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9月新學期開始後,全國所有學校義務教育起始階段道德與法制、語文、曆史學科将使用新版“部編版”教材。
其中,語文學科教材将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即增加傳統文化的篇目。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占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可見,古詩文在語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在增加。
古詩文韻律優美、寓意深刻,但對于理解能力尚淺的小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從今天開始,我們将每天推出一篇小學生必背的古詩詞和大家一起學習。
當然,您也可以使用我們的小程序來學習古詩詞,内收錄75首必背古詩詞,後續我們還會更新。今日頭條搜索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手冊
sàixiàqǔ táng·lú lún
塞 下 曲 唐·盧綸
yuè hēi yàn fēi gāo ,
月 黑 雁 飛 高 ,
chán yú yè dùn táo 。
單 于 夜 遁 逃 。
yù jiāng qīng qí zhú ,
欲 将 輕 騎 逐 ,
dà xuě mǎn gōng dāo 。
大雪滿弓刀。
①塞下曲:古時邊塞的一種軍歌。
②月黑:沒有月光。
③單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領。這裡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
④遁:逃走。
⑤将:率領。
⑥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
⑦逐:追趕。
⑧滿:沾滿。
譯文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單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竄。
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大雪紛飛落滿了身上的弓刀。
賞析《塞下曲》為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内容多寫邊塞征戰。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選其四首。這是盧綸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将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
詩由寫景開始,“月黑雁飛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飛的正常時刻;而宿雁驚飛,透露出敵人正在行動。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時間為冬季,又烘托出了戰前的緊張氣氛。
“單于夜遁逃”,敵人夜間行動,并非率兵來襲,而是借月色的掩護倉皇逃遁。詩句語氣肯定,判斷明确,充滿了對敵人的蔑視和我軍的必勝信念,令讀者為之振奮。
後兩句寫将軍準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欲将輕騎逐”,将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不僅僅因為輕騎快捷,同時也顯示出了一種高度的自信。當勇士們列隊準備出發時,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了起來,雖然站立不過片刻,刹那間弓刀上卻落滿了雪花。遮掩了他們武器的寒光。他們就像一支支即将離弦的箭,雖然尚未出發,卻滿懷着必勝的信心。
最後一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鬥的艱苦性和将士們奮勇的精神。
本詩雖區區二十個字,卻寫出了當時的實情:單于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率軍潰逃,将軍在“大雪滿弓刀”的奇寒天氣情況下準備率軍出擊。一逃一追把緊張的氣氛全部渲染了出來。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鬥場面,但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營造了詩歌意蘊悠長的氛圍。
拓展這首詩寫于盧綸的人生和仕途都極為不順,早年間他多次應舉不第,後經元載、王缙等舉薦才某的管職。朱泚之亂過後,鹹甯王渾瑊出鎮河中,提拔盧綸為元帥府判官。這是盧綸邊塞生活的開始,在軍營中,盧綸看到的都是雄渾肅穆的邊塞景象,接觸到的都是粗犷豪邁的将士,故而創作了這首邊塞詩。
作者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阌鄉尉;後由王缙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禦史。出為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缙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複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