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唐詩三百首最經典早發白帝城

唐詩三百首最經典早發白帝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17:20:54

唐詩三百首最經典早發白帝城?出 塞王之渙,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唐詩三百首最經典早發白帝城?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唐詩三百首最經典早發白帝城(唐詩三百首312王之渙出塞黃河遠上白雲間)1

唐詩三百首最經典早發白帝城

出 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出塞》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得意之作,又名《涼州曲》,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是一首邊塞詩傑作,旨在寫征人守邊艱苦。詩的前二句,展示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奠定了慷慨悲壯的基調。三四句抒情,寫盡邊地生活的寂寞凄涼,寄托着詩人對征人遭遇的深切同情,深沉含蓄,耐人尋味,不愧為邊塞詩的絕唱。

注釋:

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等于八尺。

羌笛:直吹管樂器,出自羌族,故名。

楊柳:指樂府《橫吹曲》中《折楊柳》。曲調哀愁。

玉門關:漢代關名,在今甘肅敦煌。

譯文:

黃河遙遠地伸向白雲之端,一片孤城屹立在萬仞高山。奏出《折楊柳》的羌笛何必聲聲哀怨,春風本來就吹不到荒冷的邊關。

賞析:

《出塞》又題作《涼州曲》。涼州,治所在今甘肅武威縣,是玄宗開元年間西涼府都督所在地。這首詩想把我們帶到祖國大西北的壯麗山川面前,感受西北邊疆的闊美。

詩的前兩句“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起得突兀,接得有力。使人立即想到曆史和未來,立即感到永恒和無窮。“黃河遠上白雲間”,是詩人真實的感受。奔湧的黃河與浮動的白雲相映襯,此時的詩人全神貫注,感受到的是空曠但絕沒有寂寞的美景享受。黃河、白雲,色彩對照明麗。目光稍移,詩人看到的是天地間其他的景物。“一片孤城萬仞山”。城是“孤”的,是“一片”,山是險的,高達萬仞。山的高,則更顯出城的小,“山”與“城”的對比,更顯現出了祖國西北邊塞的雄奇廣袤之美。

後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意謂你們何必借《折楊柳》來抒發滿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風是吹不過玉門關的。這兩句,寫邊地的荒涼與寒冷和征人的怨情,情調由豪壯轉為憂傷。但是這種憂傷不是一般悲抑低沉的哀歎,而是暗含諷刺之意的。詩人的真意并不在于誇張塞外的荒涼與寒冷,說那裡沒有春風,而是借自然現象來暗喻安居于繁華帝都的最高統治者不關心戌守邊疆将士的生活,對于遠出玉門關戌守邊境的士兵不給予一點溫暖。

這首詩前兩句偏重寫景,後兩句偏重抒情,并且情景交融,運用暗喻的手法委婉地批判了當朝統治者,也表達了詩人對戍邊士兵的同情。

作者介紹:

王之渙(688—742),唐代詩人。字季淩,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高祖遷至绛(今山西绛縣)。講究義氣,豪放不羁,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用詞十分樸實,造境極為深遠。傳世之作僅六首詩。其中《登鹳雀樓》、《涼州詞》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