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江河泛濫、洪水來襲之時,大湖水庫裡的蓄水奔瀉而下,除了各種湖魚水族被沖下,還總會有些“水怪、魚精”的傳聞出現.
近日,長江君就在後台收到網友的爆料......
一隻渾身濕漉漉、體型龐大的“生物”,在一個農村常見的蛇皮袋裡掙紮,看起來頗為吓人。
網友稱這是一位村民在江裡捕起來的“怪物”,因外形奇特,也是吸引來許多老鄉的圍觀。
而其被人上傳到社交網絡後,更是被瘋狂熱傳,不少人驚呼是“水怪”......
肢體粗壯且有尖喙。
發大水還真沖來“水怪”?很顯然,村民從江裡捕獲的是一隻活生生的“生物”,并且其外形看起來不像是什麼大魚,而更像是一隻“動物”。
我們的江河裡,除了大家熟悉的野生魚、蝦蟹等,竟還有這種生物存在?
其實,長江君第一眼看到這隻所謂的“水怪”,就知道這根本不是什麼“水怪”,而是一隻甲殼類動物——簡單說,這位村民捕獲的“水怪”,不是烏龜,就是甲魚!
不過,這隻“水怪”看起來至少有四五十斤,什麼樣的龜鼈能長這麼大?
(左圖為村民捕獲的“水怪”,應該為甲殼類動物,而右圖為我國江河裡常見的“中華草龜”。這兩者是一類生物?估計許多人很難将它們聯系到一起......)
所謂“水怪”很可能其實是外來物種,一隻罕見的巨型“鳄龜”。鳄龜是目前淡水甲殼類動物中最大的龜類,原産于亞馬遜流域,是一種擁有極為堅硬外殼和強壯嘴喙的掠食者。
而因為養殖業的發展,這種原産于北美地區的“巨龜”,如今已經在我國各地的江河中出現。
毫無疑問,以鳄龜強壯的體魄和尖牙利爪,無論是在長江水系還是黃河水系的生态系統,它都是完全沒有天敵的。
沒有天敵,加上生長迅速,一些被人放生到自然水系中的鳄龜,仿佛“蛟龍入水”,瘋狂生長,因此許多人捕獲、釣獲的鳄龜,往往體型驚人。
——雲南一位釣魚愛好者,在瀾滄江釣起來的50斤巨型鳄龜。
雖然不是水怪,但鳄龜卻是“生态禍害”一隻成年鳄龜,一年能吃掉的魚蝦可達幾百斤,其生态破壞性驚人。
不過,幸運的是,跟羅非魚、巴西龜等泛濫的外來物種相比,野生鳄龜的種群還較小。
但近日各地洪水泛濫,據稱全國有70%養殖場受災,應該有大量鳄龜逃入自然水域,是不小的生态隐患。
因此,這裡也建議大家,在江河中捕魚、垂釣或者遊玩時,如果碰到鳄龜,千萬不要手軟,不管是抄網捕撈,還是魚餌誘釣,一定要将其搞上岸!
當然,鳄龜本身就是作為一種食用肉龜引入,捕獲釣獲鳄龜,完全可以将其帶回家食用,還能為助力生态保護,可謂一舉兩得!
(助力生态,轉發、關注、随手點個贊都是支持,也歡迎後台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