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和龍以後不要再傻傻的分不清楚!
《墨客揮犀》卷三則: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長者至數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聲如牛鳴。倘蛟看見岸邊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繞之,使人墜水,即于腋下吮其血,直至血盡方止。
蛟栖息在湖淵等聚水處,也會悄悄地隐居在離民家很遠的池塘或河流的水底。
蛟與龍非常相似,一般全長三米左右,個頭大的寬度超過幾米。模樣很像龍,但角很短,甚至沒有。蛟的頸子有着白色的花紋,而且背上有藍色的花紋,胸是赭色,身體兩肢像錦鍛一樣有五彩的色澤。
有四隻腳,為了劃水前端就像很寬的槳一樣,尾巴尖上有着堅硬的肉刺,蛟眼睛上眉部份,有突起的肉塊在眼睛之間交叉,所以才會稱為“蛟”。
《爾雅翼》卷三十中說:“是以,二物為一物也。皮有珠,飾刀劍者是鲛鲭之鲛;滿二千斤為魚之長是蛟龍之蛟。”由此看來,水中大魚也是蛟的原型動物之一。
蛟是首似牛,而身體兼具龍、蛇特點的動物(《庸盒筆記·述異》)。所以,我們可以斷言,蛟是在以鳄魚為原型的基石上,綜合大魚、蟒蛇、牛等動物特點後形成的一種妖物。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禮記·禮運第九》中與鳳、龜、麟一起并稱“四靈”。
從龍的進化角度來講,蛟龍<角龍<應龍<神龍,簡單介紹一下他們各自的樣子,蛟龍有龍頭、龍身、體型較小的龍爪。角龍有龍身、龍爪、龍頭上還進化出了龍角,而應龍具有龍身、龍爪、龍角、身體上進化出了翅膀。神龍是龍的最高配有龍頭、龍身、體型很大的龍爪,數目最多為五個。
所以,蛟龍是龍的一個等級,除此之外還有青龍、燭龍、祖龍等一些比較珍惜的品種,古人的腦洞就是這麼大,一個沒有見過的動物都能分出等級,劉邦就自稱祖龍,是一種特别稀有而強大的龍。
龍也分種族,不同種族的龍本領也不一樣,通常來講,龍的爪子越多,就越厲害。最低的為三爪,最高就是上面介紹的五爪神龍。所以,龍不斷修煉,不斷晉級,本事也越來越大。
總結一下蛟和龍的區别!
1、尾巴不同。蛟的尾巴光秃秃的。與蛇的尾巴根本就沒有區别。相傳,一隻老虎到思州一個水潭飲水,潭中的蛟龍認為這隻虎侵犯了自己的領地,就跳出水面與虎搏戰,結果渴虎不敵餓蛟,被“尾而食之”,即用尾巴擊昏纏起吞吃了。蘇東坡據此作詩道:“潛鱗有餓蛟,掉尾取渴虎”。
2、爪子。龍有兩對爪子,但是蛟卻隻有一對爪子。
3、蛟頭上無角,或隻有一直角。蛟龍的角是直而短,沒有分岔,不像龍。龍是兩隻分叉的。
4、龍的眼睛是鼓出來的。而蛟龍則不是那樣。
5、蛟是水龍,被認為是主江河的。 而龍是通稱,如果有特指,應該是翻騰在雲裡,負責主雨的。
6、體型的大小,王逸注《離騷》時說:“小曰蛟,大曰龍。”然而王逸卻沒有給出一個大小的标準,究竟有多小才算蛟,有多大才算龍。
而且郭璞注《山海經》時說:“(蛟)似蛇而四腳,小頭細頸,頸有白瘦。大者數十圍,卵如一二石甕,能吞人。”可見蛟的體型也可以非常大。
《說文》十一又說:“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既然龍能變化大小,那麼我們就更無從判斷起了。
7、年紀區分,《述異記》卷上雲:水虺(即水蛇),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化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