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您能幫我算一算嗎?”
“你想算什麼?”
“事業和愛情。”
“隻能選一個。”
“……那就事業吧。”
現在的年輕人,口頭禅動不動就是“别談感情,傷錢”。看似對愛情不屑一顧,其實多少摻雜了一些無奈。
但愛情是一場病,是一場早早晚晚要生的感冒。
在心理世界,這個古老的話題又能迸發出什麼新鮮火花呢?闫琳老師幫助衆多來訪者解決了愛情中的困惑,總結出以下四個話題,看看你遇到過嗎:
我想讓他變得更上進
我總是想讓他讀書
我不想讓他總是看手機
我不想讓他總是玩遊戲
我想去上海發展,可是,我覺得她(他)可能跟不上我的腳步!
我可以接受不确定性,她(他)為什麼不行呢?
我說存點錢,可是她(他)就是不願意這樣做。
這就是我們很多人都有一些願望,是什麼呢?當遇到自己伴侶的時候,試圖由自己去改變或是決定兩個人的生活模式、行為模式、情緒反應模式。試圖由我們自己來做編劇,或者是做導演,來改變對方的生活樣貌。
圖源電影:志明與春嬌
2我覺得你可能是我心裡想的樣子我們看到電影中,常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女主要摔倒了,男主英雄救美:及時出現,并摟住了女主的腰,四目相對,眉目傳情,女主“怦然心動”。
此時,兩個人之間的互動不完全是現實的互動,心理戲已經開始上演了。在這個現實的互動當中,有非現實的部分。女主當時把這個“男主”在内心當中,放置到了一個什麼位置上?顯然是一個“拯救者”的角色:“我把你想象成了可以幫助我的人,可以照顧我的人,你是有力量的人,是一個我可以依靠的人。”
生活中的例子是:女生說,我感冒了。男生不能回答:你喝點水。完,關系散啦。而要做的是:我給你買點藥,然後,送到女生的面前。好,這一關通過。
3你擁有,我沒有的品質
我雖然在最好的商學院學習過,成績優異,一直符合父母的期待。
按照父母與社會的期待,我應該畢業就去投行,年薪百萬,5年後,成立自己的公司,人生一路開挂。可是……可是,這隻是他人眼中好的生活。
我一直想活成一個按照自己意願生活的人。我更喜歡聽黑唱片,更喜歡寫作,根本不喜好金融。
可是我不敢退出當下的賽道,我害怕别人的目光,我害怕萬一自己不成功。于是我遇到了他,他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名校畢業,竟然開了一個咖啡館,然後還烤起了面包,當陽光撒在他身上時,我突然覺得他是最帥的人。我們就這樣在一起啦~
他有,我一直渴望的自由的感覺,他有,我一直渴望的敢做自己的勇氣。
所以說,現實當中兩個人的生活經曆發生着互補,同時潛意識當中也在發生着互補。我們有時,是希望把對方變成是自己期待的樣子,有時,也希望對方能彌補我們缺失的一部分。
4所以,怎樣可以讓我們的關系長久?
我們在看一對情侶時,有時很困惑,怎麼吵成這樣還沒有分手?怎麼還在一起呢?不要忘了兩個人潛意識當中,肯定有“鈎子”在那挂着呢。
伴侶間如果關系能夠維系下去,很多的潛意識的互動是相互的。兩個人可能在相互間,彌補着對方的缺失,或者是在承載着對方的某種傷痕。
健康的親密關系模式是什麼呢?在親密關系中産生了一個新的模式:這個新的模式,蘊含着兩個人之間共有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和情緒反應方式,這就是夫妻的共同人格。
風靡全網的劉畊宏夫妻
我們設想這樣的關系可能好的:在關系中彼此互補着,關系能涵容對方缺失的部分,也能促進着彼此之間的人格成長:患難與共,相互扶持,共去完成共同的生活目标,而不是相互指責。
願意做一定程度的改變,變成了兩個人更适合在一起生活的兩個個體。
更能讓關系長久下來的一個很重要的能力是:處理沖突的能力。面對沖突我們需要能意識到:關系當中沒有意識到的部分。我們需要了解自己什麼部分被滿足了,這個滿足彌補了自己哪部分的缺失。而哪個部分還沒有被滿足,這個沒有被滿足的部分,到底有怎樣的需求?到底不能接受的是什麼?
這樣清楚的知道,才能讓我們的期待與要求更符合客觀現實。更符合客觀現實的期待也更容易被滿足,有利于發展更符合現實關系的互動模式。
有人說我是“牡丹”,很難進入親密關系
有人說,我對象已經換了十幾個,玩嘛
你是怎麼看待愛情的?
給上一次心動的人留下一句話吧~
—————————
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