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漆嵌文竹花卉紋壓尺 清中期,高1.5cm,長28.7cm,寬6cm。清宮舊藏
壓尺作長方形,髹黑漆,以文竹嵌飾紋圖。明清之際,以文竹作文房用具非常流行,這是因為文竹之清雅與文人孤高的性格相适宜而備受文人青睐,這種風氣傳入并影響了宮廷之工藝。該器雖然裝飾簡單,但形如長墨,清新雅緻,有着濃厚的書齋氣息。
青玉雙螭戲珠紋壓尺 清,高2.6cm,長24.5cm。清宮舊藏
壓尺青玉質,色澤潤雅,紋飾風格古樸端正,中規中矩,造型簡約精良,雖是小型文具卻顯得大氣。此為宮中禦制文具。
沉香木雕菊花臂擱 清,長26.9cm,寬7.6cm。清宮舊藏
臂擱長條形,覆瓦式,弧起較高。通體凹凸不平,如老樹枝幹狀,但入手光滑圓潤,磨工極佳。其正面下部浮雕湖石一具,其上伸展出野菊數莖、雜花若幹,姿态秀逸。雖然沉香木色澤深暗蒼老,但經妙手點化,不乏生動之韻緻。其刀法細入毫末,隐起自然,頗富功力。
竹雕留青仙人圖臂擱 清,高0.7cm,長23.5cm,寬6.8cm。清宮舊藏
臂擱以留青技法為主刻劃山水及和合二仙、劉海戲蟬等仙人形象。其以青色竹皮的去留、薄厚來表現筆觸的濃淡、陰陽,利用竹材縱絲狀的肌理營造出幹濕渲染的效果,并結合淺浮雕、陰刻等技法,追求工筆畫的意境。此臂擱屬竹雕留青技法成熟階段的高水準之作。
象牙雕九老圖臂擱 清,長17.3cm,寬3.9cm,厚1.1cm。清宮舊藏
臂擱長形,呈覆瓦式。正面雕壽星,背面雕《九老圖》,人物雖小如豆粒,卻神情畢現。遠處有雲煙重巒,樓台隐現,收尺幅千裡之功。此器正背面圖案分别采用淺浮雕和高浮雕技法雕成,技法不同,繁簡迥異,而祈壽之含意相同,清雅之韻緻合一,是清代牙雕文房用具中的代表作之一。
墨彩竹節式臂擱 清康熙,長17.2cm,寬6.9cm。清宮舊藏
臂擱長方形,竹節式,通體施白釉,正面以墨彩繪竹葉紋,畫右側題五言詩句:“琅玕枝竿疏”。瓷質臂擱為文具中少見的品種。此器墨彩濃重,畫意疏簡而頗有神韻,具有清康熙朝墨彩瓷器的典型風格。
牙雕雲龍紋紙刀 清,長30.2cm。清宮舊藏
裁紙刀長條形,扁體,上部為刀柄,略厚,一面以去地浮雕法雕飾龍戲珠紋,圍繞着似太陽般的中央圓台,另一面陰刻“卍字不斷頭”紋飾。器下部光素,為裁刀,鋒刃極薄,頂端圓滑。刀柄與刀鋒的過渡部分以镂雕及陰刻法飾花葉紋,正背面相同,其題材風格類似歐洲巴洛克、羅可可時期盛行的良苕葉紋,表明此器或出于受西洋工藝風格影響的廣東匠人之手。
灑藍釉描金花卉紋帶蓋糊鬥 清康熙,高6.2cm,口徑3cm,足徑3.3cm。清宮舊藏
糊鬥分蓋、器兩部分,均施灑藍釉為地,描金為飾。其形制穩重大方,色調清雅,描金紋飾顯露出皇家的富貴氣派。
青玉雙龍紋水丞 清乾隆,高6.9cm,長13.1cm,寬11.7cm,口徑4.1cm。清宮舊藏
水丞青玉質。器腹外浮雕雲紋和雙龍戲珠圖案。外底陰刻隸書乾隆帝禦制詩一首,款署:乾隆甲子仲春,禦題。後附陰刻篆書“古香”、陽刻篆書“太樸”二閑章。
碧玉太白醉酒水丞 清,高4.7cm,長9.3cm,寬6.9cm,口徑1.35cm。清宮舊藏
水丞碧玉質,局部有墨斑。其造型為圓雕人物和桃形容器,大小二桃相連,大桃内空,可用以盛水。人物醉意蒙眬,坐姿不穩,傾身斜倚,并以手扶膝相助。“太白醉酒”為古代工藝中常見的題材。
瑪瑙桃形小水丞 清,高3.5cm,口徑2.4-3.2cm。清宮舊藏
水丞白瑪瑙質,半透明,局部有紅色。器作桃形,内空。器外裝飾镂雕枝葉。此器運用巧做技法将料中的紅色恰好置于桃尖上,生動逼真。此水丞匠意十分讨巧,瑪瑙光瑩潤澤的材質與桃的造型相結合,仿佛傳說中天上的仙桃落于書案,突出了仙壽的吉祥寓意。
粉青釉暗夔龍紋洗口水丞 清乾隆,高5cm,口徑3.3cm,足徑5cm。清宮舊藏
水丞洗口,束頸,扁圓腹,腹以下收束,圈足。足内有青花篆書“乾隆年制”四字款。裡外施粉青釉,肩部有暗印花如意頭紋飾一周,腹部為夔龍紋,近底處為蓮瓣紋。釉面勻淨,制作精美。
爐鈞釉水丞 清雍正,高4.5cm,口徑5cm,足徑4.8cm。清宮舊藏
水丞敞口,折腹,圈足。足内陰刻“雍正年制”雙行篆書款。内外均施爐鈞釉。爐鈞釉屬低溫窯變釉,入窯經二次燒成,是清雍正朝景德鎮禦窯廠創燒的仿鈞釉品種。從傳世品及檔案記載反映出,雍正年款的爐鈞釉以藍、白,紅、藍等色相間交融,不同的窯内氣氛燒成各種窯變釉面,變幻莫測。此件爐鈞釉水丞造型新穎,形制小巧,實不多見。
藍套綠玻璃螭紋水丞 清乾隆,高3.9cm,口徑3.3cm。清宮舊藏
水丞玻璃質,圓形,系吹制而成。通體以海藍色玻璃為胎體,外套豆綠色玻璃花紋。腹部雕雙螭,蜿蜒騰越,靈動矯健,有較強的立體感。外底中心陰刻單方框,内有雙豎行楷書“乾隆年制”四字款。此水丞突破常規,以深色玻璃套淺色,取得了新鮮活潑的視覺效果。
藍玻璃灑金星罐式水丞 清中期,高5.3cm,口徑2.7cm。清宮舊藏
水丞玻璃質,吹制而成罐式。通體以海藍色玻璃為胎體,外層滿套透明寶藍色玻璃,其内漫灑金星。玻璃質地細潤純淨,光滑亮澤。此水丞通體金光閃爍,富麗精緻。
文竹貼花方水丞 清中期,高2.9cm,口徑3.4cm,底徑6cm。清宮舊藏
水丞作四方抹角馬蹄式,凸口,方唇,平底。通體包鑲文竹為飾,口邊、足緣及轉折棱線處均鑲貼深色竹簧。器身每面中央飾變體幾何紋樣,抹角處過渡的四條窄面則于下部飾如意雲頭紋。此器形制乖巧可人,色澤淡雅,為同類制品中之佼佼者。
畫琺琅花卉紋水丞 清康熙,高2.8cm,口徑2.5-2cm。清宮舊藏
水丞作長方圓角形,銅鍍金口,四乳足。通體在白色地上飾纏枝花卉紋,有荷花、牡丹、菊花、牽牛花等,花朵或大或小,均以漫卷的綠葉相圍繞,其布局在随意中蘊含着對稱,繁而不亂。外底以藍釉書“康熙禦制”雙豎行楷書款。此器形體如同小爐,靈巧别緻,釉料細潤,色彩鮮明,繪畫娴熟。
青玉異獸硯滴 清,長16.5cm,高9.3cm。清宮舊藏
硯滴青玉質,利用玉斑巧作圓雕異獸形,獸背上駝有一水注,為貯水口,圓形水注上又雕飾小獸。此器為清宮造辦處玉作制品,造型雖規整,卻也生動可愛。
紫砂桃式硯滴 清雍正,高5cm,口徑2.2cm,器徑8.2cm。清宮舊藏
硯滴作鮮桃式,桃枝為柄,桃葉披于桃上,葉中藏器蓋,蓋紐為一朵桃花。此器造型逼真,設計巧妙,是清雍正朝紫砂象生器中的精品。
銅異獸形硯滴 南北朝,高7cm,長16.8cm。清宮舊藏
硯滴作異獸伏卧狀,獸口銜一耳杯,獸背有羽狀紋,前腿兩側皆飾翼形紋。背正中有圓口,上有一管狀物。獸伏卧狀極生動。
水晶凫式硯水壺 清,高4.6cm,長12.5cm。清宮舊藏
硯水壺白色透明水晶質。運用圓雕、浮雕和镂雕工藝塑造凫鳥和靈芝造型。凫身中空,背部有開口,靈芝内凹。其造型寓多福多壽之意。
白玉螭紋璧形小插屏 清,通高21.7cm,通寬15.8cm。清宮舊藏
屏白玉質,外方内圓形,飾三螭。屏配紫檀木座,前後飾陰刻的變形夔龍紋,陰線内填金。木座後面飾陰刻填金,隸書乾隆帝禦制詩一首,末有“幾暇怡情”、“得佳趣”兩枚篆書閑章。詩文填金,以座襯屏,是插屏中難得的精品。
青玉山水圖硯屏 清,通高17.8cm,通寬21.7cm。清宮舊藏
屏青玉質。正面凸雕“漁樵耕讀”的故事題材。背面屏心光素,飾回紋花邊。碧玉仿木形式屏座。古人以玉象征君子之德,故此屏采用青玉之質正與所琢故事之旨相映合。
碧玉松鶴圖硯屏 清中期,高30.4cm,寬26.7cm,厚2.3cm。清宮舊藏
屏長方形,碧玉質,玉有淺綠及深色斑紋。屏面凸雕水畔石崖,崖下松樹5株,鶴2隻,又雕嫩竹、水草、萬壽菊及靈芝等,上浮遊雲,下漫溪水。硯屏以“松鶴延年”為題,寓萬壽長青之意。此屏碧玉色澤蔥郁瑩潤,與畫面意境相得益彰。
瑪瑙花鳥紋小插屏 清,長9.5cm,寬8.3cm,厚1cm。清宮舊藏
屏瑪瑙質,長方片狀。正面運用俏色技法利用原料上的白色巧加碾琢,山岩、梅花、鳳鳥錯落其間,襯以淺棕色的背景。背面陰刻隸書“禦制探梅詩”,末署“臣琦善敬書”并陰刻篆書“臣”、“琦善”兩印。清代插屏用料一般多為白玉、青玉和碧玉,瑪瑙料甚罕見。
紫檀木雕松竹梅紋書式盒 清乾隆,高5.3cm,長19.5cm,寬14.8cm。清宮舊藏
盒為紫檀木質,書本樣式,并施以雕刻。雕刻技法為镂雕和深雕相結合。地子為深雕的疖疤橫生的樹幹,樹幹上再镂雕蒼松、秀竹、靈芝等,構圖得當,層次分明,意境清雅。此件作品刀法細膩深峻,平刀、圓刀融合互見,逼真地表現了物體的自然特性,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盒内置冊頁《董诰書》。
禦用旅行文具箱 清乾隆,箱高14cm,長74cm,寬29cm。展開成桌後高30.7cm,長74cm,寬58cm。清宮舊藏
文具箱紫檀木制,折合為箱,箱蓋、箱底展開為長方形書桌,桌腿設計在箱槽内,可活動支撐,用銅鎏金暗扣固定,設計巧妙。箱内放置兩個同樣大小的屜盒,屜盒雙層,形成大小不同的多寶格,可容納60多件質地、造型各異的玩,如白玉洗、松花江石硯、青玉臂格、筆筒、獸鎮、石章、描金雲龍紋筆、朱墨、畫卷、書冊等等,每一件文具都有固定的位置,每一位置均按器具大小而設計,嚴絲合縫。此旅行文具箱為皇帝外出巡遊時攜帶使用,設計精巧,堪稱清宮文房用具中的傑作。
文竹嵌玉炕幾式文具盒 清中期,通高28.5cm,長30.1cm,寬13.2cm。清宮舊藏
此組文具盒炕幾式,高低二級錯落有緻。通體包鑲文竹,又嵌玉書簽、青玉蟠螭等飾件。工藝精益求精,造型多變而具裝飾意味,極好地展現了文竹工藝獨到的美感。
文竹八寶嵌竹絲四瓣盒 清中期,通高4.4cm,口徑9.2cm。清宮舊藏
盒作四花瓣形,通體包鑲文竹為飾,外壁立面貼飾細密的橫向竹絲,排列整齊均勻。竹絲色澤紋理有自然的深淺變化,從而獲得了獨特的裝飾效果。蓋面在竹絲層上又粘貼深色竹簧的八寶紋,深化了吉祥寓意,并豐富了整體美感,是點睛之筆。
竹雕葫蘆式盒 清,高6cm,長16.9cm,寬10.5cm。清宮舊藏
盒以竹根雕作葫蘆式,盒身藤蘿的牽纏、葉片的翻卷及蟲蝕之痕、葫蘆的位置等都經過悉心設計,不僅寓意吉祥,而且形态逼真,富于裝飾意味。葫蘆自古有多子多福的寓意,常見于明清工藝題材。此盒既可儲冊頁,又可為陳設,是清代文玩中的優秀作品。
硬木嵌螺钿夔龍紋長方盒 清早期,高7.1cm,口徑13×10.5cm。清宮舊藏
盒體硬木質,長方形,鑲嵌金絲、螺钿、瑪瑙以及填漆等為紋飾,用料考究,作工精美。盒蓋面飾5隻夔龍,舒展飄逸。盒立壁四面對稱鑲嵌團鶴、折扇、花卉、雙魚、葫蘆、荷葉、蓋罐、如意等雜寶紋,寓意吉祥。盒内以藍絹襯底,應為盛冊頁用。
掐絲琺琅團花錦紋冊頁盒 清乾隆,高9.5cm,長25.2cm,寬16.5cm。清宮舊藏
盒長方形,天蓋地式,下承連體束腰形座。通體在黃色錦紋地上飾團花,頂面中心作長方形書簽,其内黑地銅鍍金隸書“戢武敷文”。此盒裝飾紋樣取錦上添花之意。
碧玉八卦十二章紋印色盒 清,高7cm,口徑10.6cm,底徑11.65cm。清宮舊藏
盒碧玉質,正方形,蓋面陰刻細蠶紋地,主題紋飾為4怪獸及四出戟八卦太極紋,周邊飾勾形紋,蓋四面立壁各雕3個章紋符号,共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彜、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圖案。此盒一望而知為宮禁中帝王禦用之器。
“懋勤殿”款龍紋印色盒 清嘉慶,通高7.7cm,口徑22.5cm,足徑14.5cm。清宮舊藏
印盒扁圓形,蓋面及器壁淡描青花祥雲紋為地,上繪兩條金彩五爪行龍飛騰于雲海之間。盒蓋面正中金彩方框内書“懋勤殿”金彩三字。底足内施白釉,署青花篆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款。此印盒為當時懋勤殿内所陳設的禦用文具,至今盒内還殘存有當時用過的朱砂印泥。
畫琺琅花鳥紋印色盒 清乾隆,高2.5cm,口徑4.8cm,足徑2.6cm。清宮舊藏
盒圓形,子母口,蓋隆起,圈足。蓋面作八瓣形開光,其内彩繪花鳥圖,一枝薔薇花朵簇生枝頭,兩隻绶帶鳥站立其上,顧盼對鳴。蓋、盒立壁分别環飾朵花一周。足底中心藍色雙方框内書“乾隆年制”雙豎行楷書款。此盒頂面雖小,卻繪出工筆畫般的景物,用筆精準,色彩渲染清朗,當為宮内造辦處的高手繪制。
天然木蟹式印泥盒 清,通高3.9cm,最寬10cm。清宮舊藏
盒以天然木根略加裁剪雕刻制成螃蟹式。其背部粗糙,腹底光潤,口眼清晰可辨,四足參差,螯舉橫擋,并保留半環形木枝,使蟹足置于其上,盒體安放穩定,設計十分巧妙。蟹背甲掀起即為盒蓋,出人意料。盒内壁髹金漆,可用以盛裝印泥。此盒貌似不事雕琢,實則匠心别具,是一件極為奇巧的文房玩物。
魚鳔帶架戟磬 清,高28.3cm,寬23.1cm。清宮舊藏
帶架戟磬兩件似為一對。此件結構、紋飾與另件相近,惟磬身裝飾為雙螭捧壽紋,下部镂雕蝙蝠绶帶,亦寓“福壽”之意。使用魚鳔制作的大型文房陳設比較少見,而如此精美的兩件帶架戟磬則更加珍貴了。
魚鳔帶架戟磬 清,高28.3cm,寬23.1cm。清宮舊藏
帶架戟磬兩件似為一對。支架皆為方體,邊框飾陰刻回紋裝飾,站牙飾夔紋及回紋。此件磬體略成扇形,浮雕卐字紋帶、回紋帶為飾,下部镂雕魚紋。魚、磬諧寓“吉慶有餘”,頂角有銅制變體壽字形活環,與支架上的蝙蝠形挂鈎相配,組成“福壽”寓意的紋飾。
粉彩雕鑲荷葉香橼盤 清乾隆,高3.8cm,長15.7cm,寬10.5cm。清宮舊藏
盤呈荷葉形,葉面翻卷起伏,葉梗從葉後過枝而上,葉面邊緣處貼塑含苞待放的花苞與蓮實,蓮籽可以在蓮蓬中自由活動,器底粘有田螺和菱角形的足。底書“乾隆年制”青花四字篆書款。此器造型、釉色均刻意摹仿自然界中的實物,顯示出當時粉彩象生瓷器高超的工藝水平。
掐絲琺琅勾蓮紋棋子盒 清乾隆,高6.5cm,口徑7cm。清宮舊藏
盒作鼓形,上附銅鍍金镂空花紋蓋。腹部在寶藍色地上飾對稱的勾蓮紋4組,其上下邊沿各飾天藍色雲頭紋一周。花紋雖無特别之處,但做工精緻,仍能反映出乾隆時期掐絲琺琅的工藝水平。二盒内分别盛裝白玉、碧玉圍棋子。
掐絲琺琅書卷式小幾 清,高2cm,長40cm,寬16.2cm。清宮舊藏
小幾為置于書案上的小型陳設,增添了案上的空間層次。此幾小巧玲珑,雖為銅胎但造型卻顯輕盈,修飾地色沉着,花紋規整,不求紋彩耀目搶眼,但富貴雅麗之氣自足。
碧玉爐瓶盒三式 清乾隆
爐瓶盒三式一套,皆碧玉質,其中玉爐質地最佳。此套碧玉爐瓶盒三式,材質潤澤,器型大方,紋飾古雅,是禦書房中的熏香之具。
青玉萬松山房圖山子 清中期,高20.6cm,長28cm,底寬4.6cm。清宮舊藏
山子青玉質,作重疊山巒形,山岩間琢棵棵巨松挺立。山子正面飄浮于山腰的雲紋上,琢隸書禦題《萬松山房詩》。清代玉山較多,圖飾多取自然景色,如仙人遊、文友聚會山林、松下鹿鶴、山水樓閣等等,且碾琢精緻,畫意盎然。陳設于文房中,讀書小憩時觀之娛目賞心。
紫檀嵌玉雲頭式如意 清,長19.8cm,首寬3.2cm。清宮舊藏
如意紫檀質,光潔圓滑,首部靈芝式,中嵌玉飾一塊,砣出淺浮雕靈芝紋,尾端嵌青白玉飾。如意配藍色絲穗及珊瑚珠。此如意雖隻首、尾兩鑲,但形制設計顯然來自清乾隆朝以後流行的三鑲如意之影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