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聽說過「氨糖」(氨基葡萄糖)吧?
這個藥因能不同程度緩解骨關節疼痛,而在全球被廣泛應用。盡管在歐洲氨糖是處方藥,但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是可以在超市中随意買到的,類似于我們的“保健品”。
盡管「氨糖」作為關節軟骨修複的材料,對關節炎的治療作用尚有争議,但的确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并服用這個藥。有些吃了後覺得的确有效果,也有一些覺得吃了沒用。
關于「氨糖」到底要不要吃,以及究竟該怎麼吃,我在之前的文章:《骨科醫生告訴你:「氨糖」到底要不要吃,以及酒精怎麼吃?》中做了詳細的說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鍊接查看。
此外,針對坊間有關“吃氨糖能治腰痛”的說法,我也專門寫了文章:《「氨基葡萄糖」吃了,還能治腰痛?骨科醫生告訴你真相!》進行了解釋。
而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關于「氨糖」的另外一項最新的權威研究結果,即:
長期服用氨基葡萄糖,或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及意外事件的風險。
是的,你沒有看錯,吃「氨糖」或許對心血管也有好處。
咱們還是先來看看這項研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真相來了#
1、最新權威研究結果全球著名醫學雜志BMJ于2019年5月14日刊登了一篇名為:《長期服用氨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相關性研究》(原文名:Association of habitual glucosamine use with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ospective study in UK Biobank.如下圖)
這項納入了46萬6千多人,前後耗時共10年的前瞻性隊列研究,得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結果:
長期來看,“服用氨糖”與“心血管事件風險顯著降低”有相關性。
研究者在2006-2010年間對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的466039名沒有任何心血管疾病的受試對象,進行了跟蹤調查分析,一直随訪到2016年。
研究者對這将近50萬受試者進行詳細的跟蹤調查,一方面調查記錄下他們平時都吃哪些保健品(不隻是氨基葡萄糖),另一方面記錄下他們後來的心血管疾病發病、治療甚至死亡情況。并最終對得出的龐大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以排除其他幹擾,觀察氨基葡萄糖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
結果他們發現:
(1)466039名受試者中,有19.3%的人長期服用氨基葡萄糖。
(2)2006-2016年整個跟蹤随訪期間,這466039名受試者中,共發生了10204項心血管疾病事件。其中有3060名受試者因為心血管疾病而死亡,冠心病事件5745例,中風事件3263例。
(3)利用統計學方法排除掉年齡、性别、體重指數、種族、生活方式因素、飲食攝入量、用藥等因素的幹擾後發現:服用葡萄糖胺與總的心血管疾病事件風險顯著降低有獨立相關性(總體風險降低約15%)。
(4)與不吃氨糖的人相比,長期服用氨糖的受試群體其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22%,冠心病風險降低18%,中風風險降低9%。(詳見下圖原文數據)。
(5)與不吸煙者相比,吸煙者服用氨糖與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的相關性更明顯。
用簡單的人話概括總結就是:
吃氨糖,很可能對心腦血管也有好處,尤其是對于煙民們效果可能更好。
其實,除了這項研究外,之前發表在2012年的一項研究[1]也得出了類似的結果。
研究者們調查了266848名45歲以上的澳大利亞人,結果也發現:長期服用氨糖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病的風險。
2、為什麼會這樣?
研究者們在文章的結尾也嘗試對這一結果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他們覺得長期服用氨糖與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有關,很可能是因為以下兩方面原因:
(1)前期的研究[2]發現:服用氨糖可以降低C-反應蛋白水平,而後者是體内重要的炎性标志物。換句話說,服用氨糖可能有降低炎症反應的作用。
(2)服用氨糖可以緩解骨性關節炎的疼痛症狀,從而使得服用者可以更多更好的活動,從而降低了心血管事件風險。
3、我想說的
(1)相關性≠因果關系,預防心血管事件不能靠吃氨糖。
現實世界中因果關系很難驗證,這篇研究證實的是相關性,而不是因果關系。
舉個簡單的例子:早晨公雞先打鳴,而後太陽升起。我們可以說:公雞打鳴與太陽升起有相關性。但不能說:太陽之所以會升起,就是因為公雞打鳴。
同理,這篇研究隻是初步證實了吃氨糖與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有關,但為什麼有關不明白。這就意味着:我們還不能用吃氨糖來預防心血管疾病,該吃降壓藥抗凝藥還得繼續吃。
(2)這項研究比較“糙”,沒有服藥細節,尚不具有指導性。
研究中對于氨糖每天吃多少,一直吃多久等等細節都沒有區分和交待,甚至連氨糖可能存在的副作用都沒說(不過公認的是氨糖确實很安全,否則FDA也不會讓它進超市)。所以,并沒有太多實際操作層面上的指導意義,還是有待進一步細節研究确認。
(3)這項研究給氨糖提供了一個新方向
正如“萬艾可”這個神藥一開始并不是用來那啥的一樣。這項最新研究可以說開啟了一個新方向,即:氨糖這個本用來緩解骨關節炎症狀的藥物,或許在未來可能真的可以用于心血管事件預防。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清風計劃#
參考文獻:1. Sibbritt D, Adams J, Lui CW, Broom A, Wardle J. Who uses glucosamine and why? A study of 266,848 Australians aged 45 years and older. PLoS One 2012;7:e41540.
2. Kantor ED, Lampe JW, Vaughan TL, Peters U, Rehm CD, White E. Association between use of specialty dietary supplements and C-reactive protein concentrations. Am J Epidemiol 2012;176:1002-1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