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哪吒的法術咒語

哪吒的法術咒語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13:08:37

一說到哪吒這個人物,大家就會想到,那個“項套乾坤圈,臂繞混天绫,腳踏風火輪,手持火尖槍”風一般的少年。不管是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還是《封神演義》,哪吒的形象都是深入人心的。

哪吒的法術咒語(關于哪吒的法身)1

其實“哪吒”一詞最早出現在道教書籍中,而非佛教,他是道教的護法神,在道教的頭銜為中壇元帥、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将軍等。

而在佛教中是叫“那咤”,那咤本是佛教中的一個神,在唐以前,我國尚無關于“那咤”的任何記載。也就是說,“那咤”是從唐代傳入中國的。雖然道教的哪吒原型是佛教的那咤,但是兩者絕對不是同一個人。

經過後來曆代文人的描述,才形成如今我們所知的形象,但是還有一個争議就是哪吒到底是“三頭八臂”還是“三頭六臂”?

哪吒的法術咒語(關于哪吒的法身)2

因為在《西遊記》中的哪吒是“三頭六臂”,第四回中描寫:那哪吒奮怒,大喝一聲,叫:“變!”即變做三頭六臂。

而《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卻是“三頭八臂”,且《封神演義》中還專門就哪吒的“三頭八臂”由來道出了緣由。哪吒在被化血刀擊傷後,師傅太乙真人賜三杯酒和三枚火棗,然後哪吒得了“三頭八臂”的法身,可随心意自由變化,可同時使用所有兵器,隐顯自如。

那哪吒到底是《西遊記》中的“三頭六臂”還是《封神演義》中的“三頭八臂”呢?

哪吒的法術咒語(關于哪吒的法身)3

其實不管是《西遊記》還是《封神演義》都是取材于哪吒的民間傳說,小說的作者都是通過将民間傳說的情節,加以豐富的想象,塑造了各自小說中的哪吒形象。而《西遊記》和《封神演義》哪一個成書早,都一直有争論,兩本小說都是明代成書的,所以這兩本小說中的人物誰借鑒誰還很難說。

但是在《水浒傳》中有一個人物,名叫項充,梁山大聚義時,排第六十四位,上應地飛星,擔任步軍将校。有人不禁會問,說的好好的《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怎麼又扯到《水浒傳》了,因為這個項充綽号叫“八臂哪吒”。

要知道《水浒傳》成書的時間要比《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早,《水浒傳》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時期的小說家,而吳承恩是明朝後期小說家。

哪吒的法術咒語(關于哪吒的法身)4

《水浒傳》的這個項充綽号“八臂哪吒”由來,自然也是源自哪吒的民間傳說,因為《水浒傳》成書更早,所以我們可以推斷哪吒一開始的形象應該還是“三頭八臂”,而在小說《西遊記》中改為了“三頭六臂”,或許是作者認為“三頭六臂”更顯的對稱協調。而且“三頭六臂”已經形成一個漢語成語,比喻神通廣大,本領出衆。以上僅是個人觀點,歡迎大家探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