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三亞當地居民拍到一群猴子在泳池裡“玩耍”,有的還會跳水嬉戲甚至潛水。一時間引發了人們的好奇,難不成拍到的真的是“水猴子”?經過核實後,這群“戲水的猴子”其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猕猴,并不是所謂的“水猴子”。猕猴居然也會遊泳和跳水這樣高難度動作?是成精了還是進化了?
靈長目動物智商超群的原因
首先是靈長目動物大腦體積比一般哺乳動物大。在遠古時代,哺乳動物的腦體積和如今的負鼠、刺猬不相上下。約6500萬年前,也就是恐龍滅絕以後,哺乳動物的腦體積幾乎都維持在這個水平,但是靈長目動物的出現,它們的大腦就比其他哺乳動物更大。
有研究表明,絕大部分的哺乳動物會利用約5%的新陳代謝後的能量來維持和運轉大腦功能,而靈長目動物要用最少9%的新陳代謝能量。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腦部的發育。
靈長目動物大腦體積較大除了先天因素的影響,還與後天發展有所牽連。由英國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提出來的“社會大腦假說“,認為靈長目動物具有社會複雜性,以此作為一種”驅動力“,讓靈長目動物在認知上産生了複雜性,進而産生社會壓力,導緻了大腦體積演變朝着體積更大的方向生長。大腦皮層的面積也随之擴大,加強了在靈長目動物的認知、思考、推理能力。
不過這個假說在後來也被其他科學家質疑,紐約大學的研究者艾利克斯·德卡森和同事們曾研究140多個靈長目動物的腦部并進行數據彙集,不僅從社會因素、種群因素、交配系統等社會化因素出發,還把重點落在了一個新的研究點——飲食習慣,探究靈長目動物是屬于食葉和果,還是單食葉或果,抑或是雜食性動物。至此他們的研究數據得出,靈長目動物大多數為雜食性,并且研究數據也表明雜食性動物的大腦體積大于食葉或食果動物,紐約大學人類學助力教授詹姆斯·海厄姆也同樣支持該觀點。
“哺乳動物智商中的天花闆”——靈長目動物
由于靈長目是地球上所有哺乳動物中,最具有靈性、智商最高的一類動物,我們人類也屬于靈長目的一員,引起了人類對靈長目動物智力高低的好奇。那麼在講述第二個原因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個著名實驗——苛勒的黑猩猩實驗。
苛勒把香蕉挂在籠子頂部,然後放入幾個箱子到籠裡,最後把作為實驗對象的黑猩猩放入籠中。這隻黑猩猩想吃香蕉,它首先采用了踮腳摘取,但由于高度不夠,黑猩猩開始沉思了一會,仿佛明白了什麼,果斷搬起一個箱子放在香蕉正下方,自己站在上面,可高度還是不夠,它又搬了一個箱子疊在第一個箱子上面,成功取到了香蕉。
而苛勒還做了第二個實驗,同樣一隻黑猩猩,籠子裡隻放有一長一短兩根中空竹竿,頂部挂有一個香蕉,一開始黑猩猩用兩根竹竿都無法夠到香蕉,後面在它拿着兩根竹竿玩耍時,在不經意間把短竹竿前梢插入了長竿末端中,而黑猩猩似乎明白了什麼,用這合二為一的竹竿,順利的夠到了香蕉。
這個實驗讓苛勒得出了心理學中的“頓悟”說,也間接體現了黑猩猩等靈長目動物的智慧與理解力能夠運用在實際情境中,最終使自己“頓悟”,而不是一味重複和盲目的嘗試,這就是“學習”的本質,是絕大多數哺乳動物難以達到的程度。
而正是因為靈長目動物學習思考能力強,學會直立行走後促進了腦部發育。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大街小巷都有許多街頭表演,耍猴就是當時比較熱門的一種。在耍猴中,可以看到猕猴在主人的牽引下,搖搖晃晃走路的樣子,非常滑稽,還能夠做出許多高難度動作,使人歎為觀止。
于是直立行走能否促進腦部發育引起了科學家的關注,他們将半歲到三歲之間的靈長目動物進行直立行走的訓練,竟真的可以達到如人類一樣直立行走,并且他們的大腦活躍度與沒有受過訓練隻會用四肢走路的其他靈長目動物相比之下,有明顯的差異。
實驗的初期階段,研究人員拉着小猴的前肢,使後肢完全着地,就如教兩歲大的孩子走路一樣,每天訓練一個小時,兩個月左右後,這些小猴子就可以自己站立行走,甚至可以做到直立快走。并且在學會行走的過程中,這些靈長目動物還能靈活使用自己的膝關節、踝關節,不斷把自己的重心調整至平衡,腰杆子也慢慢挺直起來。直立行走讓他們的上半身能夠像人類一樣筆直,行走能力的提升也讓猴子猩猩們在這個期間不斷的學習,如奔跑、跳躍、躲避障礙物,能夠有意識的進行複雜的動作。
科學家們還在猴子的腦部找到了控制和支配直立行走的腦組織神經元,發現靈長目動物在直立行走的過程中,直立行走能力越強,直立行走的腦組織神經元就越發達,神經信号傳遞越活躍,這一現在在小猴身上更加突出。所以科學家認為直立行走也是改變靈長目生物腦部思考方式的一個重要因素,能夠使其思維變得更加聰慧。
而直立行走之所以能夠作為靈長目動物聰明的原因,是因為在人類的進化中也起到關鍵作用,手足的分工合作,強化了人體特有的形态結構,森林古猿普遍被認為是人類的祖先,而直立行走是森林古猿進化為現代人類中具有“決定性的一步”。所以直立行走對于靈長目動物來說,也有一定的促進大腦發育作用。
“同為靈長目,相煎何太急“
世間的萬物皆有靈性,猴子戲水就如同自己的孩子在水中玩耍時的情景。但如今有很多不法分子,經常偷獵野生猴子,對其進行殘忍的虐殺後,汲取猴子身上殘留的有價值的部位。如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金絲猴,曾經就被大量狩獵,剝皮用來賺錢,拿猴腦作為食物,實在是殘忍至極。
所以無論智商高低,無論是否與人類有共同祖先,我們都應該做到愛護動物。看看自己養的小狗小貓,它們一個叫聲就能安撫你受傷的心靈,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惹得你不禁發笑,甚至還有撫摸擁抱它們的沖動,這就是愛的表現。而這份愛不應該隻停留在自己的寵物身上,更應該讓其升華,點綴在萬物之中,隻有讓動物們感受到人類的友善,雙方和諧相處,人類才能感受到物種之美,體會到生命的燦爛與多姿多彩,譜寫出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華章。
參考資料
科技日報,靈長類動物大腦體積較大?新研究稱由飲食習性決定, 2017,人民網
黃橙,動物智力探究,2008,知網
作者:十裡殷紅 校稿編輯:川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