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年輕的時候并沒有規劃養老問題,等到年紀大了再考慮養老保險才發現,參加養老保險已晚了或者繳費年限短、養老金不高。
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我們退休領取養老金的條件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對于女性來說,法定退休年齡是50歲或者55歲。40多歲再參加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确實就比正常領養老金的年齡晚了。
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通過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得來的。現在有很多養老保險繳費15年辦理退休的老人,養老金也就是每月1000元左右。
為了每月1000元的養老金,現在一年繳納八九千元乃至上萬元,未來養老保險繳費還會不斷提升。除此以外,國家還将在十四五期間推動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政策,領取養老金的最低繳費年限也将延長。未來領取養老金不一定會是15年了。很多人确實也在猶豫是否繳納養老保險?
如果不繳納養老保險需要面臨的風險。總有一些人不打算繳納養老保險,但說實話,其養老生活真的沒有退休領養老金惬意。
養老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面對長壽風險。如果一個人沒有收入,隻有一點積蓄,一定會精打細算。可是有一份養老保險,退休以後養老金每年還會根據社會平均工資和物價增長情況而不停的調整。一直供養到退休老人去世為止,這是一件多劃算的事情?
參保人去世以後,國家還會對遺屬發放喪葬費和撫恤金待遇,這也是對其家庭的一定保障。這些,實際上都是花自己積蓄無法顧及到的。
除此以外,老年以後自己如何管理自己的積蓄?而且大家都知道自己手中的錢,未來會根據通貨膨脹越來越不值錢的?所以,沒有養老金真的很麻煩。現在有些年輕人找對象,還會打聽對方老人有沒有養老金呢。
參加養老保險多長時間能回本?像企業職工參加社會保險,實際上個人繳納的部分會全部進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按照國家的規定,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餘額,如果沒有領取完畢可以繼承,這一部分不存在虧本的可能。而且相應的記賬利率一般在6%~8%以上,非常劃算。
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時,除了按繳費基數的8%進入個人賬戶以外,剩餘的部分(繳費基數的12%)會進入統籌賬戶。這一部分錢會形成基礎養老金、每年增加的養老金以及喪葬、撫恤金等待遇。
如果說僅僅從基礎養老金拿回本,在社會平均工資不變不考慮利息的情況下,60%基數繳費,回本時間是108個月,也就是9年。繳費基數越高,回本時間越長,100%基數繳費的回本時間是144個月,12年。可實際上社會平均工資在不斷提升,如果15年前我們參加養老保險,15年後領取養老金,社平工資增加了一倍的話,回本時間會縮短,一般隻有54個月。
如果再綜合考慮養老金增加和喪葬撫恤待遇,實際上我們回本時間一般也就是五六年。
2019年我們的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了77.3歲。所以,60多歲領取養老金依然是非常劃算的。
除此以外,國家還将建立病殘津貼制度,隻要我們失去勞動能力了,随時可以領取病殘津貼。相信我們的養老保險制度會越來越完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