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在51億年後真的會吞噬地球嗎?太陽是地球上的萬物之源,正是因為太陽的光和熱,地球才能成為一顆生機盎然的星球,然而太陽并不是一個永恒的存在,随着太陽的演化,終有一天,地球将變得不再适合人類生存,那麼太陽留給人類的時間還有多久呢?,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太陽在51億年後真的會吞噬地球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太陽是地球上的萬物之源,正是因為太陽的光和熱,地球才能成為一顆生機盎然的星球,然而太陽并不是一個永恒的存在,随着太陽的演化,終有一天,地球将變得不再适合人類生存,那麼太陽留給人類的時間還有多久呢?
相信大家都應該聽說過,太陽的壽命大概還有50億年,這樣看來,人類似乎還有大把的時間,然而實際情況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樂觀,因為這個“50億年”其實是指太陽的主序星階段所剩餘的時間,而并不是指地球的宜居時間。
實際上,太陽正在悄悄地變化,具體表現為太陽正在變得越來越亮,其釋放出的能量也在不斷提高。這就會造成地球表面的溫度不斷升高,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地球就不再适合人類生存。
也就是說,就算太陽仍然處于主序星階段,它也會破壞地球上的自然環境,所以太陽留給人類的時間,根本就沒有50億年,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具體是怎麼回事。
從本質上講,太陽的光和熱都是來自核聚變反應,其運行機制可簡單地描述為,太陽會由于自身的引力而發生坍縮,這就會造成太陽内部的溫度和壓強都出現提升,越是接近太陽中心的區域,溫度和壓強就越高,當達到一個臨界值時,就會啟動核聚變反應。
由此可見,隻有在太陽内部最接近其中心的區域中,才會發生核聚變反應,我們可以将這個區域稱為“核心反應區”,其邊界的溫度和壓強,正好滿足啟動核聚變反應的最低條件。
太陽的核聚變以“質子-質子鍊反應”為主,而質子其實就是氫原子核,因此我們可以将其簡單地理解為,在“核心反應區”,大量的氫原子核會持續不斷地通過一系列的反應聚變成氦原子核,并釋放出能量。
核聚變的能量除了會讓太陽發光發熱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産生抵擋太陽的引力坍縮,我們可以将其稱為“輻射壓力”。
對于一顆恒星來講,如果它自身的引力大于“輻射壓力”,它的體積就會縮小,反之則會膨脹,隻有在其自身的引力與“輻射壓力”達到平衡的情況下,它才能保持一個穩定的體積。
由于太陽“核心反應區”的溫度和壓強無法啟動氦原子核的核聚變,因此由“質子-質子鍊反應”生成的氦就成為了雜質,這無疑就會降低“核心反應區”的能量密度。
在這種情況下,“輻射壓力”就會下降,平衡就被打破了,于是太陽的體積就會出現收縮,太陽的體積收縮了,“核心反應區”的溫度和壓強就會出現升高,這就會引發兩種結果。
1、“質子-質子鍊反應”的反應速率會出現提升,原因就是核聚變的反應速率對溫度非常敏感,溫度稍微提升一點,其反應速率就會出現明顯提升。
2、“核心反應區”的邊界會向外擴張,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核心反應區”在整體上的溫度和壓強都升高了,這會導緻一部分原本位于“核心反應區”之外、從未發生過核聚變的氫原子核現在也參與了核聚變。
如此一來,“核心反應區”産生的“輻射壓力”就會得到增強,并再次與引力形成了一個新的平衡,而在這種新的平衡狀态下,“核心反應區”實際上是擴大了,随着這個過程的持續,太陽就會持續地變亮。
從我們人類曆史的角度來看,太陽的這種變化其實是非常緩慢的,可以說是在悄悄地變化,但如果把時間跨度拉得足夠長,這種變化就不可小觑了。
根據科學家的估算,在40億年前,太陽的亮度隻有現在的大約70%,而在10億年之後,太陽的亮度将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增加10%,到了那個時候,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将達到47至70℃,海洋也将因此而蒸發殆盡。
顯而易見的是,在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人類是無法生存的,因此可以說,太陽留給人類的時間根本就沒有50億年,最多也就隻有10億年。
當然了,以上所述并沒有考慮到人類的影響,可以想象的是,盡管人類目前對太陽的變化無能為力,但假如人類文明真的可以發展10億年的時間,那屆時人類的科技水平應該可以化解這一危機,再怎麼說,給地球加裝一個能遮蔽陽光的巨型裝置應該是可以的吧?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