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主産于廣東、福建等省。秋季果實成熟時收集,曬幹或低溫幹燥。以陳久者為佳。生用。
【别名】橘皮、陳皮、廣陳皮、新會皮。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脾、肺經。
【功效主治】
1.行氣健脾 用于脾胃氣滞證。症見脘腹脹痛,惡心嘔吐等。因其性偏溫燥,故寒濕中阻所緻者尤宜。
2燥濕化痰 用于濕痰阻滞之咳嗽、氣喘、痰多色白、胸悶不适者。
橘皮辛散苦降,入脾胃二經,性溫而不燥,芳香而醒脾開胃,尤長于理氣健脾燥濕,調中快膈,降逆止嘔。自古即為可藥可食之品。其入膳多用作佐料及休閑食品,有順氣調中,開胃消食之功,可廣泛用于各年齡段人群的日常保健,适于治療脾胃氣滞所緻的脘腹脹滿或疼痛,食少嘔吐者。
使用補益藥時加人本品,可使補益藥滋而不膩,補而不滞,以充分發揮療效。
【用法用量】
入藥内服煎湯,或入丸、散等。常用量10〜15 g;入膳宜用于煮粥、泡酒、茶飲、烹炒、鹵燒、腌潰等,每日常用量5〜10 g。
【使用注意】
本品苦燥性溫,若過量久用易傷津助熱,故氣虛證、陰虛燥咳、吐血證及舌赤少津、内有實熱者忌服。
橘皮的食療方
1、【橘皮和丁香茶】
材料:橘皮3克,丁香3克
制作:将橘皮和丁香一同煎水,代茶飲。
功效:理氣、散寒、止痛;
2、【橘皮黃芪粥】
材料:糯米100克,黃芪40克,橘皮5克;
制作:将黃芪洗淨入鍋,加适量清水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黃芪汁加入糯米和适量清水入鍋煮30分鐘至粥成,加橘皮煮再煮5分鐘,加适量紅糖調味即成。
功效: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補氣活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