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有人在網上分析漢字“敗”,說左邊是“貝”,就是古代貨币;右邊是“攵”,怎麼有錢又有文化就“敗”了呢?
文章還講了一套道理。
不用細說,所講道理一定站不住腳——因為,以“隸變”之後的漢字字形來分析字義,本身就是“緣木求魚”的事情。
首先,“攵”不是“文”,而是“攴(pū)”字之變形,發生于“隸變”之後。
《說文·攴部》雲:“攴,小擊也。從又,蔔聲。”《手部》又雲:“撃(擊),攴也。”
許慎的這種方法叫“互訓”。
段玉裁說:“此雲‘小擊’也,同義而微有别。按,此字從又、蔔聲。”
這是說,“攴”是“形聲字”。
段氏又說:“‘又’者,手也。經典隸變作‘撲’”。他說,這種改變,是從“漢石經”開始的。
可知,“攴”是“撲”之本字,“撲”字自“隸變”始出。
“敗”字的“右半部”這就清楚了。那“左半部”什麼情況?
多數蔔辭中,“敗”字左邊就是“貝”。但還有個别“上貝下口”的寫法,如“乙8171”蔔辭。
于省吾先生在《甲骨文字釋林》中,專門考證過此字,認為其同于單貝,亦為“敗”之初文。
蔔辭中,确有左邊很像“鼎”字之“敗”字。但從金文和小篆對甲骨文的傳承來說,這個字似乎不屬于“正統”,之後的字,并不與其相像。
西周青銅彜器上的“敗”字,有“贁”的鑄法,其當由上貝下口傳承而來。
但到了小篆,就是“單貝”加“攴”的寫法了。
《說文》曰:“敗,毀也。從攴貝。”
許慎還說:“賊、敗皆從貝。”他的意思,是這兩個都是“會意字”——賊,偷“貝”;敗,毀“貝”。
确實有此可能。“攴”為“小擊”,貝這種東西,“小擊”也是承受不住的,于是便“毀”了。
但是,“敗”,還有可能是“形聲字”。大約宋代之前,“敗”音“浿(bèi)”。《廣韻》才注為“補邁切”;《集韻》注為“北邁切”。
甲骨蔔辭中,“敗”字本義,确是毀壞,但也引申為“災禍”之義。
所以,“敗”的第一個含義,就是“毀壞”。
《詩·召南·甘棠》雲:“蔽芾甘棠,勿翦勿敗。”
請注意,古音韻學者,大多認為此“敗”為“月部”。
《爾雅·釋言》所雲“敗,覆也”,亦為“會壞”之義。
“敗”的第二個含義,是“災禍”。
《禮記·孔子閑居》:“四方有敗。”鄭《注》:“敗為禍災也。”這與甲骨蔔辭的一些用法一緻。
“敗”的第三個含義,是“毀滅性的”。
《尚書·湯誓》:“夏師敗績。”這也是己方“大敗”之義之源頭。
“敗”的第四個含義,是 “失敗”。
《左傳·桓公十三年》:“莫敖必敗。”
“敗”的第五個含義,是“敗壞”。
《詩·大雅·桑柔》:“大風有隧,貪人敗類。”
“敗”的第六個含義,是“擊敗”。
《左傳·隐公九年》:“鄭人大敗戎師。”這是指“擊敗”對方,雖與第二個含義用詞一樣,但含義完全不同了。
主要就是這些。
還要再說一遍的是,以“隸變”之後的漢字字形分析字義,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事情——此時的漢字,基本隻具有記錄語言的“符号”性質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