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國葡萄産業發展現狀

我國葡萄産業發展現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6 17:34:45

南方葡萄産業發展曆程與趨勢

1.南方葡萄産業發展現狀 我國長江以南地區栽培葡萄的主要省份有湖南、湖北、四川、廣備、雲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貴州、上海,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的葡萄産區,面積和産量如表1所示。目前,南方葡萄種植已形成産業規模,葡萄栽培管理技術在全國處于較高水平。

表1 南方主要省份(2017年)葡萄生産基本情況

我國葡萄産業發展現狀(南方葡萄産業發展曆程與趨勢)1

2.湖南省葡萄産業發展現狀

(1)基本情況 湖南屬于我國中部地區,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連湖北。湖南省具有獨特的地理及氣候條件,野生葡萄資源廣泛存在,已形成全國最大的刺葡萄産區,特别是“中國南方葡萄溝’“中國刺葡萄之鄉”,“湘珍珠”刺葡萄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标志保護産品”,刺葡萄在全國也就有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湖南省葡萄栽培曆史悠久,同時,對葡萄栽培的研究一脈相承。20世紀50 - 70年代,柳子明教授引導農民種植康拜爾早生、白香蕉、康太等葡萄品種,開創了湖南省葡萄良種種植先河,并引種了北醇、公釀2号、白羽等釀酒葡萄品種。80年代研究葡萄資源和歐美雜種葡萄栽培技術的魏文娜教授,推廣引種了巨峰、先峰、紅富士、紅瑞寶、黑奧林、紅蜜、國寶、龍寶等品種,同時也引種了獎賞、玫瑰露、碧綠珠等歐美雜種品種。21世紀初,石雪晖教授團隊攻克了歐亞種葡萄在南方(尤其是湖南省)高溫高濕條件下病蟲害為害嚴重的問題,研究出整套避雨栽培技術并推廣,促進了湖南省葡萄産業的升級。2007年,湖南澧縣萬畝*葡萄栽培區域被譽為“南方的吐魯番”,中央電視台第七套節目曾播出專題片《南方吐魯番》。2014年南方葡萄科技創新論壇在湖南澧縣召開,新品種、新技術的展示與示範進一步推動了南方葡萄的發展。

葡萄在湖南省的上市時期比北方早15 - 30天,是近20年來湖南省發展速度最快的果樹種類之一,也是比較經濟效益最好的果樹種類之一,在湖南省的農業産業結構調整中起着重要作用。據湖南省農業廳統計,至2017年底,葡萄栽培面積達3.78萬hm2,年總産量達到70.18萬t。鮮食栽培面積2.67萬hm2以上,歐美雜交種占50%左右,主要為夏黑無核、巨峰、戶太8号、甬優1号、陽光玫瑰等。歐亞種葡萄栽培面積1.07萬hm2,以紅地球、紅寶石無核、溫克、維多利亞等為主栽品種。栽培方式主要以避雨栽培為主。全省葡萄年産值近37.22億元。

(2)區域布局 湖南葡萄産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4個各具特色且區域化明顯的集中産區:湘西北(常德市、益陽市、嶽陽市、張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優質歐亞種葡萄避雨栽培區,湘南(衡陽市、郴州市、邵陽市、婁底市、永州市)巨峰系葡萄鮮食栽培區,湘西(懷化市)優質特色刺葡萄栽培區,湘中(長沙市、湘潭市、株洲市)高效城郊型觀光葡萄采摘區。葡萄産業已成為當地的農業支柱産業,也成為高附加值的農業主導産業,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緻富,為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3)品種結構 長沙市主要發展以城郊觀光采摘為主的葡萄園,現有歐亞種葡萄栽培面積333.3hm2,總産量0.42萬t;歐美雜種葡萄栽培面積1 100hm2,總産量1.62萬t,主要品種為陽光玫瑰、夏黑無核、戶太8号、摩爾多瓦、巨玫瑰、甲斐乙女、黑巴拉多、愛神玫瑰、香妃、甬優1号、紅地球、紅寶石無核等。

常德市主要是以澧縣為主的歐亞種葡萄主産區,栽培品種有紅地球、維多利亞、紅寶石無核、美人指、森田尼無核、比昂扣、優無核、京亞等,也種植陽光玫瑰、夏黑無核、戶太8号、高妻、醉金香等歐美雜種品種。歐亞種葡萄栽培面積3 560.0hm2,總産5.83萬t;歐美雜種葡萄種植面積746.7hm2,産量1.06萬t。常德市葡萄種植總面積4 306.7hm2,總産6.89萬t。由原來以栽植紅地球、美人指、紅寶石無核為主轉變為以陽光玫瑰為主,而且産品供不應求。

衡陽市現有葡萄面積4 640hm2,主要分布在珠晖區、蒸湘區、祁東縣、常甯市、衡陽縣和衡南縣等,其中以珠晖區栽培面積最大,約占總面積的1/3。主栽品種為巨峰、紅瑞寶,占總面積的50%左右;其次是藤稔和紅富士等歐美雜交種,占總面積的10%左右。此外,還有少量的紅地球、美人指、溫克、紅寶石無核等歐亞種,占總面積的5%左右。2017年産量5.97萬t左右,年産值4.11億元以上。珠晖區酃湖鄉部分棚架未控産栽培園豐産年份單産達到3t以上,畝産值上萬元。

懷化市是以東亞種刺葡萄種植為主,如中方縣刺葡萄面積達334hm2;歐亞種葡萄主要是紅地球,紅寶石無核、美人指等品種;歐美雜種葡萄主要是巨峰等品種。

根據2017 年湖南省、農業廳統計數據,益陽、株洲、湘潭、邵陽、郴州、永州、婁底等市是以歐美雜種葡萄種植為主,主栽是巨峰系品種;嶽陽是以歐亞種葡萄種植為主,主栽紅地球、紅寶石無核、美人指等品種;張家界、湘西以種植巨峰、夏黑無核為主。

3.湖北省葡萄産業發展現狀

(1)基本情況 湖北是我國葡萄主要産區之一,也是我國早、中熟鮮食葡萄主産區之一。葡萄在湖北省所有水果中産量和面積僅次于柑橘、

桃、梨,位列第四位,是湖北主要栽培果樹。從湖北省葡萄的種植情況來

看,以生産鮮食品種為主,近年來,随着城郊休閑産業的發展及市場需求

的發展,設施(避雨、促成)栽培規模逐漸擴大,生産優質高檔葡萄果品

逐漸增多,優良品種夏黑無核、陽光玫瑰面積逐漸增大,但主産區公安縣、

随縣等仍然以中低端市場為主。到2017年,湖北省葡萄種植面積達1.67萬

hm2,産量30.84萬t,平均每667m2産量達1 227kg,/總産值22億元。

(2)區域布局 湖北葡萄分為4個産區,即鄂北産區、平原産區、鄂東産區、鄂西南産區。鄂北産區包括随縣、鐘祥、棗陽等縣(市),以露地種植巨峰、夏黑無核等品種為主,其中以随縣的尚市鎮最為集中,2017年該縣面積和産量分别達到 1 124hm2、9 392t。平原産區包括公安、潛江等縣(市),設施(避雨、促早)栽培或露地栽培藤稔、夏黑無核,紅地球等品種。其中以公安縣埠河鎮面積最大,2017年公安縣葡萄面積3 440hm2,産量123萬t,其次是潛江市,葡萄面積1 061hm2,産量2.97萬t。鄂東産區包括陽新、通山、紅安、麻城等縣(市),以設施避雨種植夏黑無核等品種為主。鄂西南産區包括建始、恩施、巴東等縣(市),以露地種植關口葡萄為主,以建始縣花坪鎮最為集中,20 1 7 年該縣葡萄面積548hm2,産量3 228t。

(3)品種結構 湖北省葡萄栽培面積最大的品種是藤稔,其次是巨峰、夏黑無核、紅地球、關口葡萄。另外,陽光玫瑰、京亞、醉金香、甬優1号、戶太8号、無核白雞心、維多利亞、巨玫瑰、摩爾多瓦、金手指等都有少量種植。其中,藤稔、巨峰、夏黑無核、紅地球4個品種的種植面積占全省葡萄總面積的85%以上。藤稔葡萄在土壤比較肥沃的江漢平原的公安、荊州等縣(區)種植較多;巨峰葡萄多在鄂北随縣、襄陽等地露地栽培;夏黑無核是湖北省近年發展最快的品種,全省新建葡萄園多選擇該品種;紅地球葡萄主要分布在江漢平原的潛江、公安、仙桃等地;關口葡萄主要分布在建始、恩施等地;陽光玫瑰、金手指、醉金香、巨玫瑰等主要種植在城郊休閑觀光葡萄園。

4.四川省葡萄産業發展現狀

(1)基本情況 據統計,2017年四川省葡萄種植面積約3.23萬hm2,其中鮮食葡萄約3.06萬hm2,釀酒葡萄約0.17萬hm2;葡萄總産量約61.9萬t,其中鮮食葡萄約58.1萬t,釀酒葡萄約3.8萬t。在攀枝花米易等地,無核白雞心、夏黑無核等品種發展較快,這些早熟無核品種在6月上、中旬就可以上市,該地區也已成為四川著名的早熟葡萄産地。西昌是我國最大的克瑞森葡萄優勢産地,克瑞森葡萄成熟期晚,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為成熟釆收期,這個鮮食葡萄産品供應檔期在國内獨一無二。鮮食葡萄的集中産區位于龍泉驿、西昌、雙流、新津、邛崃、崇州、大邑、新都、郫縣、金堂、彭山、丹棱、米易、華蓥、涪城、雁江等地;釀酒葡萄基地主要位于小金、金川、茂縣、理縣、得榮、鄉城、丹巴、仁和等地。

(2)區域布局 以成都龍泉山脈一帶為中心的盆地内産區巨峰葡萄栽培集中,絕大部分葡萄園均為露地栽培模式。以成都市郊雙流永安、新津安西、崇州杞泉、大邑韓場、新都新民、金堂趙家等地為核心的都市葡萄觀光園産業帶近年來發展迅速,經營效益好,一三産業結合緊密。以西昌為代表的安甯河谷産區是四川優質早熟與特晚熟葡萄生産基地,區内海拔高,光照好,晝夜溫差大,生長期長,花芽分化好,葡萄綜合品質特别突出,葡萄栽培淨效益每667m2 3萬一4萬元,經濟效益指标位居國内前茅。

(3)品種結構 四川葡萄主栽品種有巨峰、夏黑無核、紅地球、克瑞森、陽光玫瑰,此外各地還種植了無核白雞心、美人指、金手指、醉金香、比昂扣、維多利亞、玫瑰香等品種。巨峰、夏黑無核、陽光玫瑰主要集中在龍泉驿、雙流、彭山、新津、金堂、新都、大邑等地,栽培面積分别約為2萬hm2、0.33萬hrrr2和0.13hm2;紅地球主要集中在雙流、彭 山、金堂、西畠、祟州等地,栽培面積約0.12萬hm2;克瑞森主要集中在西昌、冕甯、德昌安甯河流域一帶,栽培面積約0.23萬hm2。

5.廣西壯族自治區葡萄産業發展現狀

(1)基本情況 随着廣西農業科學院葡萄一年兩收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廣西葡萄産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廣西也由傳統葡萄種植次适宜區轉變

為我國特殊優勢種植區。同時也是我國進行葡萄一年兩收栽培推廣應用最早、面積最大的區域,并幅射帶動了多省區推廣應用,所取得的成績得到了全國同行業葡萄專家的高度認可。根據廣西農業廳統計數據,2017年全區葡萄栽培總面積3.39萬hm2,占水果總面積的2.59%'全區葡萄總産量54.96萬t,占水果總産量的3.23%;全區葡萄總産值43.4億元。2017 年廣西葡萄投産面積2.86萬hm2,平均每公頃産量19.22t,平均每公頃産值15.17萬元。

廣西從20世紀80年代初引進巨峰,為葡萄在桂北地區推廣打下了基礎。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廣西葡萄産業起伏發展。從1997年開始,興安農業科學研究所在自治區農業廳的支持下,針對桂林雨水多,開展葡萄避雨栽培和果實套袋試驗,并開始引種抗病性弱的歐亞葡萄品種,取得很好的示範效果。進入21世紀,廣西大力推廣葡萄避雨栽培,使抗病性弱的歐亞葡萄品種紅地球、美人指、維多利亞等在廣西迅速發展。2005 年,随着兩收栽培技術研究成功與推廣,廣西葡萄種植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我國葡萄産業發展現狀(南方葡萄産業發展曆程與趨勢)2

(2)區域布局 近年随着葡萄一年兩收技術的推廣,主要形成了桂北兩代同堂和桂南兩代不同堂的兩收栽培模式。桂北模式産區主要分布在桂林、河池、柳州等地,桂南模式主要分布在南甯、崇左、百色、玉林等地。桂林是廣西最早種植葡萄的地區,也是廣西鮮食葡萄最大産區。2017年桂林葡萄栽培面積、産量和産值位列第一;河池栽培面積第二,産量,産值排第三,以種植毛葡萄為主。桂林、柳州、河池葡萄面積占全區的82.96%,産量占全區的87.46%,産值占全區的87.47%。

(3)品種結構 廣西葡萄面積約76%、産量約94%為鮮食葡萄,毛葡萄和其他用于釀酒的面積約24%、産量約6%。早熟品種主要有夏黑無核、維多利亞等,中熟品種主要有巨峰、陽光玫瑰、意大利、比昂扣、淩豐等,睌熟品種主要有溫克、紅地球,美人指、毛葡萄等。

6,雲南省葡萄産業發展現狀

(1)基本情況 據統計,2017 年末雲南葡萄栽培面積4.15萬hrri2,其中鮮食葡萄3.62萬hm2,釀酒葡萄0.53萬hm2;總産量98.0萬t,其中鮮食葡萄93.3萬t,釀酒葡萄4.7萬t;鮮食葡萄平均每667m2産量1.5t,平均每667m2産值1.5萬元,最高的每66 7m2産量可達4t以上,最高每667m2産值突破 10萬元;釀酒葡萄結果園平均每667ni2産量600kg,平均每667m2産值約4 000元。2017年雲南鮮食葡萄總産值139.95億元,釀酒葡萄1.88億元及加工産值8.50億元,總産值達到 150億元。

(2)區域布局 雲南葡萄栽培最集中的區域是金沙江、紅河、瀾滄江、怒江、南盤江等流域,主要分布在海拔500 -2 000m,但在德欽、維西等縣最高已分布到 2 800m以上。 雲南葡萄産業發展已形成幾個産業帶,其中鮮食葡萄分為早熟葡萄栽培産業帶、中熟葡萄栽培産業帶和晚熟葡萄栽培産業帶。早熟葡萄栽培産業帶包括金沙江流域的元謀、賓川、永勝、華坪、永善、巧家、東川,紅河流域的蒙自、建水、元陽縣、開遠市、紅河縣、元江縣;中熟葡萄栽培産業帶包括文山、丘北、硯山,永仁、大姚、南華、祿豐、紅塔、通海、江川、彌渡、祥雲,彌勒、泸西;睌熟葡萄栽培産業帶包括富民、嵩明、石林、麒麟、陸良,昭陽、魯甸及麗江、保山等地。

釀酒葡萄也形成了幾個産業帶:彌勒一文山産業帶,以雲南紅高原葡萄酒業、太陽魂葡萄酒業為主,面積約4 000hm2。德欽産業帶,以香格裡拉酒業為主,發展高原冰葡萄酒加工,面積1 333.33hm2。楚雄一南華一大姚産業帶,為加工型葡萄種植最有潛力的産區,面積1 333.33hm2。昆明—東川産業帶,釀酒葡萄原料産區,面積333.33hm2。

(3)品種結構 曆史上栽培的主要品種有黑虎香、水晶、亞曆山大等。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巨峰、紅富士、無核白雞心、紅地球等—系列鮮食品種陸續引入雲南,截至目前,雲南全省先後從全國各地引進鮮食和釀酒葡萄品種達到 150個左右,其中釀酒品種超過20個。經過篩選,現在主要種植鮮食品種為紅地球、夏黑無核、陽光玫瑰、無核白雞心、克倫生、水晶,2017年栽培面積42%為紅地球,45%為夏黑無核,13%為其他品種,其中陽光玫瑰發展面積逐步增加,達到667hm2;釀酒品種為赤霞珠、玫瑰蜜、蛇龍珠、白羽、梅麓辄、煙73 等。

我國葡萄産業發展現狀(南方葡萄産業發展曆程與趨勢)3

陽光玫瑰葡萄

7。存在問題

(1)品種結構不合理 我國栽培葡萄主要品種仍為巨峰系,歐亞種葡萄以紅地球為主,單一品種短期内發展較快,如陽光玫瑰。其他新品種雖有一定的發展但比例偏小。早、中、晚熟品種搭配不合理,成熟期過于集中,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出現季節性相對過剩,形成銷售高峰,價格波動較大,抗市場風險能力薄弱,難以均衡滿足市場需求。

(2)科技投入嚴重不足 世界農業科研投入占農業總産值的比重平均為1%,一些發達國家已超過3%,而我國僅占0.3%左右。南方地區果業科技投入,特别是對葡萄新品種的引進、選育,新技術的開發、應用,苗木基地建設,果實包裝、貯藏和加工等方面嚴重不足,極大地影響了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影響了科技成果轉化,制約了葡萄産業的發展。

(3)果品采後商品化處理與深加工亟待發展 葡萄先進生産國鮮食葡萄都經機械化分級與包裝後,再投放市場,而我國鮮食葡萄商品化處理比率低,僅占總産量的8% - 10%。南方各省份的葡萄采後商品化處理更顯薄弱,貯藏保鮮和冷鍊流通困難。葡萄深加工方面,大多是行家庭式的作坊生産,規模很小,南方地區葡萄酒釀制業、葡萄汁加工業、種子及果皮深加工業才剛剛起步,葡萄的其他加工仍為空白。

(4)葡萄栽培管理機械化水平低 南方平原區域的農業機械化水平都較低,随着葡萄生産勞動力成本的大幅度增加,緻使葡萄生産效益大幅下降。山地丘陵葡萄園道路崎岖,小型、微型農用機械都無法正常抵達,适用于平原區域的農業機械更難以發揮作用,導緻山地丘陵葡萄園機械化作業難度大大高于平原地區,生産管理勞動強度大,生産效率低。

(5)葡萄生産成本增加 農資大幅漲價,生産成本大增,葡萄産業的發展受影響。同時,葡農老齡化、素質偏低和勞動力成本增加。據調查,近年來南方地區外出打工人員增多,農村勞動力缺乏,從事葡萄生産的果農年齡普遍偏高、素質偏低。

8.發展趨勢

(1)由傳統生産方式向現代生産方式轉變,科技力量逐步體現 現階段南方地區葡萄産業仍處于結構調整階段,産業規模繼續保持穩步發展,在穩定産量的同時,果實品質逐步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斷發展,葡萄生産由數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由勞動密集型向依靠技術的不斷創新、節本高效、智能化、信息化轉變,實行科學的控産提質,标準化、數字化生産,實行科學的生産管理和市場營銷,支撐産業發展,增強競争力,是今後産業發展的方向。

(2)由單一競争向綜合競争轉變,區域優勢逐步顯現 随着葡萄産品越來越豐富,市場競争越來越激烈,産業發展與競争由單一競争向綜合競争轉變,由單一産業向優勢産業轉變,産業發展與競争必須整合人才、資源、政策、設施、設備、市場等各方面的資源,增加市場競争力,推動産業的發展。

(3)由粗放栽培向标準化栽培轉變,設施栽培異軍突起 目前葡萄已從單純的露地栽培發展到露地栽培與設施栽培(促成栽培、延後栽培及避雨栽培等多種形式)并存。葡萄設施栽培的發展,不僅擴大了栽培區域,延長了果品上市供應期,而且顯著提高了葡萄産業的經濟效益。設施葡萄栽培面積将進一步增加,其中促成栽培和避雨栽培面積必将大幅增加,延遲栽培區将迅速擴展。

(4)由傳統農業向“兩型”農業轉變 葡萄生産已由傳統的模式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模式轉變,如從傳統清耕向生草栽培、生态養殖方向轉變,從大水大肥向控水控肥方向發展。葡萄産業正通過科學規劃,品種的區域化布局,栽培模式的更新,栽培新技術的應用,循環農業技術的推廣,合理協調葡萄生産與環境、資源的矛盾,逐步向“兩型”農業轉變。

(5)由初級産品向高附加值産品轉變 随着葡萄産業不斷走向成熟,産業鍊中各個環節不斷加強,采後儲藏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随着加工産業化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了一大批葡萄生産、銷售和加工的龍頭企業,對葡萄的産業化經營發揮了引領作用。此外,随着城鎮化進度加快,城市人口持續高速增長,給葡萄都市休閑觀光産業帶來了巨大商機,促進了現代化标準葡萄園的蓬勃發展,葡萄産品不再局限于葡萄鮮果、葡萄酒,現已開發出葡萄盆栽、葡萄茶、葡萄果汁等多種産品,使葡萄産業由初級産品向高附加值産品轉變。

(6)由大園生産向精品生産發展 随着城市周邊都市休閑旅遊以及休閑農業的發展,葡萄已成為城市周邊各類休閑山莊、農莊必種的果樹,但面積規模與采摘園、觀光園相比較小,一般為1.3 - 3.3hm2,且呈現出“一新、三高”的特點,即品種新奇、建園的成本高、管理水平高、售價高。

我國葡萄産業發展現狀(南方葡萄産業發展曆程與趨勢)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