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伴随着我們一生,如何吃的營養?吃的健康?吃的均衡?跟我們每一個人密切相關。接下來的七篇内容,分别介紹七大營養素的主要作用。這七大營養素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水、維生素、礦物質。
膳食纖維進入人體後,并不能被人體吸收,但是它們是腸道菌群喜歡的“食物”,有了膳食纖維,菌群“工作”起來更賣力!
01丨膳食纖維的分類膳食纖維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精米、精面中很少,肉、魚、奶中沒有。其中葉菜類和菇類蔬菜的膳食纖維含量較高,水果最好是連皮吃,這樣膳食纖維可以多吃一些。
膳食纖維分為兩大類:可溶性膳食纖維和非可溶性膳食纖維。
可溶性膳食纖維不能被人體直接吸收,而是被腸道菌群吃了,為細菌提供能量,進而讓細菌可以更好的“工作”,有助于腸道正常菌群的繁殖。這種可溶性膳食纖維包括膠質、樹脂、菊粉,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海帶、紫菜及豆類;
非可溶性膳食纖維,不易被菌群吸收,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抗性澱粉,主要存在于粗糧、豆類種子的外皮、植物的莖和葉中。
作用一:刺激腸壁蠕動,改善便秘。
作用二:有利于減肥。膳食纖維多的食物能量密度低,并且有飽腹感,是減肥利器;
作用三:利于預防結腸癌:益生菌的增加具有保護腸道黏膜和滋養結腸的功效,并且可以抑制細菌對結腸黏膜的傷害。當結腸細菌得不到可溶性膳食纖維時,會造成益生菌減少,結腸癌的發生率增加;
作用四:利于降低餐後血糖:膳食纖維會減緩食物的吸收速度,因此有利于減緩血糖上升的速度,糖尿病人一定要多吃一些蔬菜,薯類這些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
攝入過多
攝入過多主要發生在減肥人群中,因為減肥期間,攝入過多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腹感。這樣的飲食的确能夠快速瘦下來,但是長期以往會造成身體其他營養素的缺乏,也就是說隻給細菌吃飯,卻忽略了自己所需的營養,容易造成營養不良。
攝入不足
身體缺乏膳食纖維表現為腹脹、肥胖、血糖高、大便幹等症狀。攝入過少的主要原因是飲食不均衡,飲食隻選擇米飯、饅頭、或者面包、面條,很少吃菜,吃水果還削皮,大大減少了膳食纖維的攝入。
《中國居民指南》中給成年人的推薦量是每天25~30g,如果每天吃足量的新鮮蔬菜、水果,豆類,基本上是不會缺少膳食纖維的。
如果你比較忙,吃不了這麼多種類的食物,可以吃“紅富士蘋果”,一個250g的紅富士蘋果,含5g可食用的膳食纖維。
此外,成年人每天攝入膳食纖維的上限是75g,如果吃超了,加重胃腸負擔,引起功能紊亂,表現出的症狀有腹瀉、營養不良。
膳食纖維攝入人體後,并不能被人體直接吸收,而是被腸道菌群所吸收。這些菌群以“膳食纖維”為食,當它們“吃飽喝足”後,才能更好的服務我們身體。所以,吃膳食纖維,其實就是在滿足腸道菌群的需求,願你有一個好腸道,吃嘛嘛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