱奶沖泡即食燕麥片。
牛奶也可以用來煮粥,最好在粥煮好後放牛奶攪勻,之後再接着煮一兩分鐘,這樣可以避免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在久煮過程中損失。
3組數幫你喝對牛奶營養專家總結了3組數字,讓你明明白白喝牛奶。
80℃隔水加熱5分鐘左右
加熱牛奶的最佳方法:将牛奶帶包裝放入80℃左右的熱水中,隔水加熱5分鐘左右,待水溫降至合适溫度,牛奶也就溫熱了。
這樣不但安全快捷,還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中的營養成分。
但如果是上次沒喝完的牛奶,下次再飲用時必須煮一煮,可以遵循“邊煮邊攪拌,冒泡即關火”的原則。
“奶量”記住300和500
對普通成年人而言,每天喝奶300克非常有好處。
需要說明的是,300克是一個平均值,并不意味着每天都必須喝這麼多,有時攝入200克,有時400克,也完全沒問題。
特殊人群如兒童、青少年、孕婦、乳母、骨質疏松患者等應喝更多的奶類,可達每天500克甚至更多。
開封後6 ℃以下,存放别超24小時
建議牛奶開封後最好一次性喝完,如果實在喝不完,瓶裝或者盒裝的牛奶,蓋好蓋後再放入6℃以下的冰箱。
袋裝的“利樂枕”牛奶要按照“封口折三折,喝時剪一折”的原則操作,具體做法是:先将包裝的開口彎折三次,然後用小夾子或者曲别針夾好,豎着放入冰箱中冷藏,盡量在24小時内喝完。
下次喝的時候,将第一折用幹淨的剪刀剪掉,再倒出牛奶,這樣能有效避免牛奶被包裝開口處的細菌污染。如果第二次還沒有喝完,可照此法重複來做。▲
本期編輯:徐夢蓮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