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道是金玉良緣,俺隻念木石前盟。
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
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
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提示:這首曲唱的是寶玉、寶钗、黛玉三個人。
本來曲牌名都是固定的,如《山坡羊》、《寄生草》之類,按其格式 往裡填詞。但《紅樓夢》中的曲名幾乎都是作者自創的。自創的有一個好處,就是與内容聯系非常密切,類似文章的标題。
《終身誤》曲子以寶玉的自訴口吻,演唱自己與寶钗感情始終不能融洽的不幸婚姻,抒發對黛玉懷念和眷戀之情,表現出對封建包辦婚姻的強烈不滿。
一個是阆苑仙葩,
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磋嗟呀,一個空勞牽挂;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經得秋流到冬盡,
春流到夏。
提示:這首曲是專門詠歎寶玉和黛玉的。
枉凝眉,意思是枉自皺眉頭。
“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她本是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美玉無瑕”指賈寶玉,他本是赤霞宮神瑛侍者。他們前世有緣,今生重逢,彼此真心相愛,曾經反複試探彼此的心事,并有過表白。寶玉對黛玉始終呵護有加,但他們美好的愛情,如鏡花水月一般,無法成為現實。黛玉終日以淚洗面,實現了她“還淚”的諾言。
鏡裡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
那美韶華去之何迅!
再休提繡帳鴛衾。
隻這戴珠冠,披風襖,
也抵不了無常性命。
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
也須要陰骘積兒孫。
氣昂昂頭戴簪纓,
光燦燦胸懸金印,
威赫赫爵祿高登,
昏慘慘黃泉路近。
問古來将相可還存?
也隻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提示:這首曲是唱李纨的。
晚韶華,意思是晚年要榮耀一番。
曲子開頭兩句概括李纨守寡後的一生。李纨“青春喪偶”,夫妻恩情就如鏡中之月,自是空有其名。日後兒子賈蘭博得功名,自已也得享榮華,但卻象夢境般的虛幻。因為即使“戴珠冠,披鳳襖”,當上诰命貴婦,“也抵不了無常性命”——李纨享榮華之時,也就是她死期臨近之日。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侬此日生雙翼,随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侬收葬,未蔔侬身何日喪?
侬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侬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顔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顔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提示:《葬花吟》是林黛玉 所吟誦的一首詩。這首詩在風格上仿效初唐的歌行體,名為詠花,實則寫人。全詩血淚怨怒凝聚,通過豐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畫面,濃烈而憂傷的情調,展現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與痛苦、細微而複雜的心理活動,表達了其在生與死、愛與恨等複雜的鬥争過程中所産生的一種對自身存在焦慮不安的體驗和對生命迷茫的情感。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缟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提示: 這首詩是林黛玉在大觀園 衆姊妺結成“ 海棠詩社 ”後首次吟詠詩歌時所作。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倩女欲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
卻喜詩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
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幹風裡淚,晶簾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
提示:此詩為史湘雲所作。海棠詩社剛成立時,湘雲不在場。過後,寶玉特意把湘雲請來。湘雲來後,興頭極高,立即依韻和了如上兩首。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提示:黛玉所作。詩題是《菊夢》,以拟人的手法寫菊花的夢境,實際上是寫黛玉自己夢幻般的情思,帶有明顯的谶語的意味。頸聯、尾聯四句透出一般凄涼衰敗的氣氛,暗示對黛玉的結局。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秋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挑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複飕飕,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提示:原著寫道,“黛玉不覺心有所感,不禁發于章句,遂成《代别離》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詞為《秋窗風雨夕》。”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内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内人,人與桃花隔不遠;
東風有意揭簾栊,花欲窺人簾不卷。
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憐人花也愁,隔簾消息風吹透。
風透湘簾花滿庭,庭前春色倍傷情:
閑苔院落門空掩,斜日欄杆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葉亂紛紛,花綻新紅葉凝碧。
霧裹煙封一萬株,烘樓照壁紅模糊。
天機燒破鴛鴦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進水來,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鮮豔何相類,花之顔色人之淚。
若将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
淚眼觀花淚易幹,淚幹春盡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
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栊空月痕!
提示:原著第七十回書中寫到時逢初春時節,大觀園群芳又萌動了詩興,商量作詩,把寶玉找去商量。寶玉去後,大家正在看黛玉正作這首《桃花行》。這是一首歌形體的詩,是繼《葬花辭》之後,黛玉的又一首抒情詩。“寶玉看了并不稱贊,卻滾下淚來”。
粉堕百花洲,香殘燕子樓。
一團團、逐隊成球。
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
歎今生、誰舍誰收!
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提示:這是大觀園柳絮詩會中黛玉所作的詞。
林黛玉對柳絮的吟詠,抒寫對未來悲劇的預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以拟人化手法,抒寫内心的孤獨與悲傷。凄楚哀婉,感人至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