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9月19日,車險綜合改革正式實施一周年了,最近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9月19日啟動車險綜合改革以來,累計為我國車險消費者減少支出超1700億元,“降價、增保、提質”的階段性目标基本完成,車險市場呈現保費價格、手續費率“雙降”和保險責任限額、商車險投保率“雙升”的新局面。
我們先總結一下改革後的車險:
交強險總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萬元提高到1.8萬元,财産損失賠償限額維持0.2萬元不變。
無責任賠償限額按照相同比例進行調整,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000元提高到1800元,财産損失賠償限額維持100元不變。
商業三者責險責任限額從5萬-500萬元檔次提升到10萬-1000萬元檔次。
新規下,車損險保障增加了,機動車全車盜搶、、玻璃單獨破碎、自燃、發動機涉水、、不計免賠率、指定修理廠、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等7個險種由原來的附加險變成了主險。
1、交強險
交強險又稱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顧名思義就是每個車主必須選擇的,不買不能上路,保費全國統一。
交強險隻能賠付他人的損失,主要保障因事故造成對方的死傷、醫療費用和财産損失,自己車輛的維修費、車内人員受傷等,都是不賠的。
而且交強險的賠償是按照項目計算的,每個項目都有固定的賠付額度,超過額度的部分就要自己承擔了。參考下表⬇️
總的來說,交強險相當于我們的醫保,保額低、保障也不夠全面。因此,我們還需要另外配置商業車險來作為補充。
2、商業車險
商業車險可以自由選擇是否投保,具體保額也可以自己定。
建議大家重點關注這三種:第三者責任險(以下簡稱“三者險”)、車上人員責任險、車損險。
我們整理了具體保障:
簡單介紹一下⬇️
第三者責任險:
它并不是保車主的,而是賠償第三者的。第三者責任險其實就是你把别人的車、物品或者人撞傷了,隻要在保險責任範圍内,保險公司都會無條件去賠付。
當然賠付的額度也是根據你當時填的來賠,但由于每個檔次的價格都差不多,還是建議車主往大的保額去保,以防萬一。
車損險:
發生事故後,自己的車輛需要修車時就用車損險,最低可以賠付85%,還有15%的修車費需要你自己承擔。如果不買這個,發生事故,不是對方全責,那麼你自己的修車錢要你自己出。
車上人員責任險:
也稱為 “座位險”,保自己車上的乘客和司機,保額可以自己選擇。發生人身傷亡時,可以賠一筆錢給車主。
這三類險種中,建議大家重點關注 “三者險”,最高能買 1000 萬保額。如果在一二線城市,保額至少買到 200 萬以上。如果想更安心一點,直接上500萬。
更加崩潰的是,這輛肇事的寶馬本來買了100萬的三者險,不知什麼原因到期沒有續保,車輛的保險狀态是脫保,這樣的話,估價500萬損失需要自己掏腰包。這就太慘了,即便賣房也不夠賠。
如果你的三者險隻買了100萬保額,别說撞豪車了,人更是撞不起,2021年全國交通事故案件殘疾、死亡賠償金賠償标準,我們先看下表: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賠償金額還隻是死亡賠償金。一旦發生這類嚴重事故,賠償的金額遠遠不止這些,其他賠償費用還包括: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精神撫慰金、律師費、鑒定費、醫療費等等。
因此,對于廣大車主而言,一旦發生人傷類交通事故,200萬賠付隻是起步價,而三者險又沒買夠,賣房賠付還真不是段子,傾家蕩産那是分分鐘鐘的事。商業車險該怎麼買
對于買車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有人認為,隻買交強險就夠了;也有人認為,至少要加上三者險……
具體怎麼買,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我們假設了三種情形,各位自行選擇:
1:交強險 三者險
适合預算有限、或車輛價值不高的老司機,每年隻要一千多元。
2:交強險 三者 險 車損險
适合新手或車輛較貴的朋友。不管是發生事故,還是自己開車蹭到牆上造成的車輛受損,都可以用車損險來賠,修理起來不會太肉疼。
3:交強險 三者險 車損險 座位險
如果經常要載親戚朋友,可以加一份 “座位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