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學生,送我。自古海鮮市場新鮮事情多,相信不少朋友二手處理物資的時候遇到各種各樣“有趣”的大神。淩晨一點打電話來砍價、裝可憐求送的、到手刀的。前陣子,本來打算把2018年買的超薄本送親友,沒想到被嫌棄了。
邊框太寬、續航弱、厚度重量無優勢、八代酷睿、單硬盤,真的如此不堪嗎?客觀來說,DELL成就5370是一款嘈點和亮點對半的産品,價格便宜、雙内存槽、72% NTSC高色域,這些都是我選購的原因。功耗牆幾乎沒有性能比肩早期同樣是四核八線程的标壓處理器,但帶來的是續航偏弱;單硬盤但是支持NVME協議,可以折騰的空間還是很大。
剛好單位搬遷,以前是開電動車背遊戲本上班,現在是坐地鐵還是換個輕一點舒服。要重新啟用老戰友,當然少不了買一堆補品升級一下。
本文導讀:
1、升級的思路
2、從使用便利性方面升級
3、從硬件配置提升方面升級
4、升級後體驗
5、個人建議與總結
一、升級的思路
首先,我們要明确一點,升級本質就是為了提升體驗。而提升體驗的話,并不一定需要花很多錢。畢竟老機器花大價錢升級,這并不是一個好選擇。對于工薪階層來說,升級最好就是不花錢,或者少花錢。
二、從使用便利性方面升級
先來看看不花錢的方案。
老本本再就業,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理一下灰塵,清洗一下鍵盤、屏幕之類的。不要小看這些,不花錢能解決一下散熱和衛生問題還是不錯的。當然了,新本本同樣也需要注意。隻是保修期内的本本,不建議大家自行拆開,尤其是有保修易碎貼擋住螺絲,沒拆過本本的。
還有另外一個不花錢的方法就是安裝新系統,比方說win10或者11,手上最老的硬件僅有四代标壓移動i7,個人體驗是用11比起10的發熱低一點,而且系統整體流暢度更高。純粹個人主觀體驗,11好不好用并不是寥寥幾句話可以說完的,暫且不表。
再來看看少花錢的方案:
一般老本本的網卡都是大路貨而已,對于已經更換了WIFI6路由器和500M以上網絡的朋友來說,強烈建議自己動手更換WIFI6無線網卡。
我的Dell成就5370,自帶的是INTEL AC3165網卡,各方面參數比較普通,5G也僅僅可以達到433M的速度。
而我新買的INTEL AX200,可以達到1.73G,當然了要支持WIFI6的路由器才能實現。現在AX200幾十塊就可以買到,安裝非常容易,有條件的朋友建議直接換個AX210或者再等等上WiFi7的無線網卡。
除了換網卡,前陣子還無意中折騰出一個新玩法。如你所見,這僅僅是一個沒啥太大作用的收納架子而已。它并不會給你提升運行速度,也不可能讓你的額外獲得新的功能,甚至看上去有點蠢。
事實上,一開始我也是這樣子想,媳婦幾乎還退貨了。但是這個十塊錢出頭的東西,不僅僅是收納,關鍵是可以通過這樣子豎放改變散熱,更加方便通過HDMI或者Type-C外接顯示器。好吧,不得不承認,我手上好顯示器不少,4K顯示器兩個、2K高刷新率的一個、準4K帶魚屏一個。以上任意一個顯示器的素質都比我本本上面72% NTSC 1080P高清屏更加好,更别說本本本身就是13.3寸,做文案什麼的無所謂,但是做視頻還是大屏幕或者雙屏幕更加好。
另外,對于不小心弄壞屏幕的。可以花300左右找路邊攤維修,或者自己花200買材料修,又或者外接顯示器當台式機用。當然了,沒有收納架也可以豎放,但是容易滑動,而且我還能随手把手機也放上去。
另外,對于真正需要大量文字錄入的朋友來說,建議考慮入手一個機械鍵盤。如果是類似于我這種經常需要多台電腦切換的,建議直接入手三模機械鍵盤。三模就是2.4G無線、藍牙、有線。其中藍牙還能支持連接三個不同的設備,打遊戲的話用2.4G無線或者有線,碼字、敲代碼什麼的用藍牙都夠。通過藍牙,你還能用平闆進行辦公。
當然了,如果你是财務人員或者經常需要和數字打交道的,還是建議考慮104鍵全鍵盤的機械鍵盤。
相信有人會問,我那個收納架和升高架子那個好?個人倒是覺得後者好看也好用(外接顯示器變成主副雙屏),但是我翻閱了不少地方,好看一丢丢的升高架子基本上都在70塊左右,不好看的那些我對其承重能力不放心。
另外,如果超級本支持Type-C供電而你經常出差,可以考慮換一個65W的快充頭,比起原裝電源省心多了。如果出差的地方涉及到野外,比方說戶外作業之類的,建議準備一個支持65W輸出的移動電源進行應急。要是外設多的,可以考慮加個HUB。
三、從硬件配置方面進行升級
不花錢是個好事情,但是需要性能和體驗大幅度提升,并不現實。您總不可能給本本貼個碳素膜、屏幕保護貼就從i5變成i7,這比起放生礦泉水還要莫名其妙。
務實一點,我們可以針對自己的需要提高一點點預算進行升級。
相信多數人都或多或少對本本的配置有點“不滿”,本本要硬件升級能折騰什麼?動手能力強的朋友可以自己動手換屏幕,普通的霧面屏換成高色域屏幕甚至2K屏高刷新率屏幕的都有。換CPU的話,四代酷睿或者以前的相對來說容易,但是現在的基本上都是BGA焊在主闆上面的,不建議一般玩家嘗試。而且換CPU一般來說花錢比較多,換下來的CPU也不好出手。
其實對于本本來說,升級性價比最高的方案莫過于加内存和換硬盤。不過,并不是所有超級本都能實現。
現在不少超級本是直接把内存焊在主闆上面的,美其名曰是減少厚度,這典型就是手機不同内存容量圈錢的套路;或者是僅有一條内存槽的,這種是先天沒有雙通道的可能性了。所以我當初選Dell成就5370,就是頂着模具不好看也選擇雙通道内存的目的就是為了以後升級。
硬盤方面,多數都是僅有一個硬盤的,除了2019年評測過一台華碩靈耀本本是兩個的(M.2和SATA3接口硬盤各一)。
針對我的本本原來僅有8GB内存以及256GB SSD,我直接選用了加一條内存和更換一個固态硬盤的方案。
前面說了,我的本本是支持雙通道内存的,兩個内存槽,可以随便折騰(原有的8GB内存就别扔,浪費)。但是硬盤倒是一個不小的嘈點,雖然支持PCI-E 3.0界面支持NVME協議,但是帶寬僅有PCI-E 3.0 2X,并不是4X。簡單來說,再好的硬盤去我的本本也僅有一半左右的速度和性能。
針對我的實際情況,我選用了金百達的KP230 M.2 SSD以及金百達DDR4 3200 32GB内存。當然了,我的本本也不支持DDR4 3200内存,隻能降頻用,但萬幸金百達的高頻内存無論是台式機的還是本本的,有燈的還是沒有燈的,全部都不貴。因此也不用刻意去在意損失的高頻率,而且32GB的本本條選擇畢竟不多。
先讓大家看看原配8GB内存的囧況,開機啥都不做就占用了2.6GB内存;簡單在PS裡面1打開幾個圖片進行調色處理什麼的,内存占用達到5.4GB;PR處理簡單視頻的話,7.7GB的内存爆滿了。
可想而知,這年頭還在用8GB内存的有多難受。
萬幸,本本還有額外一條内存槽可以提供升級的空間。
我選擇的金百達DDR4 3200内存,其實更應該出現在我的遊戲本才對。不過,等年終獎出來再買一條也是不錯的。
對于本本而言,DDR4 3200已經算是高頻内存了。我的遊戲本自帶的不過是DDR4 2933内存而已,然而我擔心八代酷睿低壓處理器能不能支持單條32GB DDR4内存?為此,我跟店家也是打好了招呼,畢竟對于一般用戶來說,一口氣從8GB内存加到40GB有點瘋狂。
金百達32GB内存最直觀的特征就是密密麻麻的内存顆粒,正反面各八顆,真正的堆滿了顆粒。可以說,這是真正武裝到了牙齒。
内存顆粒是三星的,可惜本本基本上都不可能超頻的,還有沒有可挖的空間就不知道了。
安裝很容易,甚至比起台式機的更加省力。而且沒想到的是,八代酷睿本本也能輕輕松松識别32GB内存,連同原來的8GB,全部40GB内存直接激活(Dell的BIOS會提示内存改變,按确定即可)。有點小興奮,不得不和客服隔空擊掌慶祝一下。
我的本本,接口是PCI-E 3.0 2X的,自帶的硬盤是sata3界面的,性能一直挺慘的說。畢竟SATA3的天花闆就是550MB/s左右,甚至不如我的CFExpress卡快。
這次,順便也升級一下硬盤,畢竟現在硬盤便宜,尤其是金百達這類走性價比路線的。不過,選擇的時候有點折騰。金百達的M.2 SSD有KP260 pro,這是PCI-E 4.0的,讀取速度能飙到7000MB/s,用在我的PCI-E 3.0老爺機上面大材小用。
PCI-E 3.0界面的,金百達也有兩款,定位中端的KP230 pro以及入門級的KP230。考慮到我的本本實際上是PCI-E 3.0 2x界面,并不能發揮出PCI-E 3.0 4x界面SSD的全部性能,我挑選了價格更加有優勢的KP230。畢竟就是升級了,我這個本本注定也是屬于替補選手而已,主力位置依然是保證不了。
金百達的包裝有點普通,但裡面的細節倒是不錯的。包裝裡面除了硬盤主體外還有導熱矽脂貼、散熱片以及三顆M.2 硬盤螺絲。螺絲真的是五分好評,畢竟這東西并不是通用的,弄丢了就不好玩了。
可選散熱片的方式,也是能保證本本和台式機都能方便使用。其實現在不少中高端的台式機主闆都自帶散熱片,一體的更加好看。
安裝的時候,千萬要對準卡口,避免搞出什麼“大力出奇迹”。本來M.2 SSD就很簡單的,一開始叫做NGFF接口,就是為了超級本服務的。
金百達KP230是2280規格的M.2 SSD,采用PCI-E 3.0界面,nvme協議。KP230 512GB采用的是單面設計,更加方便散熱,而且型号貼紙位于背面,更利于顆粒和散熱片接觸。NAND方面,據聞是鎂光的晶圓,然後二次封裝。
主控是國産聯芸MAXIO主控芯片,型号為MAP1202A-F1C。是一款基于Dramless無緩存方案設計的,而且該主控支持第三代AgileECC 4KLDPC技術,最大程度上改善了入門級固态硬盤無緩存的尴尬。支持PCIe Gen3x4 NVMe1.4 接口技術标準,采用ARM R5高性能雙核CPU,内嵌聯芸自主研發的第三代Aglie ECC(4K LDPC)糾錯技術、Agile Zip數據壓縮技術、硬件RAID5 及E2E 數據保護技術。
四、升級後體驗
一切的折騰就是為了享受,不扯沒用,咱直接來看看體驗提升的效果吧。
先來看看效果,從8GB内存以後加到了40GB以後,開機後的内存占用也就是2GB多,對于40GB來說幾乎忽略不算。
用Photoshop修圖的話,打開差不多十張圖片進行處理(本人非設計師,也沒有做不出海報級别的設計),内存占用飙到了12GB,但是還是非常輕松的說。
做視頻的話,也是非常輕松的說。雖然說Adobe的軟件基本上對于内存是沒有上限的,但是40GB内存對比原來的8GB簡直就是雅迪變比亞迪。
再來看看性能方面,單核單線程浮點測試SuperPi 一百萬位,從11.325秒提升到11.005秒。
國際象棋的多核多線程測試,四核心8線程的i5 8250U,單通道内存的時候是11828,雙通道内存的時候是12828,提升還是可以的。
CinbenchR15的多核多線程測試,單通道下面是611,雙通道是661。
整體來說,加了内存,單通道變成雙通道,也有足夠多的内存空間。性能提升并不是很明顯,倒是真正使用中的感受完完全全改變了,這就是跑分測試的限制了。
畢竟是低電壓低功耗處理器,效能并不是優勢。但是八代酷睿低功耗處理器比起之前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7代的就是i7也是雙核四線程,性能甚至還不如同代的台式機i3.
八代怎麼說也是四核八線程了,幾乎和上幾代的台式機i7差不多了。
磁盤性能方面,本本原來的僅僅是SATA3界面的,跑分忘記了反正不會超過530MB/s。現在換上金百達KP230.雖然定位是入門級,但是已經差不多是三倍的性能了,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五、個人建議和總結
每個人的消費理念不一樣,個人是不接受大幾千的産品跳樓價幾百塊出手的,與其這樣子不如送人或者自己湊合用着。
數碼産品就是如此,落地就掉價,喜歡折騰的朋友今早出手換代是非常好的選擇。我手上的本本,2018年8月購買,本來是作為主力本本使用的,沒想到使用中了個遊戲本.......于是就一直處于輪換球員的狀态。畢竟,戶外作業或者去參加會議的話,還是不錯的選擇,畢竟1.3KG的重量還是妥妥的正兒八經的超級本。
之前也升級過,但後來全部拆去支援遊戲本了,于是又回到了原始配置。經曆過前幾年一段時間内存、SSD價格虛高,現在NAND産品已經非常理智尤其是選擇金百達一類性價比出色的品牌,稍微給老設備投資升級還是不錯的。雖然說跑分上不會有多大變化,但是使用上差距巨大了。從8GB内存一直不夠用的狀态到現在40GB“海量”内存,使用體驗提升巨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