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08 11:02:45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遲鈍也是一種智慧)1

最近,許多人在讨論“職場新人”時都提到了這個詞:鈍感力“鈍感力”直譯來說就是“遲鈍的力量”,即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進。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成功似乎總是與敏銳謹慎聯系在一起,但在敏感之餘多一份鈍感,也是一種“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遲鈍,也是一種智慧》

(節選)作者/ [日] 渡邊淳一

在各行各業中取得成功的人們,當然擁有才能,但在他們的才能背後,一定隐藏着有益的鈍感力。

一般來說,提起“遲鈍”這個詞,人們頭腦中聯想到的都不是好事,也常常帶有明顯的貶義和否定的成分。然而,如果把這個詞的理解範圍稍稍擴大一些,那麼“反應遲鈍”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遲鈍也是一種智慧)2

我曾在劄幌大學附屬醫院當過多年的整形外科醫生。

當時指導我的主任教授是一位後起之秀,醫術高明,要說他有什麼缺點或令人不滿的地方,隻有一樣,就是在手術當中,他總是喋喋不休地指責醫療部那些協助他的部下,例如“手腳太慢!”“快點兒,拿牢靠些。”“你眼睛往哪兒看呢?” 等等。

雖然都是些無關緊要的指責,可一旦輪到自己,還是會感到有些沮喪和畏縮。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遲鈍也是一種智慧)3

比我高三屆的S醫生,因為是教授的第一助手,所以被教授訓斥得最多。

每當S醫生被教授斥責,我都偷偷地在心裡表示同情,覺得他是一位十分可憐的醫生,可是我發現每當被教授訓斥的時候,S醫生的回答都很獨特,必定為“是,是”“是,是”,把“是”輕輕重複兩次。

不管教授說些什麼,S醫生的回答永遠一成不變,一次我聽着聽着,甚至覺得教授的呵斥對S醫生本人毫無影響,仿佛在對牛彈琴似的。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遲鈍也是一種智慧)4

反正,無論教授如何訓斥,那位S醫生都像準備好了似的,一律以“是,是”作答。也許就是這種“唯唯諾諾”的回答,才使得教授的“嘟嘟囔囔”也來得十分坦然,兩人一唱一和富有節奏,好像搗年糕的人和搗年糕的棒槌一樣,配合得非常默契。

這位S醫生即使遭到訓斥,也絲毫不受影響。相反,還能使現場的氣氛得到緩和,甚至使整個團隊的力量凝聚到了一起。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十分出色的才能。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遲鈍也是一種智慧)5

不僅如此,這位醫生更為了得的地方在于,在手術中被教授那樣訓斥,一旦手術結束,他立刻忘得一幹二淨,舒舒服服地泡在洗澡水裡。完事以後回到醫療部,他一邊喝着啤酒,一邊和同事們談笑風生地聊起剛剛結束的手術以及其他各種事情,以驚人的速度把一切不快統統丢到了腦後。

此外,S醫生的出色之處不隻是開朗豁達地面對自己所受的責罵,而且還在每次一邊回答“是,是”,一邊完成助手工作的過程中,不斷近距離地掌握教授手術中的要點。他後來成為醫療部最出色的外科醫生,再後來又當上了一家位于劄幌郊外的大醫院的院長。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遲鈍也是一種智慧)6

兩年前,在一次同門聚會上,我見到了好久不見的S醫生。他雖然年紀長了不少,可無論外表還是說話方式都和以前别無兩樣。我們雙方都覺得十分親切,聊了許久,不管我說些什麼,S醫生還是老樣子,“是,是”點頭而已。那種輕聲細氣、沒有什麼響動的樣子,和過去如出一轍。

到那時我才恍然大悟,S醫生可能根本就沒怎麼認真聽人講話,對方說的事情,他并沒有一字一句去聽。所以不管教授怎樣“嘟嘟囔囔”地抱怨,對他幾乎沒有影響。因此,S醫生現今七十五歲高齡,卻無病無災,十分健康,一副神采飄逸的樣子。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遲鈍也是一種智慧)7

很多像他這樣高齡而健碩的人,基本上都不聽别人講話,偶爾聽上幾句,也是聽聽就過去了,這種不太計較他人言語、不聽别人講話的做法,可能正是他們保持健康的秘訣。

也就是說,做事不要總是思前想後,即使别人說些不中聽的話,聽完就馬上拋到腦後。這種有益的鈍感,與精神上的安定和保持心情愉快密不可分,它也是一種才能,一種能讓人們的才華開花結果,發揚光大的力量。

文/《鈍感力》上海人民出版社

圖/視覺中國

鈍感相對的,就是敏感了。

有一位作家說:“敏感多思讓我成為寫作者,健忘開朗讓我活下去。”

很多時候,敏感确實是一種天賦,它帶來更豐富的内心世界,也常常與共情能力和藝術天分相伴。

但許多人同時也為它所累,因為敏感的人看人看事看物,常常像戴了放大鏡一樣無限放大,因所想過多而壓力倍增,因無法釋懷而憂思過重。

對高敏感的人來說,适當提高自己的鈍感力是有益的,因為真正的鈍感力并不是麻木,而是忽略一些不必要的情緒,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煩惱。

以下是提高鈍感力的五條建議:

No.1

“鈍感力”五項鐵律

1.迅速忘卻不快之事;

2.認定目标,即使失敗仍要繼續挑戰;

3.坦然面對流言蜚語;

4.對嫉妒諷刺常懷感謝之心;

5.面對表揚,不得寸進尺,不得意忘形。

建議來自丨渡邊淳一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遲鈍也是一種智慧)8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遲鈍也是一種智慧)9

No.2

調整你的思維方式

敏感的人的思維方式是:“他為什麼情緒不好,是不是因為我之前說的哪句話得罪他了?唉好後悔,我真不該那麼說,我的情商怎麼這麼低,連個話都不會說,我太不優秀了。”

自信的人的思維方式是:“他為什麼情緒不好?噢,因為他本來情緒就不好。他為什麼沖我發火?噢,因為我正好說了某句話‘引爆’了他。但是我沒有錯,我不需要為他的情緒負責!”

總之就是,不要總把别人的情緒歸因到自己身上。

建議來自丨巴赫愛喝胡辣湯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遲鈍也是一種智慧)10

No.3

多經曆

提高敏感阈值

作為一個鈍感力差的人,我認為走出這種困境的出路是“去經曆”,經曆得越多,就會讓自己敏感阈值更高,慢慢懂得“萬事發生即為消逝”的道理,不糾纏、不勉強、不畏得失。

同時還需要明白一個簡單的生存道理:人無完人,苛求自己抑或是苛求他人,都是在剝奪一個人生命的樂趣。

建議來自丨張揚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遲鈍也是一種智慧)11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遲鈍也是一種智慧)12

No.4

不要放大外部的信号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放大外部的信号。

大部分事情帶來的影響都比你想象的要小:那些在腦子裡設想推理的情形,實際上可能根本不會發生;一件現在覺得天大的事,可能三年後根本沒有人會記得。

建議來自丨keke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遲鈍也是一種智慧)13

No.5

努力變強

其實,鈍感力這種東西是很難學習的。當你自信你比大多數人強的時候,别人怎麼評價你其實真的無所謂。

本質上來說,你要培養的是如何不去過分在乎公衆對你的看法。那就努力做到比他們強吧。

建議來自丨佚名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遲鈍也是一種智慧)14

文/央視新聞整編

圖/視覺中國

最後以《小婦人》裡的一段話

來結束今天的《夜讀》吧!

它之所以讓人印象深刻,

也許在于它道出了某種人生真相:

平和、強大、情緒穩定……

這些并不是天生的能力,

它需要學習,而且可能是終生的學習。

有些人看起來特别遲鈍(遲鈍也是一種智慧)15

監制丨馬烨 主編丨王若璐

編輯丨楊瑜婷 校對丨高少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