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七首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裡愁。
——從軍行七首·其一
解讀:時令正值秋季,涼氣侵人,荒寂的原野上,四顧蒼茫,隻有那座百尺高樓,無限的蒼涼和寂寞頓時湧上心頭。天地悠悠,寥落無偶,在寂寞的環境中,忽然傳來了陣陣嗚嗚咽咽的笛聲,就像親人在呼喚,又像遊子的歎息。這縷縷笛聲。使邊塞征人積郁在心中的思親感情,再也控制不住,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别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從軍行七首•其二
解讀:軍中宴飲的時候,想起了琵琶的聲音,琵琶對于戍邊的将士來說,帶着異或情調,喚起了戍邊将士的強烈感觸。他們聽到琵琶聲,總能想起家鄉,總能想起在家中的妻兒老小。這點點悲怆的琵琶聲,讓人燃起了無限的離愁,激起了久戍思歸的苦情。遠方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麼感想?是無限的鄉愁?是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于現實的憂怨?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從軍行七首•其三
解讀:古戰場一片荒涼的景象,無數的将士們死在邊關,由于戰争殘酷,沒有辦法好好安葬死去的将士。戰争是慘烈的,他們為國捐軀,就要把他們帶回去好好安葬,葉落歸根。他們活着的時候,帶他們的人回家,他們戰死沙場,就要帶着他們的屍骨回家,不能讓他們暴屍荒野。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從軍行七首•其四
解讀:青海湖上空,長雲彌溫;湖的北面,橫亘着綿廷千裡的隐隐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身上的金甲盡管已經磨穿,但将士的報國壯志卻并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更加英武。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從軍行七首•其五
解讀:塞北沙漠中大風狂起,風卷起了大量的塵沙,導緻塵土飛揚,天色為之昏暗,前線軍情十分緊急,接到戰報後迅速出擊。先頭部隊已經于昨天夜間在洮河的北岸和敵人展開了激戰,剛剛聽說與敵人交火,現在就傳來了已獲得大捷的消息。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從軍行七首•其六
解讀:将軍臂膊上綁縛着胡瓶,騎着紫薄汗馬,英姿飒爽;碎葉城西的天空中一輪秋月高高懸挂。邊境傳來緊急軍情,皇上派使者星夜傳诏将軍,并賜予尚方寶劍令其即刻領兵奔赴前線殺敵;将軍拜诏辭京,奔赴戰場,将士用命,一鼓作氣,很快就攻破了樓蘭人的老巢。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從軍行七首·其七
解讀:玉門關周圍山巒層層疊疊,像重重屏障護衛着王朝的西北邊防;烽火台遍布各個山頭。人們戍邊要依靠烽火來傳遞消息;那裡山深林密,馬兒跑過一會兒,鑽進了深林,就看不見蹤影了。
塞下曲四首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沙塵老。
不學遊俠兒,矜誇紫骝好。
——塞下曲四首·其一
解讀:八月,氣爽秋高,知了在蕭關道枯秃的桑林鳴叫,出塞的時候天氣涼爽,回來的時候,已經變冷,關内關外盡是黃黃蘆草。自古以來,河北山西的豪傑,都與塵土黃沙伴随到老,千萬不要學那自恃勇武遊俠兒,自鳴不凡地把駿馬誇耀一番。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塞下曲四首·其二
解讀:牽着馬渡過了那大河,那裡的水寒冷刺骨,秋風就像刀劍一樣,割着人的皮膚。在廣袤的沙場下,夕陽已經西斜,但還沒有落下,昏暗中,看見了遙遠的臨洮。想起了當年長城曾經一次鏖戰,那一次戍邊戰士的意氣風發,打了一個大勝仗。這裡自古以來就是黃塵迷漫的戰場,遍地都是淩亂的白骨,深埋在野草叢裡。
奉诏甘泉宮,總征天下兵。
朝廷備禮出,郡國豫郊迎。
紛紛幾萬人,去者無全生。
臣願節宮廄,分以賜邊城。
塞下曲四首·其三
解讀:一位大将從宮中接到了出征的聖旨,他帶着聖旨出征了,全權征調天下的兵馬。在出行前,朝廷用很重的禮儀拜将出征,沿途州縣都出城迎送。參戰數萬将士多而雜亂,經過一場戰鬥後,卻無一生還。我希望宮中享樂時用的馬,能把它們賜給戍守邊疆的戰士,讓他們來抵禦外敵。
邊頭何慘慘,已葬霍将軍。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聞。
功勳多被黜,兵馬亦尋分。
更遣黃龍戍,唯當哭塞雲。
——塞下曲四首·其四
解讀:遙遠的邊關一片悲戚的氣氛,到處一片肅殺,因為這裡剛剛埋葬了因戰争而殉國的霍将軍。他的部下都來為他吊唁,他的死甚至震動了北方地區。由于将軍離世,他部下的功勳也将沒有了,所以,它們不久也将被分調到其他部隊。将軍的部下仍被派去守邊,而他們悲憤,也隻能仰天痛哭。
不一樣的文章,不一樣的精彩,更多内容,請關注【詩詞歌賦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