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作文讓不少小學生感到頭疼,尤其是在時下推崇“拿雙百”的教育氛圍下,作文寫的不好肯定會拉低孩子的成績分數。
而想要寫出一手好作文并不容易,對于小學生而言,在拿到作文題目後很容易就會将其寫成流水賬,或者是為了湊夠老師的字數要求而絞盡腦汁。掌握正确的寫作方法可以幫助小學生打開寫作的大門,同時也能夠讓他們更容易突破寫作的瓶頸。
之前有一位寶媽将兒子的作文發到了網上,并且配文稱,“雖然兒子是親生的,但是他寫的作文,我真的是一眼都不想看!”
在孩子的作文中,他“認真”地描述了自己和朋友一起踢毽子的場面。“周末我和小紅一起相約踢毽子。她踢了一個,我踢了一個,她踢了一個,我踢了一個,她踢了一個,我踢了一個……就這樣,我們兩個整整踢了一下午。”
這篇讓寶媽哭笑不得的作文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評:
“簡直和我家孩子一個樣!為了把字數湊夠,真的很拼了!”
“真搞不懂孩子平時說話妙語連珠的,怎麼到了寫作的時候就吭吭哧哧的呢?”
“按照這麼個寫法,期末考試時,作文别想拿高分了!”
随後,寶媽又将自己女兒的作文發在了網上,“周末的時候,媽媽買回來了一箱柑橘,黃橙橙的柑橘像極了一盞盞橙色的小燈籠,還沒吃就已經讓人垂涎欲滴了。我湊上前去心急地拿起柑橘,疙疙瘩瘩的觸感十分粗糙。輕輕地剝掉皮,果香瞬時充斥整個房間。”
寶媽忍不住感慨,“兩個孩子都是我生的,但是這寫作水平一看就是天壤之别。難道寫作天賦真的是與生俱來,天生就有的嗎?”
為什麼大多數小學生都覺得寫作文很難?在語文學習中,有不少小學生苦惱于寫作。事實上,寫作雖然和天分有關,但是其實勤于積累才是精于寫作的根本。很多時候小學生覺得作文很難,這并非是他們天賦不高,而是缺少日常積累。
時下,有不少家長忽視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這使得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無法養成閱讀的習慣,沉迷于快餐文化的他們,無法擁有廣闊的閱讀空間,寫作的日常積累也十分有限。
寫作源于生活,當孩子們的生活經驗較為匮乏時,它們與社會和大自然鮮少接觸,這也就使其缺少寫作素材,在面對寫作要求時容易大腦空白。枯燥乏味的生活狀态使得小學生們很容易思想僵化,認知膚淺。
運用五感法寫作,小學生也能寫出好作文近來五感法寫作得到了很多老師家長的推崇,這種寫作方法是通過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等五大感官知覺的角度,對于寫作對象進行描述。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學生“湊字數”的寫作情況,同時,也使得學生的作文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運用五感法寫作時,學生們更容易将比喻等修辭運用其中,有了寫作技巧的加持,這不僅讓學生的作文内容得以“加精”,同時也會讓行文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起來。
小學生寫作文時容易出現邏輯混亂的情況,這使得他們很容易把作文寫成流水賬。有了五大感官知覺的“引導”,學生們在進行描述時更加能夠抓住重點,把握好思維邏輯性。
如何才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運用五感法寫作?方法一:重視其想象力的激發和釋放
在運用五感法時,想象力豐富的孩子更能夠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所以家長和老師在引導學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其在日常生活中想象力的激發和釋放。
擁有活躍的思維的孩子,他們在五大感官上更加機敏,最終的成文也自然會更加新鮮有趣。
方法二:培養其觀察能力,激發寫作興趣
觀察能力強的孩子在寫作時更加能夠從新奇的角度切入,對于小學生而言,觀察能力強可以使得他們在景物等描寫上更加有優勢。
引導孩子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并且樂于進行書面表達,這樣更加能夠增強他們的寫作動力以及成文信心。
方法三:重視閱讀積累,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對于小學生寫作而言,擁有更多閱讀積累的孩子,他們在文字的運用和表達方面會更加出彩。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重視日常閱讀積累,這還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寫作素材以及寫作示範參考。
五感法的運用可以幫助小學生突破寫作文時的瓶頸,使得他們收獲更多的寫作技巧。
與此同時,五感法并非是一種寫作方式上的“投機取巧”,想要讓學生們對這種寫作方法靈活運用的話,老師和家長們還是應該從根本上提升孩子們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結語:
通過寫作的方式來表達自我想法和情感,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将文章寫得更具真情實感,同時也能夠為其提供更多傾訴表達的機會。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