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手術患者肺功能評估

手術患者肺功能評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20:49:11

手術患者肺功能評估(肺功能的适應症-麻醉前需要檢測肺功能)1

梁慶偉,解放軍306醫院,麻醉科

肺功能測定适應症:

1、外科病人的術前檢查,特别是全身麻醉和心肺大手術,腹部大手術及髒器移植手術前對肺功能的術前評估

2、呼吸科、肺科和胸外初次門診病人的檢查

3、所有呼吸道及肺部有疾患的病人,配合血氣檢查追蹤随訪,對通氣、 換氣基本上有一個全面的評估

4、所有心肺功能有障礙的病人

5、對哮喘、支氣管炎患者使用藥物治療後的療效考核

6、對接觸粉塵及有害氣體的人,作長期的追蹤随訪

7、勞動能力的鑒定

8、配合高空、高原的學術生理研究

9、使用呼吸器前、或撤除呼吸器時,用肺活量做動态的觀察,來決定是 否使用呼吸器和撤除呼吸器

肺功能測定适應症

麻醉前務必做肺功能檢查

1)全麻、插管麻醉

2)胸、腹部大手術

3)年老者計劃手術

4)COPD患者術前檢查

5)心功能不全者

6)胸闊畸形

臨床應用

(1)發現呼吸系統疾病或胸外疾患肺功能損害的性質和程度。

(2)呼吸系統疾病或胸外疾患伴肺功能損害治療的療效評估。

(3)呼吸困難的鑒别診斷。

(4) 手術前安全性評價以及術後肺功能的預測。

(5)重症搶救監測。

(6)勞動力鑒定。

肺功能測定注意事項:

1.測試前病人須安靜休息15分鐘。

2.高熱,劇咳,極度衰弱 病人暫不宜做;

3.肺大泡,自發性氣胸病人不能做;咳血病人須待血止後二周方可做。

4.傳染病患者暫不能做。

肺功能評價(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

氣道阻塞或狹窄而引起的氣體流量下降

FEV1,FEV1/FVC、MMEF、MVV均下降;

原因:

* 氣管支氣管疾患:氣管腫瘤、狹窄等;

支氣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支氣管炎;

閉塞性細支氣管炎

* 肺氣腫、肺大泡

* 其他原因不明的如纖毛運動障礙

手術患者肺功能評估(肺功能的适應症-麻醉前需要檢測肺功能)2

肺功能評價(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

肺體積受限引起的肺容量減少

VC(FVC)、等均下降

原因:

* 肺髒變小: 手術切除後,間質纖維化,間質性肺炎,腫瘤,矽肺等

* 胸廓活動受限: 胸膜積液,增厚,粘連,胸廓畸形

* 胸腔受壓: 腹水,妊娠,肥胖等

* 呼吸肌無力: 膈肌疲勞,肌無力,肌萎縮,營養不良等

* 單側主支氣管完全性阻塞

用英文列表及名詞解釋

名稱解釋:

SVC 靜态肺活量

FVC 時間/用力肺活量

MVV 分鐘最大通氣量

MV 每分鐘通氣量

RR 分鐘呼吸次數

TV 潮氣量

ERV 補呼氣量

TRV 補吸氣量

常用詞彙解釋:

SVC測量

手術患者肺功能評估(肺功能的适應症-麻醉前需要檢測肺功能)3

分析項目說明單位備注
VC吸氣峰值和呼氣峰值之差L肺活量
ICIRV TVL吸氣量
TVVC測量前平均靜息通氣量L潮氣量
ERV超過靜息呼氣量的最大呼氣體積L補呼氣量
IRV超過靜息吸氣量的最大吸氣體積L補吸氣量

FVC 測量

手術患者肺功能評估(肺功能的适應症-麻醉前需要檢測肺功能)4

分析項目說明單位附注
FVC用力呼氣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
FEV1.0第一個1秒鐘内的用力呼氣量1秒用力呼氣量
FEV3.0第一個3秒鐘内的用力呼氣量3秒用力呼氣量
FEV1.0%(G)(FEV1.0/FVC)X100%(Geansler)
MMF從75% 到 25%FVC 的平均流速升/秒中段呼氣流速
PEF最大呼氣流量升/秒最大呼氣流量
分析項目說明單位附 注
FEF5050%FVC時的用力呼氣流量升/秒
FEF7525%FVC時的用力呼氣流量升/秒
PEF時間呼器流量從零達到峰值所需時間
FET呼氣時間

每項參數的臨床意義

一.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

肺活量個體差異較大,故臨床判斷時均以實測值占預計值的百分比作為衡量指标。

分級标準:

肺活量占預計值的百分比

> = 80%——正常

60-79%——輕度降低

40-59% ——中度降低

<40% —— 重度降低

1. 潮氣容積(VT):

一次平靜呼吸進出肺内氣量,正常約 500ml。 大小

主要取決于膈肌功能與運動。

2. 補呼氣容積(ERV)

平靜呼氣末再用力呼氣所能呼出最大氣量,正常男約

1603±492ml、女約1126±338ml。

3. 補吸氣容積(IRV):

平靜吸氣後所能吸入最大氣量

4. 深吸氣量(IC):

平靜呼氣末盡力吸氣所能吸入最大氣量IC=VT 1RV,IC 應占

肺活量(VC)的2/3~4/5,為補呼氣容積2倍。正常男性2617

±548ml,女性1070 ±381ml影響IC的主要因素是吸氣肌力。

手術患者肺功能評估(肺功能的适應症-麻醉前需要檢測肺功能)5

二.最大通氣量

最大通氣量MVV)是指在單位時間内以最深最快的呼吸所得到的最大通氣量,通常以每分鐘計算。

最大通氣量與肺容量、氣道阻力、胸肺順應性以及呼吸肌力都有關。

正常人最大通氣量應≥預計值的80%以上。

最大通氣量損害分級标準:

MVV%Pred 60-79% ——輕度降低

40-59% ——中度降低

<40% ——重度降低

MVV實際與預計值百分比

70%以上: 胸部及上腹部手術無禁忌

69-50%: 胸部及上腹部手術有相當風險,術後應同步無創或有創機械通氣輔助呼吸

49-30%: 胸部及上腹部手術盡量避免,如必須手術,術後必須同步呼吸機輔助呼吸

30以下: 胸部及上腹部手術禁忌

阻塞型改變MVV明顯降低,限制型改變時MVV正常或降低

如受檢者無力檢查,可用FEV1.0推算:MVV=FEV*35

引起最大通氣量減低的常見的原因有:

1、氣道阻力增加:如支氣管哮喘等。

2、胸廓畸形或神經肌肉病變:脊柱後側凸、格林—巴利綜合征等。

3、肺組織病變:肺水腫等

三.每分鐘通氣量MV

每分鐘通氣量是指每分鐘呼出或吸入的氣量,即潮氣量與呼吸頻率的乘積。

在靜息狀态時每分鐘通氣量正常值為5-8升,男性約6.6升女性約5.0升。

>10L提示通氣過度,<3L提示通氣不足。

一般來說,限制性肺疾病患者表現為淺快呼吸,而阻塞性疾病則呼吸相對深緩,呼氣時間延長。

四.通氣儲量百分比

通氣儲量百分比(Ventilation reserve%, VR%): 此系通氣儲備能力大小的指标。

通氣儲量百分比(VR%)= 最大通氣量--靜息每分通氣量最大通氣量

×10 0%

正常值為93%以上。通氣儲量百分比常作為能否勝任胸部手術的判定指标。<86%胸部手術應慎重。

93%以上 通氣功能健全

92-87% 通氣功能尚可,胸科及上腹部手術可行

86-70% 通氣儲備不足,胸科及上腹部手術慎行,風險較高,如必須手術,術後同步有創或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

70%以下 通氣功能嚴重損害胸科及上腹部相對手術禁忌

60%以下 一般為手術禁忌

胸外科應用

l 胸科手術 (綜合分析:年齡,性别, 一般狀态,術式)

FEV1>2.0 或 50% pred, 安全

MVV > 70% pred 安全

69-50% 考慮

49-30% 避免

< 30% 不能

l 術後FEV1預計值 應 > 0.8 L

手術患者肺功能評估(肺功能的适應症-麻醉前需要檢測肺功能)6

五.用力呼氣中期流速

用力呼氣中期流速(MMEF)臨床意義與時間肺活量或最大通氣量相似,由于它棄去呼氣初始與用力有關的部分及呼氣終末呼氣速度明顯減低部分的肺容量,故能更敏感地反映氣道阻塞情況,并能反映小氣道功能。

MMEF、FEF50、FEF75降低反映

小氣道氣流受阻,COPD早期病變主要累及小氣道,肺功檢查對早期小氣道病變的診斷是胸部X線及胸部物理檢查所不及的。

(1) FEV1:

①降低見于大小氣道阻塞,

FEV1≤60%肯定有氣道阻塞。

⑤FEV1 /FVC與FEV1實/預綜合判斷用于COPD

診斷及分度。

(2)PEF、FEF25降低反映大氣道氣流受阻或呼吸肌力減弱

COPD臨床嚴重度分級

級别分級标準

0級肺功能在正常範圍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狀

I級(輕度) FEV1/FVC<70%

FEV1≥80%預計值

有或無慢性咳嗽、咳痰症狀

II級(中度) FEV1/FVC<70%

50%≤FEV1<80%預計值

有或無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症狀

III級(重度)FEV1/FVC<70%

30%≤FEV1<50%預計值

有或無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症狀

Ⅳ級(極重度) FEV1/FVC<70%

FEV1<30%預計值或FEV1<50%預計值

伴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的臨床征象

FRC殘氣标準:(殘總比)

<35% 正常

35%——45%為輕度肺氣腫

46%——55%為中度肺氣腫

>55% 為重度肺氣腫

肺彌散功能測定

肺彌散功能測定(DL)介紹:

彌散功能是換氣功能中的一項測定指标

用于評價肺泡毛細血管膜進行氣體交換的效率

肺彌散功能測定(DL)正常值:

男性為(28.84±4.84)ml/(mmHg·min)

女性為(22.13±3.09)ml/(mmHg·min)

(注:1mmHg≈0.33kPa)

肺彌散功能測定(DL)臨床意義:

适用範圍:

①肺間質疾病:如間質性肺炎

纖維化

塵肺

肉芽腫等

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

支氣管哮喘

肺氣腫等

③肺泡性病變

如肺部感染

肺水腫

肺泡出血

肺泡蛋白沉着症等

④胸廓和胸膜病變:如脊柱畸形

胸廓改形術後

氣胸等

⑤肺葉切除

⑥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髒病

風濕性心髒病二尖瓣狹窄等

⑦貧血或紅細胞增多症

臨床意義:

臨床用途:評價肺泡毛細血管膜進行氣體交換的效率

(1)彌散功能減低可見于:

①彌散面積減少:如肺氣腫

肺葉切除

肺部感染

肺水腫

肺出血

氣胸

脊柱側彎等

②肺泡毛細血管膜增厚:如肺間質纖維化

結節病

石棉肺

硬皮病等③血紅蛋白攜氧能力下降:如貧血

碳氧血紅蛋白症

(2)彌散功能增加可見于紅細胞增多症

心内左至右分流緻肺動脈壓力增高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