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媛(南京師範大學)
近日,有網友發現iOS版微信的朋友圈可以修改可見範圍;在某個标簽裡的新增或移除好友,可見範圍也将更新。目前該版本尚處于内測階段。(8月24日 澎湃新聞)
8月24日上午,話題#朋友圈可以修改可見範圍了#登上微博熱搜,iOS版微信8.0.27新版本更新内容引發熱議。其中,微信個人二維碼換風格、新增視頻通話懸浮窗等新功能也陸續引起關注。
本次更新推出後,網友紛紛對朋友圈可見範圍的自由修改的功能表示認同,并無不遺憾地後悔曾經沖動或無奈删除發布過的内容。與此同時,更多的評論則是在呼籲“可發布動圖”“取消好友點贊提醒”“可編輯發布内容”等功能的更新。但更需要注意的是,作為擁有超過12億用戶的微信,每一次更新都需要慎重決策,需要長周期的考量與評估。
事實上,自2012年定位為“社交功能”的朋友圈推出至今,微信有關于朋友圈的技術更新屢上熱搜。究其原因,微信朋友圈作為典型“強鍊接”平台,對人們的網絡意見表達和情感輸出有着越來越重要的直接影響。
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網絡賦予了每個人平等的發聲權,這使得幾乎每個人都在有意識地塑造自己在網絡中的形象。當微信趨向于社交化,緻使朋友圈在無意識間趨向于策略化展示與人格塑造時,用戶對朋友圈可見範圍、分組權限、發布内容、消息提示等技術支撐的需求擴大,且越來越靈活。
從今年4月各平台開始顯示用戶IP地址,到近日朋友圈可見範圍的可修改功能,可以看出平台對用戶體驗完善與提升的密切關注,對社會和諧發展與自由交流的重視,以及對國家政策推進與法規健全的積極響應。
但是,互聯網應用的策略更新,尚需要更細化的政策作為“風向标”,以及每一個用戶的自覺遵守。在自由度、人性化與隐私考量的平衡下,我們期待着技術的持續跟進能夠推動着實現用戶的更優體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