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梅州蕉嶺縣新區規劃

梅州蕉嶺縣新區規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23:15:50

從一個貧困落後的小山村變成“綠、富、美”的省級新農村,從一個髒亂差的環境考核排名墊底村變成外地考察團取經必去的“網紅”村,一個個外出務工的遊子回鄉創業轉型為田間地頭忙碌的新農人……70年的歲月長河裡留下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城——蕉嶺敢拼敢試的印記,也給這裡的百姓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自2013年被确定為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單位後,蕉嶺大力推動創造型、引領型改革,取得卓著成效,尤其是近年來該縣紮實落實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為農村發展披荊斬棘、探路前行,給各地提供了許多“蕉嶺經驗”,“世界壽鄉·富美蕉嶺”的目标也正在逐步實現。

梅州蕉嶺縣新區規劃(梅州蕉嶺縣先行先試探索)1

黨建掌舵

貧困村走上緻富路

走進東嶺村,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紅色氛圍,村黨群服務中心外矗立着幾個可愛的小戰士雕塑,裡面的紅星客棧和蕉嶺革命曆史紀念館處處體現着整個村的革命情懷。

得益于豐富的紅色資源,東嶺村成為廣東省第二批紅色村黨建示範點。

蕉嶺縣将紅色村建設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赢脫貧攻堅戰緊密結合起來,在“支部引領、黨員帶動、群衆參與”下完善基礎設施,積極培育紅色旅遊、特色民宿、林下經濟“三駕馬車”,以紅色精神發展綠色經濟,為高質量打好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基礎。

“以前沒有産業的時候,在村裡隻是處理一些日常事務,現在要征租地、推進項目、發動群衆參與,感覺每天都忙不過來。”三圳鎮東嶺村黨支部書記吳仕興說。

梅州蕉嶺縣新區規劃(梅州蕉嶺縣先行先試探索)2

閑置的牖民學校通過有效整合之後,形成了黨群服務中心、紅星客棧和革命曆史紀念館一體化的場所。革命曆史紀念館開館以來,前來學習紅色曆史、接受革命教育的團體絡繹不絕,紅星客棧開業僅半年時間,接待人員超過1萬人次,餐飲方面的營業額達到90多萬元,給村集體經濟每年帶來10萬元的收入……

安靜的小山村逐漸熱鬧了起來,村裡的群衆也看到了緻富的希望。蕉嶺縣五福之鄉長壽食品有限公司是東嶺村黨支部引進的一家公司,以“黨組織+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示範帶動當地農戶特别是貧困戶種植香菇、靈芝、金線蓮等特色農産品。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就在基地做工,可以兼顧自己家的農活,做一天120元,當天結算。”貧困戶徐春英說。“通過入股種植香菇、靈芝,收入比以前一年增加了六七千元。”貧困戶吳春運表示。

該公司為東嶺村約50位貧困戶解決務工問題,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每人每年可增收2500元,村集體經濟每年可增加5萬元。自産業扶貧項目開展後至2018年底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6萬元上升至16.3萬元。

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關鍵在行動。曾經東嶺村的黨支部是軟弱渙散村,沒有戰鬥力,該村通過公開海選村黨組織書記,探索村級治理機制,東嶺村在每個自然村都建立了村民理事會,并引導村民理事會參與村級建設和管理。

東嶺村組織村幹部和優秀黨員與貧困戶進行“一對一”對接,“這樣一來,我們的扶貧工作就不會很難做,各項工作也都很到位,自然就很容易出實效。”三圳鎮副鎮長徐樂說。

為了更好地将基層黨組織凝聚成一股鄉村振興力量,蕉嶺縣于去年開展縣直機關幹部“聯鄉興村”行動,讓全縣291名聯鄉幹部“回鄉走親”,要求他們全面摸清基層情況,凝聚脫貧攻堅正能量,協力抓好基層黨建,助推全面強化基層治理。

近年來,蕉嶺縣圍繞規範化建設,大力開展“紅色領航”行動,并圍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紮實開展“三強四帶”行動等,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提高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為推進“世界壽鄉·富美蕉嶺”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改革開路

“全要素聯動”盤活資源

一直以來,蕉嶺都是一塊土壤肥沃的改革“試驗田”。

從被國務院确定為“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單位”起,蕉嶺縣就積極發揮農村綜合改革在統籌協調、創新機制、資源整合方面的優勢,大膽探索,先在三圳九嶺村探索出一條“農綜改”的蕉嶺路徑。

在此基礎上,去年,蕉嶺縣成為全國農村集體經濟制度改革試點縣,廣育村先行先試,成為全縣乃至全市首個成立農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的行政村,探索了“五社協同”發展模式。

在改革的推動下,廣育村從2008年村集體收入不足4萬元到2018年村集體收入達到35.2萬元,翻了近9倍,而村民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年人均純收入從不足4000元到如今的近萬元,還培育了不少種植大戶、緻富帶頭人。

鄉村振興,産業是關鍵,但如何發展産業,解決錢、地、人的難題是關鍵中的關鍵。廣育村經過實踐,給出了它的答案——“五社協同”全要素聯動改革。

今年初,廣育村成為全縣乃至全市首個成立農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的行政村,為該村的全要素聯動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礎。廣育村以農民組織化建設為抓手,突出要素資源整合,以農村組織、土地、資金、勞務、産業五大要素為核心,探索黨支部+“五社”+“一所”合作組織機制,“五社”即股份合作經濟聯合社、土地合作社、資金合作社、勞務合作社、産業合作社,“一所”指的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解決要素合作組織主體欠缺、土地碎片化、誰來種地及如何高效種地、農民就業、創業、融資、培訓、救助等發展難題,增強農村農民自我發展的内生動力”,廣福鎮人大主席、廣育村挂點幹部黃錦坤說。

梅州蕉嶺縣新區規劃(梅州蕉嶺縣先行先試探索)3

以黑木耳産業為例,廣育村引進蕉嶺縣南山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廣東省蕉嶺縣夫妻樹富硒木耳扶貧産業示範園黑木耳産業園,由此,村集體收入一年便能增加20萬元,還推動周邊群衆發展種植黑木耳500畝,帶動周邊100人在産業園就業。全面推廣種植後,可年産富硒黑木耳100萬斤,年産值超過2000萬元,每畝增收4000元。

與此同時,村裡的黑木耳專業合作社也成立了。黨員黃福城既是負責人,也是“五社協同”全要素聯動改革的受益人。他在土地合作社那流轉了30畝種植黑木耳,采摘高峰期通過勞務合作社請村民來幫忙,遇到過資金不足的情況,村裡的資金合作社貸了20萬元給他。村裡還有像黃福城這樣的合作社成員,他們通過一年的辛勤勞動,種植每畝黑木耳可得純利潤5830元,效益可觀。

不僅農村改革可圈可點,在區域發展方面蕉嶺也在積極探索,全力推動區域空間、資源、産業、功能融合,推動縣區緊湊型發展。近日,蕉嶺與蕉華區融合發展又有了新動向。

8月28日,蕉嶺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與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業園區分局舉行了市場監管工作交接儀式,标志着蕉嶺縣、蕉華管理區市場監管工作掀開了跨區域融合發展新篇章。

在此之前,蕉華區的群衆就享受到了融合發展的福利。“我經常搭乘免費的公交車去蕉城買日用品、食品等,與蕉嶺的老人待遇一樣,非常方便!”住在蕉華區的吳鳳珠說,他們對于融合發展都非常支持并且期待。

産業引領

打造絲苗米富硒标準化種植基地

驅車進入全省最大的富硒絲苗米生産基地——蕉嶺縣絲苗米産業園,視野裡出現連片的稻田,白露過後,郁郁蔥蔥的稻苗已經進入孕穗階段,豐收在望。

蕉嶺作為絲苗米生産縣,先後打造了包括“蕉嶺富硒稻米”在内的一系列名特優新農産品區域品牌,建豐“客家良稻”優質大米、科誠生态優質大米、高山源“槟唐香米”等一系列産品銷往珠三角、長三角甚至華北地區大型消費市場。

梅州蕉嶺縣新區規劃(梅州蕉嶺縣先行先試探索)4

今年6月15—16日,蕉嶺更是“一米驚人”,舉行了2019中國(梅州·蕉嶺)特色絲苗米高峰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農學專家齊聚蕉嶺,為廣東省級絲苗米産業發展出謀劃策,更重要的是,蕉嶺的絲苗米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高峰論壇在蕉嶺舉行,給我們帶來許多好處。”作為絲苗米産業園實施主體之一的蕉嶺縣鴻鑫生态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林幹松表示,論壇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訂單銷售量上升了不少。

“僅在論壇結束十幾天内,就有10多名生客了解情況,其中至少4個人成交,一單的成交量就有30萬元。據我了解,很多同行也是類似情況,大家都是舉辦論壇的受益人”,林幹松說。

據了解,蕉嶺縣絲苗米産業園地處石窟河沖積平原帶,涵蓋蕉城、長潭、三圳、新鋪4鎮,總面積約398平方公裡,水稻種植面積約12萬畝。産業園圍繞“一核一帶三區”布局,打造三圳、長潭、新鋪三個富硒标準化種植基地,提升稻米品質及産量,打響蕉嶺特色富硒優質絲苗米品牌。

同時,産業園以“姓農、務農、為農、興農”為根本宗旨,積極探索多種帶動模式,與農戶形成利益共同體,帶動農戶共同緻富增收。一位加入了合作社的村民表示,種子、肥料都是合作社提供的,播種、收割也會有機械過來幫忙,“給我們技術上的指導!還收購我們産出的稻谷,一年下來可以增收6000元!”

梅州蕉嶺縣新區規劃(梅州蕉嶺縣先行先試探索)5

蕉嶺絲苗米産業園圍繞“一核一帶三區”的布局框架,9家農業企業,規劃項目數9項,已全部開工,開工率100%,項目總投資20461萬元;産業園在科研領域、聯農帶農、土地流轉、品牌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将繼續以産業園為抓手,以“一粒米”作為杠杆,撬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推動形成“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做強富民興村産業。

近年來,蕉嶺縣圍繞構建綠色産業體系,培育經濟新業态,走對走穩走好生态産業化、産業生态化發展新路,以蕉嶺好産品打開發展大空間。不僅提出建設大健康産業品牌發展示範區,還提出建設新型建材産業綠色發展示範區。

走進蕉嶺縣順龍新型環保建材有限公司,年産30萬立方蒸壓加氣混泥土砌塊、闆材生産線項目正加緊建設,廠房各項基礎設施已配套完成。該公司項目經理鐘章連介紹,該生産線投資2.2億元,主要生産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闆材、蒸壓灰砂磚等建材制品。項目建成投産後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億元,實現利潤0.9億元,上繳稅收0.6億元,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今年以來,蕉嶺縣大力扶持實體經濟發展,廣泛宣傳各項優惠政策,引導和鼓勵企業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企業競争力。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縣生産總值47億元,比增7.0%,增速在全市排名第1;固定資産投資比增25.9%,增速在全市排名第1。

示範帶動

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

走進蕉嶺鄉間村頭,仿佛置身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綠樹紅花掩映下,平整的村道,整潔的小廣場,黛瓦白壁的民居……構成了一幅集傳統與現代于一體的水墨山水畫。蕉嶺的魅力撲面而來,鄉村振興的願景如在眼前。

如若要尋找鄉村如何振興的答案,來蕉嶺便沒錯。

近年來,蕉嶺充分依托“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單位、首批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建設單位”等優勢,立足“讓人民群衆有更多獲得感”,始終堅持和強化黨建引領,聚焦全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域梯次打造美麗鄉村及解決農村改革最後一公裡問題等,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

2018年5月,蕉嶺發布了全省範圍内首個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規劃綱要,并配套出台了“頭雁”工程、大健康産業、生态綜合治理、文化傳承創意、共建共治共享及精準脫貧攻堅“六大專項行動”方案,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謀篇布局。

梅州蕉嶺縣新區規劃(梅州蕉嶺縣先行先試探索)6

為解決鄉村振興中人才的問題,蕉嶺“把學院建在鄉野之中,把課堂開在田間地頭”,建設了廣東(蕉嶺)美麗鄉村培訓學院,為蕉嶺乃至全省推進鄉村振興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人才,現已成為省委農辦“廣東美麗鄉村建設(蕉嶺)培訓基地”、省農業廳“廣東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蕉嶺)示範基地”。

農民是鄉村振興的受益者也是重要力量,如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變“要我做”為“我要做”,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蕉嶺進行了有益嘗試并取得成功,構建以村黨支部為核心,村民理事會、村委會、村民監督委員會三個主體協商共治的新型治理模式,實現鄉村傳統組織的現代性轉化。

生态是世界壽鄉蕉嶺的一大優勢,近年來,蕉嶺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生态優勢,大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現鄉村面貌大變樣。據統計,全縣447個自然村中,395個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完成率88.37%。

在藍坊鎮峰口村境内,長約3.5公裡的溪峰河穿流而過,這裡曾經飽受雨季淤泥堵塞的困擾,通過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這條河已成為該村乃至全鎮的“休閑景觀”亮點,更是附近群衆的“飯後打卡點”。

“河道清理後,水更清了,而且建有休閑步道,還新建了廊橋,不僅方便兩岸群衆通行,還能停下來休閑賞景。”附近的村民林伯滿意地說。他口中的“廊橋”位于溪峰河藍坊段的大治橋上,是該鎮“峰橋溪韻”景觀的主要内容。

在鄉村振興中,蕉嶺縣鼓勵各鎮用足用活用好“微改造”理念,因村制宜,分類施策,保護生态環境的同時打造極具壽鄉特色的生态旅遊觀光路線,造福一方百姓。

環境好了,農旅産業紛至沓來。三圳鎮九嶺村,四季瓜果飄香,香蕉、淮山、蓮子、蔬菜等規模化種植鼓起了村民的錢包,“目前基礎設施和産業上去了,接下來就是打造屬于我們的品牌,農産品的定位是長壽、綠色、原生态”,九嶺村黨總支部書記徐文堅說。

目前,蕉嶺以大健康産業為主導,以打造富硒農産品為基礎,配套實施品牌推廣戰略,一瓶水、一杯茶、一粒米、一瓶蜜、一棵筍“五個一”工程效益逐步顯現,形成了一批有特色、高質量的生态産業。全縣現有農業龍頭企業4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33家、家庭農場有289家。

時光印記

◎2014年5月30日

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科學認證委員會正式授予蕉嶺縣為“世界長壽鄉”,蕉嶺縣成為國際自然醫學會認定的世界第七個“世界長壽鄉”、全國第四個“世界長壽鄉”。

◎2015年4月29日

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調查團、世界長壽鄉科學認證委員會向世界發布“蕉嶺——都市文明型長壽鄉”報告,宣布蕉嶺為典型的“都市生态文明型長壽鄉”。

◎2016年11月3日

全省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粵東粵北)現場會在蕉嶺縣召開。

◎2017年4月10日至12日

蕉嶺縣申報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暨教育強縣複評工作成功通過督導驗收。

◎2017年9月1日

蕉嶺縣成功開通了蕉嶺城鄉公交,在全市範圍内率先開通了粵運城鄉公交車。位于蕉嶺縣三圳鎮九嶺村的全省首個美麗鄉村培訓學院開學。

◎2018年5月26日

蕉嶺縣鄉村振興規劃綱要發布會暨“六大專項行動”啟動儀式在廣東(蕉嶺)美麗鄉村培訓學院舉行。

◎2018年12月22日

卡拉比—丘理論發展40年國際會議在梅州市蕉嶺縣召開。百餘位國際一流數學家參加大會,著名數學大師丘成桐院士在會上作學術報告。同日,卡拉比—丘成桐空間雕塑在蕉嶺落成剪彩。

◎2019年6月15日

舉辦“論稻蕉嶺 一米驚人”——2019中國(梅州·蕉嶺)特色絲苗米高峰論壇,發布首個絲苗米專利品種“客都壽鄉1号”。

◎2019年7月29日

入選開展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工作全省首批試點。

◎2019年8月21日

成功創建2019年度全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2019年9月2日

全市首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館在蕉嶺縣三圳鎮九嶺村揭幕開館。

梅州蕉嶺縣新區規劃(梅州蕉嶺縣先行先試探索)7

一線實踐

三産融合催生培訓經濟

九嶺村黨建引領帶動一二三産業融合,芳心村的農村生活垃圾整治、基礎治理模式和農業産業現代園,廣育村的扶貧産業、垃圾治理模式,羊岃村的名人故事效應,東嶺村的紅色資源挖掘……

在蕉嶺,湧現了許多鮮活的鄉村振興教材,由此慕名前去學習的人絡繹不絕。“我們一共接待了124批次學員,近7200人,有來自清遠、中山、韶關等地學員過來學習鄉村振興相關的内容。”廣東(蕉嶺)美麗鄉村培訓學院講師劉玉招說。

三産融合是蕉嶺在鄉村發展中探索出的特色之路。每年夏季,便是九嶺村最熱鬧的時候,遊客三三兩兩前去賞荷品茶,帶旺村裡的農特産品銷售。待蓮子成熟,村民們便開始下塘采摘,一部分蓮子乘着便捷的物流送到市場,另一部分則被烘幹制成幹蓮子,而蓮子心也被加工成了茶品……

梅州蕉嶺縣新區規劃(梅州蕉嶺縣先行先試探索)8

有賴于三産融合,蕉嶺縣開始謀劃美麗鄉村培訓經濟,踐行綠色發展的理念。“前提就是我們的鄉村工作做得夠好,夠出色。”吳威說,有了前提,配套也要跟上,這也是三産融合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蕉嶺縣通過“外請專家、内樹典型”培養了一批培訓師資力量,讓每一批學員來了還想來,每一次來都有不同的看點,有新的内容學習。

“把學院建在鄉野之中,把課堂開在田間地頭”是蕉嶺鄉村振興培訓課程的特色。

行走在“院士村”白湖羊岃自然村,寬敞的瀝青道路通向村内家家戶戶,兩旁的玉米地裡透露出收成的喜悅。作為培訓現場考察點之一的鄉村振興“明星”村,羊岃村曾經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村裡的環境髒亂差,村民們也未形成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

去年,卡拉比-丘理論發展40年國際會議的召開給這裡帶來了巨大改變。蕉嶺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行動載體,發揮人文優勢,堅持規劃先行,樹立特色精品意識,着力打造環境優美、生态良好、鄉愁濃郁的“院士之村”,在此期間,村民們的内生動力也被激發出來。

為不斷推進人文特色精品村的升級打造,文福鎮正持續完善羊岃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有序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同時積極發揮羊岃村民理事會的作用,進一步激活群衆内生動力,對羊岃自然村2000多平方米的危舊房屋進行了連片拆除,整合投入資金建設鎮英園。

“蕉嶺鄉村振興理念先進得多。不僅田園漂亮,鄉村精品遊線路也開發得很好。”今年5月,來自英德市的105名村(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正實地走訪蕉嶺縣的美麗鄉村,一位學員感觸良多。

作為蕉嶺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建設的重要地标,美麗鄉村培訓班的開展不僅給蕉嶺帶來了人氣,也給當地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效益。“去年接待了4000多名學員,直接帶來180多萬元的培訓管理費。”蕉嶺縣委黨校校委兼外培室主任吳威說,培訓班帶來的不僅僅是培訓管理費用,還延伸到住宿、餐飲、土特産等産業,已經成為蕉嶺縣新興的綠色産業之一。

梅州蕉嶺縣新區規劃(梅州蕉嶺縣先行先試探索)9

【來源】南方日報

【記者】陳萍

【實習生】邱珂娜

【通訊員】祝銀清 林劍湧 廖靜宜 汪敬淼

【作者】 陳萍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