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
出現了一個跟你一模一樣的人
跑到你的親戚朋友面前
聲稱是你,你該怎麼辦?
本期繼續邀請專家解讀
《西遊記》裡的《民法典》
上期我們一同了解了《西遊記》中牛魔王的那些苦惱。今天,我們請專家解讀《西遊記》中的《民法典》之真假美猴王
《西遊記》中“真假美猴王”
孫悟空的生活中突然出現了“另一個自己”,對方聲稱自己才是真正的美猴王,這讓悟空百口莫辯。雙方開始打官司證明自己的身份,找來唐僧、托塔李天王、菩薩辨認,他們都分辨不清。隻有地藏菩薩的神獸谛聽聽出另一個“悟空”是六耳猕猴,但他表示此人得罪不起,不敢說。
六耳猕猴代表什麼?
此前,孫悟空在菩提祖師處學藝時,曾半夜三更來到師父房間求教,說:“此間更無六耳,隻止弟子一人,望師父大舍慈悲,傳與我長生之道罷,永不忘恩。”
這裡的六耳意思是一個人兩隻耳朵,兩個人四隻耳朵,三個人才六隻耳朵。孫悟空的意思是,房間裡隻有師徒兩人,沒有第三個人知道,所以,請師父傳他真功夫。
這個情節預示着将來可能會出現六耳猕猴,六耳猕猴代表第三人,是時刻在暗中聽人說話之人。如來後來解釋六耳猕猴是“凡人言,皆能知之”,他能知前後之事、能預測未來。
被科技包裝的“六耳猕猴”就在我們身邊
《民法典》人格權編第1032條:
自然人享有隐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權。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甯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現實生活中用手機上網搜索某樣東西,或者跟朋友聊天時提到了某個産品,随後該産品廣告就出現在自己的各種社交平台上,千人千面的廣告由此而來。
從這個角度來講,每個人身邊可能都隐藏着“六耳猕猴”,被科技包裝後暗中竊取我們的隐私,達到其商業目的。
“六耳猕猴”可能存在我們的手機、電腦裡、攝像頭裡,身邊有無數的“六耳猕猴”在盯着大家,分析着收集來的信息。
案例
個人信息被竊取 《民法典》助力維權
胡女士一直通過某APP預訂機票酒店,因此是該平台享受八五折優惠價的鑽石貴賓客戶。2020年7月,胡女士支付2889元在該APP上訂購了一間豪華湖景大床,她偶爾發現酒店的實際挂牌價僅為1377.63元。胡女士與該平台進行了溝通,對方僅退還了部分差價。對此,胡女士以平台采集個人非必要信息進行大數據殺熟為由将其訴至法院。
法官對此事展開了調查,發現新下載的該APP會跳出一個溫馨提示,給出兩個選項操作,同意并繼續的選項表示平台會搜集用戶的個人信息并用于數據分析,以此對用戶進行各種畫像;不同意并退出的選項表示無法使用APP。
最終,法院判決該平台賠償胡女士訂房差價,并按房費差價部分的三倍支付賠償金總計4777.48元。同時需在其運營的APP中增加不同意其現有服務協議和隐私政策仍可繼續使用的選項,或者修訂該APP的服務協議和隐私政策,去除對用戶非必要信息采集和使用的相關内容。
處理個人信息有三個原則,即合法性、正當性和必要性原則。之前大多數APP在使用之前都要求用戶概括性的同意用戶協議和相關隐私政策,這種情況下用戶隻能接受,但其中的部分内容其實是沒有必要的。這個案件的判決,就是要杜絕平台概括性的要求用戶進行授權的行為。
《民法典》賦予了大家抵抗殺掉“六耳猕猴”的權利,用戶可以到法院提起訴訟,到網信部門投訴,主張保護自己的權利,拒絕“六耳猕猴”在身邊卧底竊取個人隐私。
現場提問
自己的照片被他人發到微博上,是否侵犯了我的權益?
當然侵害了你的權益,如果經過了你的同意,你可以不主張權利;相反,你可以要求對方把你的照片删掉,因為對方侵害了你的肖像權,身體的特征、說話的聲音等都屬于肖像權保護範圍。
在網絡上與人争論,是否侵犯了對方的名譽權?
一般情況下不構成侵權,争論中可能會有一些尖銳的語言,但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主要看三點:第一依據的事實是否真實;第二表述中是否帶有侮辱性語言;第三是否涉及輿論批評、輿論監督的範圍。
生活中個人信息如何保護?
《民法典》對隐私權保護有特别的規定,包括私人生活安甯、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部位、私密信息等。如果被電話推銷打擾可以向專門的反網絡廣告機構投訴。
為什麼不讓發展基因編輯技術?
《民法典》規定開展基因編輯必須要取得批準。同時這也是一個倫理問題,如果允許基因編輯嬰兒出現,就意味着資本會讓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處在不平等地位,富人可以從性格、健康、智商等各方面優選。
其次,一旦實施編輯基因技術,人類基因庫裡可能會出現一些未知、無法控制的疾病,這既可以讓人類發展更好,也可以讓人類倒退很多,會帶來更大威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