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社會人,經濟學與我們息息相關。大到宏觀經濟給芸芸衆生的雨露均沾,小到居家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我們都無法遠離經濟學的影響。但,很多小夥伴以為經濟學就是金融學就是數字遊戲,以為自己不是專業人士不是決策層,就與之無關。其實呀,作為平頭小老百姓,我們還真得讀讀經濟學。如果您覺得那些大部頭的經濟學原理型書籍、那些成書背景與我們陌生的國外著作、那些單純聊數字又距離很遙遠的暢銷書,太難讀下去的話,或者可以讀讀這本《經濟學原來很有趣》。
封面
《經濟學原來很有趣》是「大師精華課系列」書籍之一, 繼續沿用「智能交互課堂」的形式,請十六位著名經濟學家登上講台,從經濟學的十六項基礎概念入手,解析經濟學相關理論。 在這個課堂上,學生們可以與「世界聞名的經濟學大師」同聚在一個空間,聽他講解專業知識,還可以近距離與經濟學家們互動交流,融彙貫通地學懂經濟學。
以實用性為主,講授經濟學常識
無論是否學過經濟學,老爺爺老奶奶們都知道,應季的水果比反季節水果便宜。這便宜,正是受到「供需關系」的影響,才得以形成。經濟學研究證明:供給和需求之間的關系,決定了價格的走向。在這本書的第十章《熊彼特導師主講「供需關系」》中,熊彼特導師以韓國人囤大白菜為例子,圖文并茂地向我們解說「供需關系」,并将這個概念延展到國際貿易、國際分工等層面。
敏感的消費者,總是能透過市場價格等市場信号捕抓商機,比如2014年大媽搶購黃金的熱潮。但哪些是市場信号呢?收到信号,應該如何分析呢?這本書第六章《穆勒導師主講「市場」》詳細解析了「市場」「市場信号」等經濟學概念,并借用大白菜與羊群等諸案例,圖文并茂地展開讨論。
書中選取了很多這類跟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用性内容,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之下,大部分小夥伴一學就可以上手,而且還很容易舉一反三地在實踐中應用。
聊有趣的經濟現象,讓你更懂經濟學
傳說中,明代的大富豪沈萬三擁有一隻可以讓錢生錢的聚寶盆。聚寶盆這類不需要付出,就有回報的投資,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寶物呀。可是,它隻是一個傳說。現實生活,講究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可是本書第一章《配第導師主講「利息」》文中,配第導師卻告訴我們:想讓錢自己賺到錢并不難!這種讓錢生錢的方式,就是投資!至于都有哪些投資呢?投資的收入是怎麼計算的?又有怎樣的風險?這些我們好奇的問題,配第導師都在本章中,一一分析。
無論賺多賺少,我們總是需要消費的。可是,不同的消費觀念,卻将推着我們走向不同的經濟道路之上。最明顯的區别,就是熱衷花明天錢的美國人與愛存錢的中國人。在本書第十一章《蒙代爾導師主講「消費」》文中,蒙代爾導師從「消費」的概念、消費者背景等内容展開講述,并延展到「沉沒成本」「機會成本」等經濟學概念以及歐元這一貨币的經濟學分析。
這些有趣的經濟學現象,使得晦澀難懂的經濟學術語生動起來,讓我們輕松地明白應該賺錢與花錢的原理,更懂經濟學。
部分目錄
我們都不是魯濱遜,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經濟人個體,都無法撇開經濟學,自供自給自足地過與世隔絕的生活。學點經濟學的知識,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理财,甚至在人際交往層面,都将獲得強大推力。作為大衆普及本,這本《經濟學原來很有趣》非常适合普通讀者入門閱讀,裡面不單覆蓋了經濟學基礎原理、經濟學常用術語,還把市場、消費、生産、貿易、金融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融入其中;圖文并茂、妙趣橫生地向我們普及大衆經濟學知識,讓我們更懂經濟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