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南京中華路以西,升州路以南,城牆包裹的這片土地,便是老門西。這裡,曲街斜巷,老民居密密匝匝。這裡有李白的鳳凰台、杜牧的杏花村,有兩院院士吳良镛故居,有“金陵獅子林”愚園,有枕水而居的河房……
今年年初,南京老門西文化守望者協會發起“推薦、評選老門西文化地标”活動。4月14日,協會微信公衆号“鳳凰台上”公布篩選後的40個備選。12月6日,在讀者、關注者、專家推薦和評選的基礎上,“門西二十四景”最終出爐。
△ 老門西
花露崗下古鳳凰台一帶,曆代名人足迹在此重疊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登金陵鳳凰台》中的“鳳凰台”,位于瓦官寺附近花露崗南。
△ 老門西的古建築
花露崗下古鳳凰台一帶,曆史名人的足迹在這裡交錯重疊。這裡還有杜牧筆下的“杏花村”,有“竹林七賢”之一阮籍的衣冠冢,有被譽為“金陵獅子林”的愚園,有初建于東晉的古瓦官寺,還曾經坐落着明末大學者顧起元舊居遁園、南唐名臣韓熙載舊居……
秦淮人家枕河而居,釣魚台、糖坊廊河房玲珑雅緻
△ 釣魚台河房
前門臨街,後窗面河。明清時期,南京秦淮河沿岸河房鱗次栉比,綿延數裡。如今,糖坊廊61号、釣魚台192号、鈔庫街52号、鈔庫街38号,便是南京秦淮河房遺珍,被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兩處位于老門西。
△ 糖坊廊河房
站在集慶路的新橋上,可以看到草木掩映中的釣魚台192号河房。青磚黛瓦,臨河而建,房屋緊鄰着水面,地基高高挑起。據傳,它原本是孔子後人孔貞運的住宅,當地人稱為“天官宅”。
△ 糖坊廊河房
糖坊廊61号河房有150多年曆史。它是一所菱形結構的建築,就連地上的青石磚都是菱形的。雕梁畫棟,刻着走獸、飛禽、人像故事。房主陶家祖上是做布匹生意的,現在住的地方隻是以前府邸的四分之一,前邊四分之三有商鋪和住宅。
四條巷子交錯的小門口,堪稱門西“新街口”
△ 小門口
“一個小老頭,戴個草帽頭,銜個香煙頭,拐個筲箕頭,靸個破鞋頭,跑到小門口,買包牙蠶豆,越嚼越有味。”童謠《小門口》,用老城南話念來,特别饒舌有味。
小門口,就是老門西的“新街口”。自清代以來到上世紀末,這裡一直是門西最熱鬧的市口。“小門口”東連飲馬巷,北鄰水齋庵,南接高崗裡,西通謝公祠。這是一個不規則的十字交叉市口,四條逼仄的街巷在這裡錯位相交,彼此“互不相見”。老門西特色的“曲街斜巷”,在這裡被體現得淋漓盡緻。
△ 愚園
附:“門西二十四景”評選結果
1、鳳凰台遺址
2、杏花村遺址
3、阮籍衣冠冢
4、愚園
5、遁園遺址
6、古瓦官寺
7、韓熙載舊居遺址
8、釣魚台
9、劉瑞芬故居
10、魏家骅故居
11、吳良镛舊居
12、曾靖毅公祠
13、小門口
14、同鄉共井
15、糖坊廊河房
16、倉頂大井
17、吳家賬房
18、新橋
19、黃冊庫
20、牛市
21、百貓坊
22、孫楚酒樓
23、江南造币廠舊址
24、賞心亭
現代快報 記者 劉靜妍/文 施向輝 劉暢 錢念秋 趙傑/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