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用水杯喝水,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因為它意味着孩子開始成長,從被動開始走向主動。那作為家長就需要提前了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孩子多大,可以開始用水杯喝水?美國兒科研究院建議:從寶寶1歲開始,就可以慢慢減少他用奶瓶的次數,開始用水杯來代替,而且開始使用水杯的時間最晚不要超過1歲半。
而國内部分育嬰專家,提出使用水杯的時間則更早,他們建議小朋友可以從六個月左右就開始嘗試。
相比于奶瓶,它有以下好處:
1、促進寶寶全方位協調發育
奶瓶使用久了,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咬合力,咀嚼能力受到影響不說,還會破壞上下颌骨的正常發育,導緻孩子出現“奶瓶嘴”,有礙美觀,又對健康有影響。
而及時用杯子來代替奶瓶,則可以有效避免這種風險。
此外,杯子還能促進寶寶全方位協調發育,例如提升寶寶手部精細動作(抓握能力),以及促進其口唇吮吸和吞咽能力,并且增強這些動作的協調性。
2、促進智力發育
接上一條所說,寶寶在使用杯子的過程中,身體的協調性得到發展,而寶寶在反複做抓握動作時,能給大腦一定的刺激,進而促進智力發育。
另外,孩子都會對新鮮事物有好奇心,父母多讓他嘗試,對認知能力也能起到促進作用。
建議寶媽可以先從鴨嘴杯開始,再到吸管杯、敞口杯,最後可以随心所欲。
不過在我們的周圍,經常能看到一些媽媽為了防止寶寶把杯子摔壞,或許為了更方便寶寶拿住,會給他買塑料杯,雖說方便又省事,但挑選時還是得慎重。
這一類兒童水杯已被拉入黑名單那就是使用便宜塑料材質制作的兒童塑料水杯。
圖文無關
例如市面上賣的一些特别便宜的,而且上面的印花看着也比較廉價的塑料杯,你可就要警惕起來,不要去貪小便宜。
之前看江蘇省消協會對兒童塑料飲水杯做了抽樣檢查,分别在實體店和網上購買了來自37個品牌的50個樣品,對其按照國家标準進行相關的實驗檢測。
這些樣品價格不等,最低4.9元,最高135元。
最終發現,這批樣品中有6%不合格!
雖然數量不多,但危害性卻頗大!
因為這些不合格樣品裡面都有一種超标物——丙烯腈,而它是一種有毒的高危害化學品。
經過高溫刺激後,會釋放出毒性,有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之分。
所以,父母在給孩子挑選杯子時,要注意避開這類塑料杯。
1、首先看材質
有句行話叫,“兩棄三選”原則——
所謂“兩棄”,是指“PC材質”、“PP材質”要舍棄。
PC材質,在高溫的刺激下,會釋放出雙酚A,這種物質可能會誘發孩子性早熟,甚至有更嚴重的傷害;
至于PP材質,其實目前有些存疑,有人認為它相對安全,有人則比較介意,它可能會釋放出塑料微粒。
所謂“三選”,則為“PA材質”、“PPSU材質”以及“Tritan材質”要挑選。
這三者都耐高溫,而且方便消毒,材質安全,不含雙酚A,比較安全放心,對兒童的身體健康更有保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吸管杯,除了看杯身的材質之外,吸管部分也要注意。一般軟吸管選擇矽膠材質的,硬吸管選擇PE材質的,會更有保障,符合國家安全标準。
還有就是吸管使用後要及時清潔消毒,并且定期更換新的,以免有細菌滋生,或許是有磨損,不小心被孩子誤吞。
2、其次看細節
A:看防漏功能:一看瓶口密閉性如何,二看防漏水圈是不是完好,三查吸管口銜接是否正常,可以回家先裝水測試一遍,以免漏水後燙到寶寶;
B:看防嗆設計:特别是對年齡較小的寶寶來說,吞咽能力還沒發育好,很容易被嗆,所以挑選水杯時要注意選擇有防嗆設計的。
這類水杯的吸管口一般會呈一字或者十字口,控制寶寶吮吸時的水量,以防被嗆。
C:看零部件組裝:盡量選擇方便拆卸的水,例如它的杯蓋、吸管、密封圈之類的比較容易拆開清洗,一來是為了方便定期消毒,細菌滋生;二來則是為了方便随時替換新的,避免磨損嚴重。
總而言之,大家可以參考上述的建議,再結合自己的需求,來認真挑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