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的情感混淆?1974年,心理學家安斯沃斯在烏幹達創建了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陌生情境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安斯沃斯創造了一個有适度壓力的情境——在一個不熟悉的環境中,讓嬰兒和照顧者短暫分離這個實驗由8個步驟組成:,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心理學中的情感混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1974年,心理學家安斯沃斯在烏幹達創建了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陌生情境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安斯沃斯創造了一個有适度壓力的情境——在一個不熟悉的環境中,讓嬰兒和照顧者短暫分離。這個實驗由8個步驟組成:
實驗場景和順序不變,但不同嬰兒的表現卻截然不同。通過大量觀察,安斯沃斯創建了心理學依戀理論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結論。她将一個人的依戀類型分為三類:安全型依戀、矛盾-對抗型依戀和回避型依戀。可以看到,實驗中的“陌生情境”包含兩個分離和團聚的情節:在第一個情節中,嬰兒與陌生人被留在了滿是玩具的遊戲室,在第二個情節中,嬰兒被單獨留下。
對于這個場景實驗,安全型的嬰兒有如下反應:母親在場時,嬰兒專心地探索玩具、進行玩耍,在母親的幫助下,ta甚至有可能會和陌生人互動,出于對母親的信任,ta可能不會反對母親的第一次離開,在某種程度上,ta甚至會依賴陌生人來獲得安慰,但如果ta有選擇,ta會更喜歡母親。在母親第二次離開時,嬰兒獨自留在房間,這時ta的依戀系統被激活,ta會抗議、跟随或哭鬧,但無論ta反應如何,在母親重新回歸時,ta會表現出明顯的向母親尋求親近,尤其渴望身體接觸。母親的安慰和鼓勵也能使嬰兒迅速地獲得撫慰,當被安撫下來後,他們重新回到遊戲和玩耍中去。
那麼矛盾-對抗型依戀類型的嬰兒呢?他們比安全型依戀的嬰兒對分離表現出更明顯的焦慮和痛苦,他們明顯更容易哭鬧,且即使母親在場時,他們也難以投入到玩具和對新環境的探索中去,他們很“粘人”,死死的拽住母親,當母親離開又返回時,他們表現出一種矛盾的抗拒:如果母親遠離,他們會死死的糾纏母親,但如果母親靠近,他們又會憤怒的抗拒。
安斯沃斯早在1963年,就曾在烏幹達的研究中描述過一個嬰兒和母親的行為:“他一個勁地往母親懷裡鑽,一旦被放下,就會嚎啕大哭,直到再次被抱起,母親會抱着他直至熟睡,但輕輕一放,他就會立刻醒來并哭泣”,這些嬰兒對母親懷有矛盾的情緒,拒絕安慰:他們尋求與母親的接觸,然後憤怒的抗拒,例如,一會要求被抱起來,一會又推開,這些嬰兒雖然表現出強烈的痛苦,但很難被安撫。
與以上兩種表現又不相同的是回避型依戀的嬰兒。他們對母親的離開和返回都表現得很冷漠,似乎無動于衷。在陌生環境下,他們并未把母親當做自己的避風港,相反,他們避免和母親接觸,表現出對媽媽的疏遠和冷漠。
安斯沃斯的這項研究是心理學依戀關系研究的奠基之作,事實上,不僅是嬰兒如此,成人的依戀類型也是如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嬰兒并不是小号的成人,但成人卻是大号的嬰兒。
也許看到這你會問一個問題:依戀類型跟我有什麼關系?答案是:關系巨大,依戀幾乎是一個人畢生的心理話題,它就像潛意識一樣影響着你的人生,但也許你卻對它一無所知。
在最近看的一本關于依戀的書《依戀與創傷》中,作者詳盡地梳理了“依戀理論”的研究成果,并特别對“第四類依戀類型——紊亂型依戀”,也就是帶有嚴重心理創傷的依戀類型的治療,給出了方案。如果想要了解依戀,這本書值得一讀。
那麼問題來了,依戀到底是什麼?跟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系?
02來訪者小田訴說着她與老公之間的關系,她咬牙切齒地說:“我恨不得讓他去死,有一天我做夢夢見他被車撞死,在夢裡我竟然笑出聲來”。在我看來,小田就是一個一生都在尋求依戀關系但始終求而不得、因愛生恨的“矛盾-對抗型依戀”的典型。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做要麼對方遍體鱗傷,要麼自己痛不欲生:心理學深度剖析“作”,這篇文章距離現在已經有2年時間,但仍被系統反複推送,收獲了無數評論。其中大部分評論是這樣的:原來“我”是這樣啊!、“說的就是我”、“我老公(老婆)就是這樣,簡直一模一樣”.......從某種程度上說,“作”,是矛盾型依戀類型的人的典型行為。這類人一生都在“依戀關系”中沉浮,可以說,對“情”——不管是親情、愛情還是友情的追求,貫穿他們生命的始終。
正如本書作者所說:我們每個人窮其一生都需要發展和整合兩條主線:即關聯感和自我界定,自我界定和自主性相關,關聯感則與“與他人的關系”相關。這句話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其實就是在做兩件事,第一件是在與他人的關系中尋求情感支持,另一件是發展自我。
關于這兩點,東西方的文化上顯示出了比較大的差異。西方文化更強調自我界定,一種帶有偏見的觀點會認為這是偏男性的需求,強調自我界定包括強調獨立性、自主性、自力性、競争感、成就感、支配感、權力感、獨處等。如果過分強調自我界定,就會出現常見的對環境的适應不良,比如嫉妒、追求權力、自戀、自我批評的完美主義、攻擊性、孤立和疏離,這将導緻個體冷漠、霸道、挑剔、批判、充滿敵意。如果你認為剛才這些說法難以理解,那可以舉幾個例子。
比如現在有很多女性雞湯說“女人就不應該浪費時間談什麼感情,就是要搞錢”,持有同樣論調的“大丈夫何患無妻?最重要的是你有錢有勢”,這些都是過分強調“自我界定”的充分表現。說到這,大家也可以看到,随着世界的融合,傳統的東方文化越來越被西方工業文化所影響,所以剛才說的這種論調在當今社會變得越來越流行,它更強調個人的單打獨鬥,強調個人能力,而隐約包含着對人際關系的否定。
與之相反的是東方的集體主義文化,會更強調“關聯感”,一種帶有偏見的觀點會認為這是偏女性化的需求。強調關聯感,即強調依賴、合作、協作、共享、互利、互惠、利他、共情、情感性和親密等特質。
其實這兩點就是“融合”與“獨立”的另一種說法,而一個人人格的成熟,是需要這兩部分同時發展的,任何偏向,都會走向偏頗。
03我們來談談不同依戀類型對一個人生活的影響。簡單說,如果一個人的依戀類型是安全型,ta大抵會發展成為一個人格成熟的人,也就是剛才所說的關聯感和自我界定兩方面都很好的人。具體表現出來的就是合群但不依賴、獨立但不孤僻、既善于與他人合作,又能享受孤獨。依戀類型與我們常說的“安全感”緊密相關,一個安全型依戀的人,基本上安全感也會很充足,所以他們會更有能力探索世界,換言之,他們不但人際關系水平發展的很和諧,在事業上也容易有建樹,但這種事業有成又不是那種偏激、強迫的“有成”,不是那種“不優秀就不配活着”的強迫性優秀,而是雲淡風輕、不急不緩的優秀。
我想這個類型的人,大抵是我們心中的“理想型”,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人,會很容易識别出來,他們無論外表多麼平凡,都難掩人格魅力。
不過很可惜,這個類型的人,大概是很少的。多數人都是“不安全依戀”類型的人。在這裡,我為他們畫個簡單的人物畫像。
比如矛盾型,我自己就是這個類型,所以相對來說,我可能最熟悉這個類型。這類人的典型的特質就是容易焦慮、糾結、完美主義、感情中比較“作”、缺少安全感,情緒波動比較明顯(忽而晴空萬裡,忽而陰雲密布)
那麼回避型的人呢,我也接觸過不少。簡單說,一些“超理智”的人,就是這個類型。他們好像幾乎沒什麼情感和情緒波動,表現出來的是理智與冷漠共存的狀态。或者說,絕對的理性,其實就是冷漠的代名詞。
當然,世界遠比分析的複雜,作為“複雜系統”的人類,也不是簡單的幾個類型就可以概況的。大多數人都是多種類型的組合,猶如一枚混合面饅頭,區别在于哪種類型為主。比如我自己,主要是矛盾型,同時也伴随安全型和回避型。
04不管是星座還是占蔔,都被人所喜愛,這是因為我們都很喜歡把自己“歸到某一類”——這種心理需求滿足了我們的安全感、确定性、以及歸屬感的需要。但是我最最想要強調的一點,其實并不是“對号入座”,比如這本書,它是講依戀的,更是講依戀創傷的發展的——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每個人都是“變化的”,終生可塑。
如果我們把自己限定為某一種類型,那所有的科學研究就毫無意義,因為這意味着我們不能改變了,但事實上,我們終生可塑。
這才是這本書以及依戀關系研究的意義所在——了解自己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自我。比如我自己,就從以矛盾型為主,發展到了以安全型為主,現在的我,已經不需要再用“作”的試探來獲取安全感了,因為我自己已經可以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相對應的是,我的情緒也不像以前那樣大起大落、陰晴不定了。變得穩定平和了很多。
同時,不管是這本書,還是心理學,其實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在于,它可以作為一門“育兒學”,比如在這本書裡,它講述了大量依戀關系的“代際傳承”——換言之,你自己是什麼類型,大概率會把這個類型“傳”給你的孩子。這不是基因學上的“傳”,而是潛移默化的傳染。這才是可怕之處。
從這個角度說,個人發展不光是為了自我,同時也可以斬斷“家族傳承”的鍊條,換言之,如果我自己缺少安全感,但我可以通過發展自我,讓我的孩子成為安全依戀、人格健康的孩子。
“可塑性”才是王道。
【寫在最後】
“依戀”是每個人逃不開的話題,我們從嬰兒成長到成人,一路上都被依戀關系影響和塑造。所以心理學也是如此,也許你不了解它,但它的存在一直在影響着你。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多平台簽約作者
❤️壹心理認證作家
❤️外冷内熱
❤️熱衷深度幹貨
❤️出版《做情緒穩定的父母: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如果你有什麼心理困惑,歡迎後台私信。我為自己寫作,希望遇到産生共鳴的“同路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